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灵异悬疑小说 > 雾锁青潭
本书标签: 灵异悬疑 

雾润新枝

雾锁青潭

雾锁青潭

民俗馆的灯光亮到很晚,玻璃瓶里的玉兰花在暖光下舒展着花瓣,把影子投在日记本的新字迹上。林深合上本子时,听见后院传来轻微的“嗒”声,像是水珠落在青石板上。

他走出去,雾已经漫过了门槛,带着玉兰的甜香。井边那两朵花果然还亮着,淡白色的光裹着花瓣,把老人下午埋坛子的小土堆照得清清楚楚,新翻的泥土上,竟冒出了两株细小的绿芽,在雾里轻轻晃。

“这芽长得真快,早上还没见着呢。”小姑娘不知什么时候跟了出来,手里拿着个竹编的小篮子,里面放着几块刚烤好的米糕,“爷爷说,这是阿玉和秀雅喜欢吃的味道,让我拿来摆在这里。”

林深蹲下来,指尖刚碰到那株芽,就觉得掌心暖融融的,像有细小的光钻进皮肤里。他想起日记本里秀雅写的话:“后院的玉兰树该剪枝了,阿玉说等新枝长出来,就挂个小灯笼,这样夜里来借工具的人就不会摔着。”

这时,雾里传来细碎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两个穿着校服的孩子从雾里走出来,手里各拿着一张画,画纸上是民俗馆的木门,挂着一串鲜红的灯笼,门旁的玉兰树下,站着两个笑盈盈的姑娘。

“我们是镇小学的,老师让我们来画民俗馆的故事。”扎着马尾的小姑娘把画递过来,眼睛亮晶晶的,“张奶奶——就是之前来修陶罐的奶奶,给我们讲了阿玉和秀雅的事,我们想把她们画下来。”

林深接过画,纸面还带着孩子手心的温度。另一张画上,井边的两朵玉兰花被画成了两盏小灯笼,下面的青石板上,歪歪扭扭写着两个字:“念你”。

“谢谢你们。”林深把画贴在堂屋的墙上,旁边正好是年轻人留下的留言本。小姑娘踮着脚,在本子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又画了一朵小小的玉兰花。

雾渐渐淡了些,天边透出微光。林深回头时,看见老人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把磨得发亮的剪刀,剪刀上系着红布条,正是之前缝坛子口剩下的那块。

“该给玉兰树剪枝了。”老人笑着说,声音里带着清晨的湿润,“阿玉和秀雅等着挂灯笼呢。”

阳光穿过薄雾照进后院时,玉兰树的新枝上已经挂起了两个小小的竹灯笼,是林深和孩子们一起编的。风一吹,灯笼轻轻晃,把影子投在埋坛子的土堆上,和那两株绿芽叠在一起,像极了两个并肩站着的姑娘。

民俗馆的门又被推开了,这次进来的是镇上的几位老人,手里拿着各自的旧物件——绣着玉兰的手帕、刻着花纹的木梳、装过玉兰酒的陶罐。

“我们想把这些东西放在馆里。”头发花白的奶奶把帕子递过来,眼里闪着光,“这些都是阿玉和秀雅留下的念想,放在这里,让来的人都能看看,她们当年有多好。”

林深把帕子铺在木架上,旁边是那个梨花木盒。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帕子上的玉兰花纹像活了一样,和玻璃瓶里的真花叠在一起,分不清哪是画,哪是真。

他拿起日记本,翻开新的一页,写下:“今天,灯笼挂起来了,新枝发芽了,更多人来记着她们了。”

窗外的玉兰树在风里轻轻晃,新枝上的芽又长了些,淡绿色的叶子裹着晨光,把影子投在纸上。雾彻底散了,青潭镇的屋顶上飘着炊烟,和玉兰的香气混在一起,漫过整条街。

老人坐在门槛上,手里拿着孩子们送的画,哼着那首软乎乎的歌谣。小姑娘蹲在井边,给那两株芽浇着水,嘴里小声念叨着:“快长快长,长得像玉兰树一样高。”

林深看着这一切,突然觉得,青潭镇的雾从来不是用来锁着什么的,它是用来润着的——润着那些快要被忘记的故事,润着那些刚冒头的新希望,润着一代又一代人心里的“念”。

日记本的纸页被风轻轻吹起,露出之前的字迹,和新的字迹叠在一起,像玉兰树的老枝和新枝,紧紧挨着,在阳光里,在花香里,慢慢生长。

上一章 雾起新声 雾锁青潭最新章节 下一章 雾噬旧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