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八十年代,与你白手起家
本书标签: 现代 

第二章 修不好的收音机与待业的愁

八十年代,与你白手起家

寒风吹过空荡荡的街巷,卷起几片枯叶。

陈明远裹紧棉袄,确认市管队的人真的离开后,才加快脚步向家的方向走去。

他的家在机械厂后身的职工宿舍区,一排排红砖矮楼经年累月地被烟尘熏染,呈现出一种灰扑扑的色调,楼道里堆放着各家的杂物,拥挤却寂静——这个时间点,大人们还在上班,孩子们还没放学。

陈明远在三楼最靠里的门前停下,掏出钥匙,门刚推开一条缝,压抑的咳嗽声就传了出来。

“妈,我回来了。”他轻声说着,闪身进门,迅速将门关严,仿佛要把外面的寒冷和危险都关在门外。

狭小的房间里光线昏暗,唯一的窗户糊着厚实的塑料布抵御寒风。

母亲李素娟半靠在床头,脸色苍白,见到儿子回来,她努力想坐直些:“明远回来了...今天怎么这么早?”

“活儿干完了。”陈明远简短地回答,不想让母亲担心,他走到床边,摸了摸母亲的额头,还好没有发烧,“药吃了吗?”

“吃了。”李素娟点点头,又忍不住一阵咳嗽,陈明远赶紧倒了一杯温水递过去,眼神里满是担忧。

肺结核,这个病已经折磨母亲两年多了。厂里给的病退工资勉强够买药,生活费全靠陈明远偷偷给人修电器挣点零钱,偏偏因为父亲的历史问题,他们家还顶着“黑五类”的帽子,连街道安排的临时工都没他们的份。

“妈,王主任那收音机修好了,答应多给两块钱呢。”陈明远从帆布包里小心地取出那台红灯牌收音机,放在桌上,“我今晚就给送过去。”

李素娟看着儿子,眼神复杂:“明远,妈知道你难...但千万小心,别再被市管队抓着了。”

“我知道。”陈明远低下头,摆弄着收音机旋钮,心里却想起今天那个帮他解围的姑娘。

苏向晴,她叫这个名字。

与此同时,城南的知青安置点大院里,苏向晴正对着盆里的衣服发愁。

寒冬腊月,自来水冻得刺骨。

她咬着牙将最后一件衣服拧干,晾在院里的铁丝上,手指已经冻得通红,回到屋里,同屋的两个女知青还没回来,空荡荡的房间里只有一张大通铺和三个旧木箱。

苏向晴从口袋里掏出那张“待业青年证明”,又看了看陈明远给她的那包电阻,纸包里是十几个不同阻值的小电阻,用细线整齐地捆着。

她不禁想起白天的情景。那个清瘦的男孩,看起来比她还要小一两岁,眼神里却有种超乎年龄的沉着和警惕,她帮他解围,一方面确实是看不过市管队欺负人,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同病相怜吧。

都是被时代抛下的人。

“吱呀”一声,门被推开,同屋的李爱华和王晓玲回来了,带着一身寒气。

“向晴,今天街道办有消息吗?”李爱华一边脱外套一边问,眼睛里带着期盼。

苏向晴摇摇头,把电阻塞回口袋:“还是让等通知。”

王晓玲叹了口气:“我都等了三个月了...我妈来信说,城里工作岗位太少,返城知青太多,怕是有的等了。”

三个姑娘沉默下来。她们都刚二十出头,最好的年华都在乡下度过了,如今回到城里,却发现城市早已没有她们的容身之处。

“实在不行,我就去南方。”李爱华突然说,“听说广东那边有工厂招工,虽然累点,但能挣钱。”

“那么远...”王晓玲有些犹豫。

苏向晴没说话,心里却泛起波澜。她何尝不想有个稳定的工作,但父亲早逝,母亲在乡下身体也不好,她需要留在滨南照顾家里。

第二天清晨,陈明远早早起床,给母亲熬好药粥,看着她喝下后,才抱着修好的收音机出门。

王主任家住在干部楼,条件好得多。陈明远敲开门,一个胖胖的中年妇女探出头来。

“王主任在家吗?收音机修好了。”陈明远说。

妇女点点头,让他进门。王主任正坐在沙发上读报,见陈明远来了,放下报纸:“小陈来了?修好了?”

“修好了。”陈明远将收音机放在桌上,接通电源,调谐旋钮,清晰的广播声立刻传了出来,“换了两个电容,调了中周,现在收台准多了。”

王主任满意地点点头,听着收音机里正在播放的新闻:“...全会强调,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应该从一九七九年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好,好!”王主任不知是在说收音机修得好,还是新闻内容好。他掏出五块钱递给陈明远:“拿着,多的是奖励你的手艺。”

陈明远道了谢,正要离开,王主任又叫住他:“小陈啊,听说你电路修得好,我有个老朋友有台进口收音机,坏了半年找不到人修,你有兴趣试试吗?”

陈明远眼睛一亮:“什么型号?”

“好像是...索尼的,具体我不懂。”王主任说,“他儿子从国外带回来的,宝贝得很。修好了报酬不会少。”

“我可以试试。”陈明远压下心中的激动,进口收音机!他只在《无线电》杂志上见过图片。

“那好,周末我带他去你家。”王主任说。

陈明远心里一紧:“主任,能...能换个地方吗?我家太小,怕施展不开。”

他不敢让陌生人去他家,万一被人举报他私下接活就麻烦了。

王主任了然地点点头:“那去我办公室吧,周日厂里没人。”

揣着五块钱巨款走出干部楼,陈明远的心情难得轻松了些,他盘算着可以去黑市买点肉给母亲补补身体,剩下的钱攒起来买那本《晶体管电路设计》。

走到机械厂门口时,他意外地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苏向晴正站在厂门口的招工启事前,专注地看着。

陈明远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上前去:“你好。”

苏向晴转过身,认出是他,微微惊讶:“是你啊。”

“来看招工?”陈明远问,目光扫过启事内容:机械厂招熟练电工两名,要求三年以上工作经验。

苏向晴苦笑一下:“随便看看,我没经验,不符合条件。”她顿了顿,“你呢?来办事?”

“刚给人送修好的收音机。”陈明远说,突然想起什么,“对了,谢谢你昨天...”

“举手之劳。”苏向晴打断他,似乎不想再提那件事,她看了看天色,“我得回去了。”

“等等,”陈明远脱口而出,然后有些尴尬地停顿了一下,“那个...电阻好用吗?”

苏向晴愣了一下,随即笑了:“我还没用呢,不过...谢谢。”她的笑容很淡,却让那张清秀的脸瞬间明亮起来。

两人一时无言。厂区广播突然响起,播放着激昂的工人进行曲。陈明远看着苏向晴被寒风吹得发红的脸颊,鬼使神差地问:“你...吃饭了吗?”

话一出口他就后悔了,这年头粮食金贵,请人吃饭是极大的破费。

苏向晴显然也有些意外,她打量着陈明远,似乎在看他是真心还是客套。最终她摇摇头:“不了,我回去还有事。”

陈明远既松了口气又有些失望,他点点头,看着苏向晴转身离开,两条麻花辫在寒风中轻轻摆动。

走出几步,苏向晴突然停下,转过身来:“那个...如果你需要帮手,我可以学着做,总比待业强。”

陈明远怔在原地,不知该如何回答。苏向晴似乎也觉得自己唐突了,笑了笑,转身快步离开。

广播里的音乐越发嘹亮,仿佛在宣告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陈明远站在厂门口,看着那个渐行渐远的背影,心中涌起一种奇异的感觉——像是冰冷的电路突然接通了电源,刹那间亮起一点微光。

上一章 第一章 寒街上的奔跑声 八十年代,与你白手起家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三章 索尼、外汇券与第一间“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