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先生坐在透明隔间里,身体像充了气般鼓胀。他的记忆周期是一分钟——长得足以处理复杂任务,短得足以让愤怒永远找不到出口。每隔六十秒,他的世界重置一次,但怒火像毒素一样沉淀在血液里。
“这报表是谁做的?!”河豚先生突然咆哮,圆滚滚的手掌拍在桌上,震得键盘跳动。
隔间外的沙丁鱼群同步瑟缩,然后同步地在七秒后忘记。鱼先生刚好经过,被吼得愣住,试图回忆是哪份报表。
七秒后。鱼先生重置,茫然走开。
河豚先生盯着鱼先生的背影,更加愤怒了:“无视我?!简直目中无人!”
他完全忘了是自己先吼的人。
三十秒过去。河豚先生已经忘了具体在生什么气,但血压依然居高不下。他看见鳗鱼先生滑溜地经过走廊,立即找到新目标:
“溜岗?!工作时间瞎逛什么!”
鳗鱼先生笑眯眯转身:“河豚主管,我是去送‘优化’通知单呢。”
“什么优化?优化谁?为什么没人向我报告?”河豚先生连珠炮般质问,身体又鼓胀一圈。
五十秒。他开始忘记质问的原因,但怒气值达到峰值。
五十九秒。他张嘴想继续咆哮。
六十秒。重置。
河豚先生眨了眨眼,发现自己站在隔间口,对面是笑眯眯的鳗鱼先生。
“...所以流程就是这样,您签字就好。”鳗鱼先生正好说完。
河豚先生茫然点头,签了字。他回到座位,感觉莫名烦躁,却说不出原因。这种无名的怒火让他看什么都不顺眼。
“挤在这里干什么?!”他突然对路过的沙丁鱼群吼,“散开!”
沙丁鱼们同步瑟缩,七秒后忘记。
河豚先生不知道,他刚刚签的是鱼先生的“优化”通知。系统特意安排鳗鱼先生在他重置前最后一秒让他签字——这样他既履行了职责,又不会记得自己批准过什么。
这种设计让管理格外高效。
河豚先生的办公桌上有个压力球,印着“保持冷静”的字样。他每天要捏爆好几个。系统定期补充,账单计入部门损耗。
有一次,记忆重置意外延迟了五秒。六十五秒的记忆窗口里,河豚先生突然看清了自己电脑屏保上的字——那不是普通图案,而是不断滚动的数据流:
“情绪波动值:89%(危险)”
“愤怒积累量:73单位”
“下次重置倒计时:3...2...”
六十五秒到。重置。
河豚先生眨眼,看见屏保是普通的公司logo。他感觉特别愤怒,一把抓起压力球捏爆了。
“垃圾质量!”他对着塑料碎片吼。
系统立刻补充了新压力球,账单上又记了一笔。
午餐时间,河豚先生在食堂对着餐盘发火:“为什么又是鱼?!每周三都吃鱼!不能换点别的?”
食堂工作人员螃蟹大叔慢吞吞回答:“系统定的食谱,主管。”
“系统系统!什么都推给系统!”河豚先生鼓胀到几乎浮空,“我要见厨师!”
“厨师也是系统。”螃蟹大叔指了指自动打饭机。
河豚先生气得差点爆炸。但在第六十秒重置时,他忘记了自己在生气什么,只是机械地吃完了整盘鱼餐。
下午开会时,猫女士坐在主位。河豚先生每次看到她都莫名收敛一些——不是出于尊敬,而是某种本能恐惧。
“第三季度吞噬效率提升5%。”猫女士念报告,尾巴轻轻摆动,“但情绪能耗偏高。某些部门主管的愤怒值超标了。”
所有目光投向河豚先生。
“我?我什么时候...”河豚先生刚要辩解,突然重置到来。
他眨了眨眼,发现所有人看着自己。
“怎么了?”他问,然后注意到自己手里的报告被捏得皱巴巴。
猫女士琥珀色的眼睛眯起:“河豚主管,你的情绪管理需要改进。建议参加‘冷静培训’。”
“什么培训?我不需要!”河豚先生下意识反驳,身体开始鼓胀。
五十九秒过去。他越来越愤怒,却说不出具体原因。
六十秒。重置。
河豚先生眨眼,看见猫女士正在说话。
“...所以培训明天开始,有意见吗?”
“没有,猫女士。”河豚先生机械回答,完全忘了刚才的对话。
第二天培训时,讲师是水母夫人。她的记忆周期长达一小时,因此显得格外“智慧”。
“愤怒是无效情绪。”水母夫人飘忽地说,“像试图用触手抓住流水。”
河豚先生刚要反驳,突然重置。他忘记了自己要说什么。
培训室有个特殊装置:每当河豚先生愤怒值超过80%,就会自动喷水——水是河豚的天敌恐惧。
一天培训下来,河豚先生被淋湿了六次。每次他都忘记为什么被淋,只是越来越愤怒。
最后水母夫人给出评语:“河豚先生的主要问题是遗忘障碍导致的情绪积累。建议增加重置频率至每三十秒一次。”
系统采纳了建议。
现在,河豚先生每三十秒重置一次。他更加愤怒,却更找不到愤怒的原因。他对着空气咆哮,对着影子发火,对着自动门大骂。
效率奇高的是,因为他重置更快,批准文件的速度也加快了。系统让他处理更多“优化”通知,而他签完字三十秒后就忘记自己签过什么。
有一天,河豚先生意外获得九十秒记忆窗口。他看见自己刚刚签字的文件——是金鱼小姐的“回收通知”。
“理由:记忆冗余超标。”文件上写,“处理方式:转化为营养液。”
河豚先生震惊地抬头,看见前台的金鱼小姐正在对访客微笑,那笑容完美得令人心碎。
他想收回签字,但重置倒计时开始:3...2...
九十秒到。重置。
河豚先生眨眼,看见自己手里拿着签好字的文件。鳗鱼先生滑溜地取走它。
“效率真高,主管!”鳗鱼先生笑眯眯。
河豚先生感觉莫名烦躁,一把抓过压力球捏爆:“垃圾质量!”
他永远不会知道,自己刚刚批准了金鱼小姐的“回收”。
下班时,河豚先生遇到鱼先生。两人一起等电梯。
“今天天气不错。”鱼先生机械地说。
“不错什么!下雨了!”河豚先生怒吼。
鱼先生七秒后重置,又问:“今天天气不错?”
“下大雨了!瞎子!”河豚先生更加愤怒。
电梯门打开又关上。两个人在不同周期的重置中对话,像一场永不同步的荒谬戏剧。
河豚先生最后吼了一句:“这破系统迟早要完!”
六十秒后,他站在公司门口,茫然地看着雨景。
“我怎么又忘了带伞...”他嘀咕着,鼓胀的身体在雨中显得格外滑稽。
系统记录显示:河豚先生的愤怒值已达到96%,但他的工作效率也提升了50%。这种矛盾让算法十分满意。
毕竟,最好的管理者就是忘记自己管理了什么的管理者。
河豚先生永远不知道,他自己也在“优化”名单上——当愤怒积累到100%,他就会自动引爆,成为系统清理的下一个目标。
直到那时,他大概还在愤怒地思考:这到底是谁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