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逐梦天际:都市逆袭风云
本书标签: 都市 

第104章:灶台边的旧痕

逐梦天际:都市逆袭风云

灶膛里的火苗舔着锅底,把李修远的影子投在墙上,忽明忽暗。他正用铁铲翻炒着锅里的艾草,青绿的叶片渐渐蜷缩,冒出带着苦味的白烟,呛得人直皱眉。

“慢点翻,别把叶子炒焦了。”林墨端着个粗瓷碗走进来,碗里盛着刚捣碎的生姜末,“张婆婆说她关节疼得厉害,这艾草得炒得恰到好处,太生了没药效,太焦了又有毒性。”

李修远应了一声,放慢了动作。铁锅是陈郎中留下的,锅底厚得像块铁饼,边缘磕碰出好几个豁口,据说是当年救一个难产的妇人时,急着生火熬药,不小心撞在门槛上磕的。锅沿上还留着道深色的痕迹,林墨说那是血渍,陈郎中用了十年都没蹭掉。

“你看这锅沿。”林墨用指尖摸着那道痕,“陈伯伯总说,这是他这辈子最得意的‘勋章’。那天大雪封山,产妇家在山坳里,他背着药箱深一脚浅一脚走了两里地,到了才发现没带助产的药,急得用这锅煮艾草水熏房,又用锅底灰混着猪油调了药膏,居然真把人母子保住了。”

李修远停下手里的活,看着那道暗红的痕迹,仿佛能看见多年前那个雪夜,陈郎中围着灶台打转的身影,听见产妇痛苦的呻吟和婴儿落地时的啼哭。艾草的烟更浓了,带着股辛辣的暖意,倒比药铺里的艾草香多了点烟火气。

“对了,昨天整理陈伯伯的药箱,发现个有意思的东西。”林墨转身从柜里拿出个铁皮盒,打开来,里面是枚铜制的顶针,边缘磨得发亮,上面刻着个歪歪扭扭的“安”字。“你看这顶针,他一个大男人留这东西干啥?”

李修远拿起顶针,冰凉的金属贴着掌心,顶针内侧有细密的划痕,像是被反复摩挲过。“这不是用来做针线活的。”他忽然想起什么,“以前听他说过,年轻时给人针灸,怕手抖,就用顶针套在无名指上稳住力道。后来成了习惯,走到哪都带着。”

正说着,灶台上的瓦罐“咕嘟”响了一声,里面炖着的红糖姜茶溢出来点,在灶面上积成小小的糖渍。林墨赶紧去掀盖子,白气腾地冒出来,带着甜辣的香气,扑了她满脸。

“烫!”她手忙脚乱地缩回手,指尖红了一片。李修远放下铁铲,抓过她的手按在冷水盆里,目光落在灶面的裂缝上——那道缝是去年冬天冻裂的,当时陈郎中还在,用水泥糊了好几次,总也填不满,像道永远合不上的嘴。

“陈伯伯以前总在这灶台上写药方。”林墨的手指在裂缝上划着,“你看这灶面,好多地方都有浅浅的刻痕,是他用烧火棍写的药名。这个‘桂’字,是肉桂的桂,那个‘麻’字,肯定是麻黄。”

李修远低头看去,果然在糖渍旁边,有个烧焦的“甘”字,笔画里还嵌着点黑灰,想必是甘草。他忽然想起,陈郎中总说“药香里得混着烟火气才管用”,以前不懂,此刻闻着锅里的艾草香、瓦罐里的姜茶香,还有灶膛里松木燃烧的味道,倒真觉得比单纯的药味更让人安心。

艾草炒好了,李修远用竹筛盛着摊开晾凉。林墨找出块粗布,把顶针缝在布角,又包了把炒好的艾草,打算等下给张婆婆送去。“对了,”她忽然想起什么,“前几天在柴房捡到个布偶,穿着小褂子,褂子上绣着‘平安’二字,针脚歪歪扭扭的,会不会是陈伯伯做的?”

李修远想起陈郎中那个早夭的小女儿,听村里老人说,孩子没活到三岁,出疹子没扛过去。那年冬天,陈郎中在灶房里守了三天三夜,后来灶台上就多了道新的刻痕,是个小小的“囡”字。

“把布偶拿来吧。”他轻声说,“等下一起拿到坟前烧了,天冷了,让孩子也暖暖。”

灶膛里的火渐渐弱下去,留下暗红的炭火。李修远往灶里添了根松木,火星噼啪跳着,照亮了灶壁上那句被烟火熏得发黑的字——“药医人,灶暖魂”。这是陈郎中亲笔写的,字如其人,笔锋硬朗,却在最后一笔时微微发颤,像藏着个没说出口的叹息。

林墨抱着布偶回来时,看见李修远正用烧火棍在灶膛边画着什么。走近了才看清,是个小小的太阳,光芒画得歪歪扭扭,却把那些刻着药名的灶面照得一片亮堂。

“画这干啥?”她问。

“陈伯伯说过,”李修远放下烧火棍,拍了拍手上的灰,“灶火是活的,你对它笑,它就给你暖;你念着谁,它就把念想捎给谁。”

艾草的烟散了,姜茶的甜香漫了满室。林墨忽然觉得,这灶台就像个老伙计,记着所有的药名、人名、苦日子和暖心事,不管过多少年,只要火一烧起来,那些旧痕里的故事,就又活过来了。

上一章 第103章:石磨边的药香 逐梦天际:都市逆袭风云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105章:窗台的薄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