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烬城
本书标签: 现代  现代都市虐恋情深 

第六十九章 蒸馍蒸出年味儿来

烬城

腊月二十八的灶房,从后半夜就飘起了面香。苏晚被酵母的甜酒香叫醒时,母亲已经在案板前揉面了,发好的面团膨得像朵白云,按下去能弹出软乎乎的印子,掰开里面全是细密的蜂窝眼。

“‘二十八,蒸馍发’,今儿得把正月的馍都蒸出来,讨个‘发家’的好彩头,”母亲撒了把干面粉在案板上,把面团揪成大小均匀的剂子,“先蒸一锅枣花馍,送邻里;再蒸些圆馍,留着正月里吃;你和樱桃想吃的兔子馍,等会儿慢慢做。”

沈知衍早把灶台的火生好了,大铁锅烧得微微发烫,他往锅里添了半锅水,架上竹篦子,铺好洗净的玉米叶——“用玉米叶垫着,馍不粘篦子,还带点清甜味”,这是母亲昨儿教他的。灶膛里的柴火噼啪响,火光映着他的侧脸,把水烧得冒起细白的热气。

苏晚洗手接过母亲递来的剂子,学着揉“三光”:手光、面光、案板光。刚揉了两下,面团就粘在手上,母亲笑着过来帮她撒点面:“力道得匀,揉到面团不粘手,摸起来像婴儿的屁股才好。”苏晚跟着母亲的样子,胳膊使力把面团往案板上摔,“啪嗒”一声,面团弹起来,摔了十几下,果然变得光滑筋道。

樱桃搬着小板凳凑在案板边,手里攥着个比拳头还小的面团,一会儿捏成扁的,一会儿搓成条,嘴里嘟囔:“我要做个小刺猬馍!”母亲从竹篮里捡出几颗红枣,去核剪两半,教苏晚做枣花馍:“把剂子搓成长条,两头往中间扭,再把枣夹在扭出的花缝里,蒸出来红的枣、白的面,好看。”

苏晚试着扭了一个,枣没夹稳,蒸之前掉了一颗,沈知衍伸手捡起来,帮她重新嵌进面里:“这里捏紧点,枣就不掉了。”他手里也捏着个圆剂子,没学复杂的花样,就用木梳在上面压出一圈圈花纹,像朵简单的太阳花,“我做这个,省得蒸坏了浪费面。”

正忙得热火朝天,小夏挎着个瓷罐来了,罐里装着豆沙馅:“我娘说你们蒸馍,让我送点豆沙来,做几个豆沙包,孩子们爱吃。”樱桃眼睛一亮,丢下手里的小面团就凑过去:“小夏姐,我要吃豆沙包!”小夏笑着捏了点豆沙给她尝,甜得樱桃眯起眼,嘴角沾了点豆沙,像只偷糖的小猫。

灶上的水终于烧开,蒸汽“呜呜”地从锅盖缝里冒出来。母亲先把做好的枣花馍摆上篦子,一个个扭着花、夹着枣,摆得满满当当,然后盖紧锅盖,叮嘱沈知衍:“火别太旺,文火蒸二十分钟,火大了馍会裂。”沈知衍蹲在灶前,添了几根细柴,让火苗保持着温吞的势头,偶尔掀开灶门看看,怕火灭了。

二十分钟一到,母亲掀开锅盖的瞬间,蒸汽“轰”地涌出来,带着面香和枣香,满灶房都是甜丝丝的热气。枣花馍蒸得雪白,夹在里面的红枣胀得通红,咬一口,面软得掉渣,枣香混着面香,甜而不腻。樱桃踮着脚够到一个小的枣花馍,烫得左右手倒来倒去,还是忍不住咬了一小口,含糊地说:“比糖角还好吃!”

接下来蒸圆馍和兔子馍。苏晚做的兔子馍,用红豆当眼睛,用剪刀在耳朵尖剪了个小豁口,蒸出来耳朵有点塌,像只没睡醒的兔子,沈知衍看着笑:“这兔子有点憨。”苏晚瞪他一眼,把兔子馍摆进锅:“憨才可爱,樱桃就喜欢。”

樱桃的小刺猬馍也进了锅,她在面团上插满了芝麻当刺,蒸出来芝麻香混着面香,刚出锅就被她抱在手里,舍不得吃,说要留给隔壁的阿婆看。

日头偏西时,案板上已经摆满了蒸好的馍:枣花馍红白雪亮,圆馍胖乎乎的,兔子馍歪着耳朵,小刺猬扎着“芝麻刺”。母亲捡了满满一竹篮枣花馍,让苏晚给左右邻居送去,“一家两个,沾沾咱们的‘发’气,邻里之间,就该这样热热闹闹的。”

苏晚提着竹篮出门,听见灶房里传来樱桃的笑声,还有沈知衍和母亲的说话声,风里飘着没散尽的面香。她抬头看了看天,晚霞把云彩染得通红,像蒸馍时飘起的暖蒸汽原来年味就藏在这揉面的力道里,藏在灶膛的火苗里,藏在一笼笼冒着热气的花馍里,软乎乎、甜丝丝的,把心都填得满满当当。

上一章 第六十八章 扫尘除旧迎新春 烬城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七十章 红联映门添新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