话本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逐梦天际:都市逆袭风云
本书标签: 都市 

第59章:木匣里的光阴

逐梦天际:都市逆袭风云

周老先生的工作台角落里,放着个不起眼的木匣,桐木做的,边角被摩挲得发亮,锁扣是黄铜的,上面刻着半朵残缺的梅花。这木匣他带在身边快五十年了,平时从不轻易打开,只有每年霜降那天,才会取出来,用软布细细擦拭。

这天,小林在工作室整理工具,不小心碰掉了木匣,锁扣“咔哒”一声开了,里面的东西散了出来——几张泛黄的老照片,一枚磨得光滑的铜哨,还有本线装的旧册子,封面上写着“木工札记”四个字,字迹已经有些模糊。

“周叔,这是……”小林赶紧蹲下身捡,指尖触到照片时,顿了一下。照片上是个年轻后生,穿着粗布褂子,站在木工房门口,手里举着把刚做好的榫卯结构小凳子,笑得露出两排白牙。那眉眼,分明就是年轻时的周老先生。

周老先生闻声过来,看到散落的物件,眼神暗了暗,弯腰把铜哨捡起来,放到唇边吹了一下,哨音嘶哑,却带着股穿透力,像穿越了时光的风。“这哨子,是我师傅给的。”

他拿起那张年轻时候的照片,指腹轻轻拂过照片上的木工房:“那会儿我才十九,刚拜师学木工。师傅说,做木工得有‘三心’——耐心、细心、诚心。这木匣,就是他老人家送我的出师礼。”

小林拿起那本“木工札记”,小心翼翼翻开,里面是用毛笔写的工法记录,字迹工整,间或穿插着几笔简单的图纸,画的都是榫卯结构,从最基础的“明榫”到复杂的“抱肩榫”,每种都标着尺寸和制作要点。其中一页夹着片干枯的枫叶,叶脉清晰,像是被精心压过。

“这札记里记的,都是师傅的心血。”周老先生坐在小马扎上,接过札记,翻到中间一页,那里画着个奇特的木锁结构,锁芯是用七块不同的木料拼接而成,“你看这‘七星锁’,师傅教我做了整整三个月。他说,好的木工活,得让木头自己‘说话’,每块木料的纹理、密度,都决定了它该在哪个位置,强扭是做不出好东西的。”

铜哨在他手里转了个圈,发出轻微的嗡鸣。“这哨子是提醒我‘知止’的。”他忽然笑了,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年轻时性子急,总想着快点做出名堂,有次做一张八仙桌,为了赶工期,榫头做得不规整,师傅发现后,没骂我,就把这哨子塞给我,说‘活儿糙了,良心也糙了,吹声哨子醒醒神’。”

说着,他拿起一张老照片,照片上的老者戴着老花镜,正低头给一块木料画线,旁边站着的年轻周老先生,手里拿着刨子,眼神里满是崇拜。“这是我师傅,姓秦,做了一辈子木工,最擅长做雕花柜。他常说,‘木头有灵性,你对它好,它就给你长脸’。”

照片背面有行小字:“庚寅年秋,授徒做‘如意纹’,其心不静,需磨。”字迹苍劲,带着点严厉。周老先生摩挲着这行字,像是在触摸当年的时光:“那天我做如意纹雕花,总也刻不好,急得摔了刻刀,师傅就写下这行字,让我对着木头反省。后来我才明白,他不是要我刻得多像,是要我沉下心,让手里的刻刀跟着木纹走,而不是硬邦邦地跟木头较劲。”

小林拿起那枚铜哨,吹了一下,哨音依旧嘶哑,却莫名让人想起清晨的木工房——刨木声、凿子声、师傅的训斥声混在一起,成了最鲜活的背景音。“周叔,这木匣里的东西,都是您的念想吧?”

“算是吧。”周老先生把照片一张张塞回木匣,动作轻柔得像在呵护易碎的时光,“这铜哨,提醒我别丢了初心;这札记,教我别忘本;还有这照片,让我记得师傅的样子,记得当年学手艺时的笨功夫。”

他拿起那片干枯的枫叶,说:“这是师傅去世那年秋天捡的,他说枫叶红透了像团火,做人做事,也得有这股子热烈劲儿,不能冷冰冰的。”

小林看着他把东西一件件归置好,黄铜锁扣“咔哒”合上时,仿佛锁住了一整个时代的光阴。周老先生把木匣放回角落,又用一块蓝布盖好,像是在盖上一段不愿被打扰的记忆。

“其实啊,这木匣装的不只是物件。”他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木屑,“是当年师傅教我的道理,是我自己摔过的跟头,是那些熬在木工房里的日夜。”他望着窗外,秋风卷着落叶飘过,“人老了,就总爱翻这些旧东西,不是念旧,是怕忘了——忘了自己是怎么学的手艺,忘了该怎么把手艺传下去。”

小林忽然明白,为什么周老先生总说“做木工如做人”。那些藏在木匣里的光阴,那些被岁月磨亮的铜哨、写满工法的札记、定格青春的照片,不就是一个个鲜活的注脚吗?注脚里写着:耐心是慢火炖出来的香,细心是针尖上挑出来的巧,诚心是木头与人心心相印的暖。

暮色渐浓时,周老先生从木匣里取出那枚铜哨,对着夕阳吹了一声。哨音穿过院子,穿过飘落的枫叶,像是在跟遥远的时光打招呼。远处,学木工的孩子们正围着新做的木凳欢呼,他们的笑声里,藏着木匣里的光阴正在续写的新故事。

上一章 第58章:刻刀下的星辰 逐梦天际:都市逆袭风云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60章:老钟里的齿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