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八十年代,与你白手起家
本书标签: 现代 

第四章 外汇券与黑市的风险

八十年代,与你白手起家

天刚破晓,陈明远就醒了。他一夜没睡踏实,脑海里全是电路图和那个找不到的PNP功率管,轻手轻脚地起床,他看了眼还在睡梦中的母亲,悄悄带上房门出去。

清晨的滨南市笼罩在一层薄雾中,空气中弥漫着煤烟和晨露混合的气息。

陈明远快步走向城南的知青安置点,心里盘算着如何向苏向晴解释现在的困境。

到达大院时,正好碰上苏向晴端着搪瓷盆出来倒水,见到陈明远,她略显惊讶:“这么早?收音机出什么事了吗?”

“零件买不到。”陈明远言简意赅,“需要一种特殊的PNP功率管,只有进口的,得要外汇券。”

苏向晴眉头微蹙:“外汇券?那可不是普通人能弄到的。”她放下盆,“进来说吧,外面冷。”

陈明远犹豫了一下,跟着她走进女知青宿舍,房间里另外两个床位已经空了,被褥叠得整整齐齐。

“她们一早就去街道办等招工消息了。”苏向晴解释道,从床底下小心地拉出那个木箱,打开检查了一下收音机完好无损,才松了口气。

陈明远看着她的动作,心里莫名地感到信任:“没有那个管子,收音机就修不好。李老先生那边...”

“你先别急。”苏向晴打断他,沉吟片刻,“我倒是知道有个地方或许能弄到外汇券,但是...”她欲言又止。

“但是什么?” “风险很大。”苏向晴压低声音,“黑市上有人倒卖外汇券,但是万一被抓到...”

两人沉默了对视,窗外传来大院里其他人起床洗漱的声响,新的一天开始了,但对这些待业青年来说,每一天都和前一日没什么不同。

“我得试试。”陈明最终打破沉默,“这不仅是一台收音机,更是一个机会。”

苏向晴注视着他坚定的眼神,轻轻点头:“我知道在哪,下午我带你去,但得小心。”

那天下午,两人一前一后保持着距离,穿过滨南市的老城区。

苏向晴领着陈明远走进一条弯弯曲曲的小巷,这里的房屋比别处更加破旧,墙面上还残留着多年前的标语痕迹。

在一个不起眼的杂货店前,苏向晴停下脚步,对陈明远使了个眼色,自己先走了进去,陈明远在门外等了片刻,才跟着进入。

店里光线昏暗,货架上零零散散地放着些日用品,一个瘦小的老头坐在柜台后,眯着眼睛打量来人。

“买什么?”老头声音沙哑。

苏向晴上前一步,低声说:“三舅让我来的,想换点特别的‘票’。”

老头眼睛微微睁开,锐利的目光扫过两人:“什么票?” “能买外国货的票。”陈明远接话道。

老头沉默了片刻,缓缓起身:“跟我来。”

他领着两人穿过店面,来到后院一个小仓库,这里堆满了各种纸箱,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陈旧纸张的气味。

老头从角落里拿出一个小铁盒,打开后,里面是一叠叠不同颜色的外汇券。

“要多少?”老头问。

陈明远计算了一下所需金额,心里一惊——这远远超出了他的预算,他所有的积蓄加上王主任给的修理费,也远远不够。

“太贵了。”他实话实说,“我没这么多钱。”

老头冷哼一声,正要收起盒子,苏向晴突然开口:“我们能以物易物吗?”

老头挑眉看她:“你有什么?”

苏向晴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布包,打开后是几枚精致的***像章,看起来有些年头了,但保存完好:“这是早期版本的,收藏价值高。”

老头拿起一枚仔细查看,眼神微变:“哪来的?”

“家里传下来的。”苏向晴语气平静,“换我们需要的外汇券,够吗?”

陈明远惊讶地看着她,那些像章明显是她的珍藏,或许有特殊意义。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交易终于达成。

老头小心翼翼地将像章收好,数出相应面值的外汇券递给苏向晴。

走出杂货店,两人快步离开那片区域,直到转过几个街角,才稍稍放松下来。

“那些像章...”陈明远开口,不知该说什么好。

“我父亲留下的。”苏向晴简短地回答,声音里有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他生前收集的。”

陈明远沉默了片刻,郑重地说:“我会还你的,一定。”

苏向晴摇摇头:“先修好收音机再说。”

有了外汇券,接下来的事情顺利了许多,陈明远很快在黑市上找到了需要的晶体管,还顺便买了几本难得的国外电子技术书籍。

周日,两人再次来到王主任的办公室,这次陈明远做好了充分准备,不仅带来了所需的零件,还有自己设计的分立元件替代方案。

苏向晴在一旁帮忙递工具、记录数据,她的细心和灵巧让维修过程顺利了许多。

当陈明远需要第三只手固定电路板时,她总能及时伸出援手;当他满头大汗时,她会递上一块干净的手帕。

“你懂电子?”工作间隙,陈明远好奇地问。

苏向晴笑了笑:“我父亲是物理老师,小时候教过我一些基础,后来下乡,我还负责修理生产队的广播设备。”

“难怪...”陈明远若有所思,“那你为什么不去考电工?”

苏向晴的笑容淡了下去:“街道推荐名额有限,我家里没关系。”

沉默在两人之间蔓延,只有电烙铁接触电路板时发出的细微声响。

数小时的努力后,终于到了测试的时刻。

陈明远深吸一口气,接上电源,指示灯亮起,但扬声器里只有一片静默。

他的心沉了下去,检查了所有连接,都没问题,为什么还是没声音?

“是不是这个开关的问题?”苏向晴突然指着波段选择开关,“进口机的波段可能和国内不一样。”

陈明远猛地醒悟!他太专注于电路维修,却忽略了最基本的设置问题,调整波段后,他再次转动调谐旋钮。

先是细微的电流声,然后突然——清晰悦耳的广播声充满了整个房间!是一个英语电台,女主播的声音流畅而动听。

“成功了!”陈明远几乎跳起来,转头看向苏向晴,发现她也正笑着看他,眼睛亮晶晶的。

那一刻,一种难以言喻的激动和成就感在两人之间流动,他们不仅修好了一台收音机,更证明了自己有能力突破困境。

第二天,李老先生来取收音机时,听到里面传出的广播声,激动得手都有些颤抖:“太好了!太好了!小陈师傅,你真是神了!”

他不仅付了之前谈好的修理费,还额外加了一张十元的外汇券作为奖励:“这是我儿子寄回来的,我老头子用不上,你拿着,说不定以后还有用。”

陈明远推辞不过,只好收下,老先生离开后,他看着手中的外汇券,突然抽出一半递给苏向晴:“这是你应得的。”

苏向晴惊讶地看着他:“这是你修好的...”

“没有你的外汇券和帮忙,我修不好它。”陈明远坚持道,“拿着吧,或许能换回你的像章。”

苏向晴犹豫了一下,接过外汇券,轻声说:“谢谢。”

傍晚时分,两人并肩走在回程的路上,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寒风依旧刺骨,但他们心中却涌动着一股暖流。

“接下来有什么打算?”苏向晴问。

陈明远停下脚步,看着她:“我有个想法,既然我们能修好别人修不了的东西,为什么不正大光明地做下去呢?”

苏向晴眼睛微微睁大:“你是说...”

“我听说很快就要允许个体经营了。”陈明远的声音里充满期待,“我们可以合伙,你负责联系客户和采购,我负责维修和技术。”

苏向晴没有立即回答,但她的眼神已经说明了一切——那是一种久违的希望和渴望。

在他们身后,夕阳正缓缓沉入地平线,将天空染成绚烂的金红色,黑夜即将来临,而黎明的曙光也在不远处。

上一章 第三章 索尼、外汇券与第一间“工作室” 八十年代,与你白手起家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五章 夜市摆摊的第一盏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