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逐梦天际:都市逆袭风云
本书标签: 都市 

第115章:竹筐里的春信

逐梦天际:都市逆袭风云

晨雾还没散,竹筐在门槛边投下斜斜的影子。林墨蹲在筐前翻拣刚采的荠菜,指尖掐断菜根时,带起的泥土落在靛蓝布裙上,像撒了把碎星子。

“这荠菜得挑带白根的,”她捏着棵肥嫩的,根须上还沾着湿泥,“陈伯伯说带白根的才够鲜,包饺子最香。”筐角的野蒜冒出紫芽,混着荠菜的清苦气,在雾里漫开。

李修远扛着锄头从后院进来,裤脚沾着草屑:“南坡的地松好了,你要的蒲公英种子找着了——去年晒的,装在陶瓶里,在窗台上摆着呢。”他把锄头靠在墙根,看见竹筐里的荠菜,忽然笑了,“你这筐够满的,中午怕是吃不完。”

“给张婆婆留点,”林墨把荠菜归拢到筐边,“她昨天还说想吃荠菜馅饺子,说陈伯伯在世时,总在三月三挖了送她。”她起身往灶房走,“我先把面发上,你把蒲公英种种了吧,陈伯伯说这时候种正好,雨一淋就冒芽。”

面盆里的酵母在温水里醒着,泛起细密的泡。林墨往面里撒着温水,手腕转着圈揉,面粉簌簌落在发间,像落了层细雪。忽然听见院门外有响动,抬头看见张婆婆拄着拐杖站在篱笆外,竹篮里装着半筐春笋,笋尖裹着褐红的壳。

“丫头,我挖了笋,给你们添个菜。”张婆婆的声音带着点喘,“看见你筐里的荠菜,想起陈老哥以前总说,荠菜配春笋,赛过吃人参。”

林墨赶紧迎出去,接过竹篮时触到笋壳的湿凉:“您怎么来了?快进屋坐,我正发面呢,中午包饺子。”她扶着张婆婆往屋走,看见老人鬓角的白霜,忽然想起陈伯伯以前总说“张婆婆的腿比天气预报准,要下雨时准疼”。

李修远种完蒲公英回来,看见张婆婆在灶间烤火,赶紧往灶膛里添柴:“婆婆您坐着,我去把笋剥了,炖个排骨汤。”张婆婆看着他拿刀剥笋的样子,忽然叹口气:“修远这剥笋的手法,跟陈老哥一个样,先从根部划开,再顺着纹路撕,一点不浪费。”

林墨揉着面笑:“他呀,都是跟着陈伯伯学的。去年陈伯伯教他剥笋,说‘笋壳要顺着撕,就像做人,得懂顺劲,不然容易折’。”

张婆婆望着灶膛里的火,火星子跳出来落在灰里,灭成一点红。“陈老哥走前,把他那本药书给我了,”她从怀里掏出个蓝布包,“说里面夹着他画的草药图,让我转交给你们。他说你们年轻人记性好,别让那些老方子断了传。”

蓝布包解开时,露出本泛黄的线装书,纸页脆得像秋叶。林墨翻开第一页,看见陈伯伯的字迹:“三月采荠菜,根可治痢;四月挖蒲公英,叶能消炎……”旁边画着小小的草药,叶片的纹路都画得仔细,像小孩子的涂鸦,却透着认真。

“他总说怕忘了,”李修远剥着笋,声音有点哑,“去年冬天他咳得厉害,还在灯下画呢,说‘趁还记得,多画点给孩子们留着’。”

面在盆里发起来,鼓鼓囊囊的像个圆月亮。林墨揪着面团,忽然看见窗外的蒲公英地冒了点绿——不是刚种的种子发的芽,是去年落在土里的种子,不知什么时候已经顶破了土,小叶瓣卷着,像只攥紧的小拳头。

“快看!”她指着窗外,“蒲公英自己冒出来了!”

张婆婆凑到窗边看,忽然笑了:“陈老哥说过,好种子不用等,到了时候自然冒芽。”她摸了摸药书的封面,“就像这些方子,记在书里不如记在心里,到了时候自然用得上。”

笋汤在砂锅里咕嘟着,冒出的热气模糊了窗玻璃。林墨把荠菜剁成馅,混着春笋丁,油锅里一炒,香气漫得满院都是。李修远擀着面皮,擀面杖转得飞快,面皮在他手里飞着,落进竹筐里时薄得能看见底。

“陈伯伯以前总说,”张婆婆喝着热茶,看着他们忙,“过日子就像包饺子,面要揉透,馅要拌匀,急不得。”她指了指墙上的药锄,“他那把锄,木柄换了三次,还是舍不得扔,说‘顺手的家伙,用惯了就像自个儿的手’。”

饺子下锅时,雨丝飘了起来,细得像缝衣线。林墨看着锅里翻滚的白胖饺子,忽然觉得陈伯伯好像还在,就在灶膛的火光里,在药书的墨迹里,在窗外冒芽的蒲公英里,轻轻笑着说:“丫头,饺子熟了,趁热吃。”

竹筐里的荠菜还剩小半,沾着的泥在雨里润得发亮。李修远把剩下的荠菜装进小篮,打算等下送些给隔壁的王大爷。林墨把药书小心放进樟木箱,听见张婆婆在院里喊:“修远,把那把旧伞给我,我回去时顺道给李婶送点笋,她上次说想吃呢。”

雨丝落在伞面上,沙沙响。林墨望着他们的背影消失在巷口,忽然看见灶台上的面盆,发好的面还剩一团,圆滚滚的像个雪球。她笑着拿起面团,打算蒸几个馒头,等下给张婆婆送过去——陈伯伯说过,热馒头揣在怀里,能暖一路的手。

院角的蒲公英在雨里舒展着叶瓣,像在点头。林墨忽然明白,有些东西从来没走,就像这春天,就像那些藏在日子里的暖,只要用心待着,总会冒芽,总会开花,一年又一年。

上一章 第114章:雪融后的药圃 逐梦天际:都市逆袭风云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116章:檐下的风筝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