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五)班的课业节奏远比林曦想象中要快。天河一中是省重点,理科班更是强手如林,尤其是在物理课后“小露一手”之后,她隐约感觉到周围投来的目光里多了几分打量和比较。
她的新同桌陈欢尔是个热性子,几乎包办了林曦在新环境里的一切“导航”。
“数学老师板书快得像加密电报,你得习惯。”陈欢尔一边飞速抄着笔记,一边抽空对林曦低语,“英语老师最爱点新同学回答问题,小心点。
林曦笑着点头:“收到,多谢指点。”
“客气啥!”陈欢尔咧嘴一笑,露出两颗小虎牙,“对了,放学你去哪?回家还是……”
“ 回家吧。”林曦说,“还有些书没整理好。”
“哦,那正好,我也回红房子。”陈欢尔眼睛一亮,“一起走?栖迟那家伙肯定又要去踢球,不等他。”
前排的景栖迟仿佛有顺风耳,猛地回头:“陈欢尔,又说我坏话?我那是正规训练!为校争光懂不懂?”他转而看向林曦,笑容灿烂,“新同学,别听她的,明天看我比赛去啊?绝对精彩!”
“先把上次踢飞的那颗球赔给教务处再说吧。”一个平静无波的声音从旁边传来。
是宋丛。他依旧低着头演算着什么,声音不大,却精准地戳中了景栖迟的痛处。
景栖迟顿时垮下脸:“宋丛!揭人不揭短!那是个意外!”
宋丛没再回应,只是笔尖停顿了一下,微不可查地摇了下头。
林曦看着这互动,觉得有趣。景栖迟阳光外向,像团火焰;宋丛清冷内敛,像深潭水。这样两个人,竟然是关系不错的朋友。
放学铃响,教室瞬间沸腾。林曦和陈欢尔收拾好书包,并肩往外走。景栖迟果然抓起书包就冲向了操场方向,还不忘回头喊:“欢尔!帮我书包捎回去!谢啦!”
陈欢尔无奈地接过他扔来的书包,对林曦叹气:“看吧,我就知道。”
两人走到校门口,恰好看到宋丛和一个女生站在不远处。是昨天那个叫琪琪的文科班女生。她正笑着对宋丛说着什么,手里也拿着一本厚厚的书。
宋丛听着,偶尔点头,神情依旧是淡淡的,但比起在教室里的完全封闭,似乎多了一丝耐心。
祁琪先看到了林曦和陈欢尔,笑容微妙地收敛了一点,目光在林曦身上多停留了一秒,才重新看向宋丛,声音提高了一些:“……那这本英文原题集我先借走啦?下周还你。”
宋丛“嗯”了一声。
祁琪这才像是刚发现她们一样,笑着打招呼:“欢尔,回家啊?”她的视线转向林曦,“这位是……昨天的新同学?”
“林曦。”林曦自我介绍道。
“祁琪。”她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然后又自然地把注意力放回宋丛身上,“宋丛,那道几何的题我还有点疑问,路上你再给我讲讲?”
陈欢尔扯了扯林曦的衣袖,眼神示意‘我们走’。林曦会意,对宋丛和祁琪笑了笑:“那我们先走了。”
宋丛抬眼看了她们一下,颔首示意。
走出几步,陈欢尔才小声说:“祁琪以前跟我们一个班的,后来选了文。她……嗯”她语气里有点含糊其辞,“反正,她不太喜欢别人老是麻烦宋丛。”
林曦想起昨天教室里祁琪那带着审视的目光,心下了然。少女微妙的心思,并不难懂。
回到红房子家属院,陈欢尔家在另一单元,两人在楼下道别。
林曦上楼,正要掏钥匙,对门的绿门开了。郝梅护士长端着一杯深色的液体走出来,看到林曦,笑了笑:“小曦放学了?”
“阿姨好。”
“正好,帮阿姨个忙,”郝梅把杯子递过来,“小丛好像又忘了带钥匙,刚打电话回来还在路上。你帮我把这核桃露拿进去放他桌上行吗?医院突然有点事,我得赶紧过去。”
林曦连忙接过:“好的阿姨,没问题。”
郝梅匆匆道谢就走了。林曦拿着那杯温热的核桃露,有点不知所措。犹豫了一下,她还是用郝梅给的钥匙打开了宋家的门。
宋家的布置整洁得近乎刻板,客厅茶几上摆着几本医学杂志。林曦按照郝梅的指示,将杯子放在宋丛书桌的正中央。
书桌上东西不多,但都摆放得一丝不苟。几本摞得整齐的竞赛书,一个看起来有些年头的木质飞机模型,还有一本摊开的笔记,上面是密密麻麻的演算公式,字迹清晰有力。
林曦不敢多看,放下杯子就准备离开。
刚走到门口,却撞见了正上楼的宋丛。他看到自己家门开着,林曦从里面出来,明显愣了一下,眉头微蹙。
林曦赶紧解释:“宋阿姨医院有急事,让我帮她把核桃露拿进来放你桌上。”
听到“核桃露”三个字,宋丛的眉头几不可查地又皱紧了些,那是一种混合着无奈和抗拒的细微表情,但很快消散,恢复了平静。“谢谢。”他低声道。
“不客气。”林曦笑了笑,指了指自家门,“那我先回去了。”
“嗯。”宋丛点头,侧身让她过去。
就在林曦打开自家门的那一刻,她听到身后传来极轻的一声,像是玻璃杯底轻轻磕碰桌面的声音。她下意识回头,从即将关闭的门缝里,看到宋丛站在书桌前,手里拿着那杯核桃露,并没有喝,只是看着它,侧影在夕阳下拉得很长,带着一种与他年龄不符的沉静和……疲惫。
门轻轻合上,隔绝了视线。
晚上,林曦在做一套数学卷子,遇到一道函数题卡了壳。她思索良久,没有头绪,想起白天看到宋丛桌上那本密密麻麻的笔记,鬼使神差地,她拿起手机,找到了白天刚加上的班级群,从成员列表里找到了那个黑白简笔画头像——是宋丛。
犹豫了一下,她发送了好友申请,附言:【你好,我是林曦,有道数学题想请教一下,方便吗?】
申请发送成功,她放下手机,心里有点没底。以宋丛那种性格,会不会根本不理这种“打扰”?
没想到,几分钟后,手机屏幕亮起。
【Song C 同意了你的朋友申请。】
接着,一条消息弹出来:
【哪题?】
言简意赅,果然是他的风格。
林曦立刻把题目拍了过去。
又过了几分钟,手机连续震动。宋丛没有发任何语音,而是直接发来了三张图片。
第一张是题目原图,他在关键条件上画了圈。 第二张是清晰的解题步骤,每一步都有简短的标注,逻辑严密。 第三张是另一种更取巧的解法,旁边写着“如果时间紧,可用此法”。 最后附了一行字:【第二种方法省时,但容易跳步,建议掌握第一种。】
林曦看着那工整的推导和冷静的备注,仿佛能想象出他写字时认真的表情。她赶紧回复:【太感谢了!看懂了!真的很详细!】
对方正在输入…
【嗯。这类题关键在于找隐藏条件。还有问题可以问。】
【好的!谢谢宋老师!】林曦半开玩笑地回道。
那边沉默了几秒,回了一个简单的句号。
【。】
林曦看着那个句号,忍不住笑了。这个人,真是惜字如金。
但至少,她好像找到了和他正确打交道的方式——直接、高效、围绕学术。
她放下手机,重新看向那道题,按照宋丛的思路顺利解了出来。窗外的红房子家属院已经安静下来,只有零星几家还亮着灯。
其中一盏,就在她对窗。
林曦抬头望去,恰好看到对面那个熟悉的身影正坐在书桌前,台灯的光勾勒出他清瘦的轮廓。他似乎也刚结束学习,正抬手按着眉心,显得有些倦怠。
仿佛察觉到视线,他忽然抬头朝窗外望来。
林曦心里一跳,下意识地往后缩了一下,躲开了他的视线范围。
心跳有点快。她深吸一口气,觉得自己有点莫名奇妙。
而对面的窗户,在几分钟后,悄无声息地暗了下去。
夜更深了。红房子的夜晚,安静而漫长,仿佛藏着许多还未开启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