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家门时,玄关处的风铃轻轻晃动,叮当作响。陈知逸先弯腰帮林漾换了软底拖鞋,又把轮椅推到客厅窗边——那里光线最好,抬头就能看见院里半开的茉莉。
“你坐着歇会儿,我去煮点姜茶,免得淋雨着凉。”陈知逸放下背包,顺手拿起搭在椅背上的薄毯,又给林漾盖了一层。转身进厨房时,他特意把推拉门留了道缝,这样就能听见林漾的动静。
厨房的橱柜上,摆着一整排玻璃罐,里面装着晒干的橘子皮、桂花,还有林漾爱吃的陈皮糖。陈知逸拿出一小块生姜,细细切成丝,又从罐里抓了把晒干的橘子皮,和红糖一起放进砂锅。小火慢煮,橘香和姜香很快漫了出来,飘进客厅。
林漾望着窗外,雨已经停了,天边挂着一道淡淡的彩虹。她伸手拿起放在桌上的笔记本,翻到夹着凤凰花糖纸的那一页,指尖刚碰到纸页,就听见陈知逸的声音从厨房传来:“漾漾,你上次说喜欢的那个碎花桌布,我今天路过布艺店买了,等下铺在餐桌上好不好?”
“好啊。”林漾笑着应道,抬头看向厨房的方向,能看见陈知逸忙碌的背影——他系着她去年给他买的蓝色围裙,动作略显笨拙,却格外认真。
没过多久,陈知逸端着两杯姜茶出来,把其中一杯递到林漾手里:“小心烫,吹吹再喝。”他坐在旁边的沙发上,看着林漾小口啜饮,忽然想起刚结婚时,他们挤在不足十平米的小屋里,也是这样,他煮姜茶,她坐在一旁看着,那时的日子清苦,却满是甜意。
“对了,年糕在冰箱里,我现在就去蒸。”陈知逸放下杯子,起身往厨房走。林漾看着他的背影,忽然喊道:“陈知逸,不用急,我们先看会儿《小王子》吧。”
陈知逸脚步一顿,回头笑了:“听你的。”他从书架上拿下那本泛黄的《小王子》——书脊处缠着透明胶带,是当年林漾不小心撕坏后,他一点点粘好的。他坐在林漾身边,翻开书,轻声读了起来:“如果你爱上了一朵生长在一颗星星上的花,那么夜间,你看着天空就感到甜蜜愉快,所有的星星上都好像开着花……”
他的声音低沉而温柔,林漾靠在椅背上,听着熟悉的文字,鼻尖萦绕着姜茶的暖意,渐渐眯起了眼睛。不知过了多久,她轻轻哼了一声,陈知逸立刻停下朗读,低头看她,发现她已经睡着了,嘴角还带着浅浅的笑意。
他小心翼翼地把书放在桌上,起身拿来一条薄被,轻轻盖在林漾身上。又怕她着凉,把窗户关小了些,只留一道缝通风。做完这一切,他才轻手轻脚地走进厨房,开始蒸年糕。
年糕是前几天他特意做的,里面加了磨碎的橘子糖,蒸的时候,甜香混着米香,飘满了整个屋子。陈知逸守在蒸锅旁,看着蒸汽慢慢升腾,忽然想起林漾生病那年,他也是这样,在厨房蒸年糕,她躺在床上,说等病好了,要吃一大块。
等年糕蒸好时,夕阳已经透过窗户,洒在客厅的地板上,镀上了一层暖金色。陈知逸把年糕切成小块,摆进盘子里,又撒了点桂花碎——是去年秋天他们一起在院里摘的。
他走到林漾身边,轻轻喊她:“漾漾,醒醒,年糕好了。”
林漾慢慢睁开眼睛,揉了揉太阳穴,闻到空气中的甜香,立刻笑了:“好香啊,肯定很好吃。”
陈知逸扶着她走到餐桌旁,桌上已经铺好了碎花桌布,阳光落在桌布上,花纹显得格外鲜亮。他给林漾递了双筷子:“小心烫,慢慢吃。”
林漾夹起一块年糕,放进嘴里,甜而不腻,带着橘子的清香和桂花的淡雅,和记忆里的味道一模一样。“还是你做的最好吃。”她边吃边说,眼睛弯成了月牙。
陈知逸看着她吃得开心,自己也夹了一块,慢慢咀嚼着。窗外,几只麻雀落在院里的茉莉枝上,叽叽喳喳地叫着,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地上,紧紧靠在一起。
“吃完年糕,我们去院里看看茉莉吧,”林漾忽然说,“说不定已经开了。”
“好啊,”陈知逸点头,“等下我推你过去,顺便把花架修了,明天就能种花苗了。”
林漾看着他,忽然伸手握住他的手:“陈知逸,有你真好。”
陈知逸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反手握紧她的手:“傻瓜,有你才好。”
夕阳渐渐落下,橘红色的光映在他们脸上,年糕的甜香还在屋里弥漫,风铃偶尔发出叮当作响的声音。原来,最好的岁月,不是轰轰烈烈的瞬间,而是这样平凡的傍晚,有他煮的姜茶,有他蒸的年糕,有他陪在身边,说着寻常的话,做着寻常的事,却满是心安与甜意。
那年夏天没说的再见,早已变成了厨房里的烟火气,变成了书页间的字迹,变成了年糕里的甜香,变成了岁岁年年,他陪在她身边的每一个瞬间。而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在每一个夕阳西下的傍晚,在每一块甜糯的年糕里,在每一次相握的手心里,直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