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逐梦天际:都市逆袭风云
本书标签: 都市 

第103章:石磨边的药香

逐梦天际:都市逆袭风云

清晨的雾还没散,村头的石磨就已经转了起来。吱呀——吱呀——的声响混着豆浆的醇厚香气,在巷子里漫开,把沉睡的村庄轻轻唤醒。李修远踩着露水走过去时,看见林墨正推着磨盘,额角的汗珠坠在下巴尖,眼看就要滴进石磨旁的陶盆里。

“我来吧。”李修远接过磨杆,掌心覆上那层被磨得光滑的木头——这根磨杆不知被多少双手握过,包浆温润得像块老玉,“你去把昨天晒的金银花收进来,别让露水打湿了。”

林墨擦了把汗,转身往晒谷场跑,粗布褂子的衣角扫过石磨边的药篓,带起一阵清苦的香。篓里装着刚采的蒲公英,绒毛还带着湿气,是今早天没亮时去田埂边掐的,据说晒干了泡水能消红肿。

石磨转得慢悠悠,黄豆在磨盘间被碾成细腻的浆,顺着石槽淌进陶盆,泛起一层奶白色的泡沫。李修远看着泡沫里自己模糊的影子,忽然想起陈郎中以前总说:“石磨这东西最实在,你给它多少豆子,它就给你多少浆,半点虚的都来不了。”

那时候陈郎中还在,总爱在磨豆浆时教他认药草。“你看这蒲公英,”老人用布满老茧的手指捏起一株,绒毛拂过李修远的手背,痒得他直缩手,“看着轻飘飘的,根却能治肝病,就像有些人,看着不起眼,心里藏着大本事。”

“修远哥,金银花收回来了!”林墨抱着竹匾跑回来,匾里的金银花晒得半干,黄白相间,香气清冽得像山涧的泉水,“张婆婆说她孙子昨晚又咳了,想讨点金银花煮水喝。”

李修远应了声“拿去吧”,目光落在竹匾边缘——那里刻着个小小的“陈”字,是陈郎中亲手刻的,当年这竹匾本是用来晒药的,后来成了林墨晒花的家当。

石磨转了半个时辰,陶盆里的豆浆已经积了小半盆。李修远把磨盘掀开,用竹片把缝隙里残留的豆渣刮得干干净净——这也是陈郎中教的,“过日子得精打细算,豆渣掺点玉米面蒸窝窝,香得很”。

正刮着豆渣,巷口传来张婆婆的拐杖声。老人手里提着个布包,走到石磨旁,打开包一看,是几个热乎乎的糖包:“刚蒸好的,给你们俩垫垫肚子。修远啊,昨晚多亏了你给的蒲公英,我家小宝后半夜就不咳了,睡得安稳着呢。”

李修远接过糖包,热气烫得指尖发红:“您别客气,都是顺手的事。对了,等下我把晒干的枇杷叶给您送过去,和冰糖炖着喝,比蒲公英更润嗓子。”

张婆婆笑得眼睛眯成条缝:“你这孩子,跟你陈伯伯一个样,心细得很。”

老人走后,林墨把金银花倒进药柜最上层的抽屉。这药柜是陈郎中留下的,黑沉沉的檀木上,每个抽屉都贴着泛黄的药名标签,“金银花”三个字旁边,不知被谁用朱砂点了个小小的红点——林墨记得,那是陈郎中的习惯,药效最烈的药,标签上都有这么个红点。

“修远哥,你看这个!”林墨忽然从抽屉深处摸出个油纸包,打开一看,里面是半包发黑的药粉,“这是什么?标签都磨掉了。”

李修远凑过去闻了闻,一股熟悉的辛香混着苦味钻进鼻腔:“是细辛粉,治风寒头痛的。陈伯伯以前总说,这药得少用,‘细辛不过钱’,多了会伤肾。”他小心地把油纸包好,放进最下层的暗格——这是药柜的老规矩,有毒性的药都得锁起来。

石磨旁的陶盆里,豆浆已经凉得差不多了。林墨找来纱布,两人合力把豆浆倒进纱布里过滤,细腻的豆汁滴进新的陶盆,留下的豆渣果然被林墨掺了玉米面,揉成一个个圆滚滚的窝窝,摆在灶台上等着蒸。

“对了,前几天去后山,看见陈伯伯的坟头长了丛野薄荷。”林墨忽然说,手里的纱布轻轻晃着,豆汁顺着布纹往下淌,“我没敢拔,想着夏天到了,薄荷能驱蚊,留着正好。”

李修远点头,望着灶膛里跳动的火苗,忽然想起陈郎中以前总爱在坟前种薄荷。老人说:“活着的时候天天闻药味,死了也得找点清爽的香。”那时候他不懂,现在看着锅里渐渐泛起热气的豆浆,忽然就懂了——有些念想,不必挂在嘴边,种在土里,融进日子里,反而活得更长久。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照在药柜的玻璃门上,折射出细碎的光。李修远把过滤好的豆浆倒进瓦罐,放在小火上慢慢熬,林墨则蹲在地上,把蒲公英的绒毛吹向窗外——白色的小伞乘着风飘远,像无数个小小的念想,要去给远方的人捎信。

石磨还在原地,磨杆上的手印被阳光晒得发亮。灶上的豆浆开始冒泡,带着豆子的甜香,混着药柜里飘出的金银花味,在屋里漫开。

李修远掀开瓦罐的盖子,热气扑面而来,模糊了他的眼睛。他仿佛看见陈郎中就坐在灶前的小板凳上,手里摇着蒲扇,笑着说:“慢点喝,烫嘴。”

“知道了,陈伯伯。”他轻声说,声音混在豆浆的香气里,像一句迟到了很久的应答。

磨盘转了又停,药草枯了又荣,有些东西却总在时光里留着——比如石磨边的药香,比如灶台上的温度,比如那些藏在日常里的、没说出口的牵挂。

上一章 第102章:旧箱底的星子 逐梦天际:都市逆袭风云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104章:灶台边的旧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