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逐梦天际:都市逆袭风云
本书标签: 都市 

第110章:灶间的药香

逐梦天际:都市逆袭风云

晨光刚漫过灶台,李修远就蹲在灶前烧火。松木在灶膛里噼啪作响,火星子偶尔窜出来,舔舐着黑黢黢的灶壁,把“药医人,灶暖魂”那行字映得忽明忽暗。锅台上摆着个陶瓮,里面浸着昨夜泡好的槐米,米香混着水汽漫出来,在窗玻璃上凝成细珠。

“得用文火慢慢炒。”林墨端着个竹筛走进来,筛里是晒干的姜丝,金黄的丝缕间还沾着点白霜——是析出的姜辣素,陈郎中说这样的姜丝才够劲。她把姜丝倒进陶瓮,用竹铲轻轻翻拌,“张大爷的风湿犯了,槐米配姜丝炒热了敷关节,比膏药管用。”

李修远往灶膛里添了块青柴,火苗顿时矮了半截,变成温吞的红。“陈伯伯以前总说,炒药如做人,急了就焦,慢了就生。”他看着瓮里的槐米渐渐染上姜黄,“你看这颜色,得炒到像秋天的稻穗,才算正好。”

灶间的香越来越浓,是槐米的清甜裹着姜丝的辛辣,混着松木燃烧的烟火气,呛得人鼻尖发酸。林墨忽然指着灶角的铁盒——那是陈郎中装火石的盒子,铜锁已经锈死,盒身却被磨得发亮。“前几天我撬开看了,里面除了火石,还有半块没烧完的艾绒。”

“是他点艾条用的。”李修远想起老人总在阴雨天点艾绒,说“能驱潮气,免得药材发霉”。有次他染了风寒,陈郎中就是用这艾绒灸他的风门穴,烟呛得他直咳嗽,却硬是把寒气逼了出来。

正说着,院门外传来“咚咚”的敲门声,是王婆婆提着个瓦罐来了。罐里装着新酿的米酒,酒气混着米香漫出来,把灶间的药香冲得淡了些。“给你们添点酒,”老人揭开罐盖,“炒槐米时加两滴,能活血,敷着不僵。”

林墨赶紧找来个小瓷碗,倒了半碗米酒。王婆婆看着瓮里翻滚的槐米,忽然叹了口气:“你陈伯伯炒药时,总爱在灶边摆个小板凳,说‘药得跟人亲,才肯使劲’。有回炒艾叶,他守着灶坐了一下午,说‘火候不到,对不起这草’。”

李修远往瓮里滴了几滴米酒,瞬间腾起股白汽,药香里顿时多了层醇厚的暖。“他说草木也是有脾气的,”他用竹铲把槐米堆成小山,“你对它上心,它就给你真药效。”

炒好的槐米装在粗布包里,沉甸甸的,像揣了捧暖炉。林墨用麻绳把布包捆紧,外面再裹层旧棉被——这是陈郎中的法子,说“保温才能让药效透进骨头缝”。李修远接过布包时,掌心被烫得发麻,却觉得这温度里藏着些什么,像老人枯瘦的手掌按在上面。

送张大爷回来时,灶间的火已经熄了,只剩下灶膛里的余烬还在发亮。林墨蹲在灶前,用铁钳扒开灰烬,露出底下埋着的红薯——是早上特意埋进去的,此刻已经烤得焦黑。她剥开红薯皮,蜜色的瓤里淌着糖汁,甜香混着残留的药香,在空荡的灶间漫开来。

“你看这红薯,”林墨把半块递给他,“埋在灶灰里最甜,就像那些苦药,熬着熬着就出了甘。”

李修远咬了口红薯,烫得直哈气,舌尖却尝到股绵长的甜。他望着灶壁上那行被烟火熏黑的字,忽然觉得陈郎中从未走远,就坐在灶边的小板凳上,看着他们炒药、烤红薯,嘴角挂着淡淡的笑。

夕阳把灶间的影子拉得很长,药瓮倒扣在锅台上,盆底还沾着点槐米屑。林墨用布擦拭着灶面,指尖划过那些浅浅的刻痕——是陈郎中用烧火棍写的药名,“艾”“姜”“桂”,笔画里还嵌着经年的黑灰。

“明天该晒陈皮了。”林墨忽然说,声音在空灶间里轻轻荡。

“嗯,”李修远点头,往灶膛里添了些新柴,“用陈伯伯的竹匾晒,他说那匾吸得住太阳气。”

灶膛里的火又亮起来,映着两人的脸,也映着灶壁上那句旧字。药香虽散了,却像渗进了砖石里,在每道裂缝、每处刻痕里藏着,等着下一次生火时,再混着烟火气漫出来,暖透这寻常的日子。

上一章 第109章:竹篓里的新苗 逐梦天际:都市逆袭风云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111章:竹匾里的阳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