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玄幻奇幻小说 > 我的系统先管饭
本书标签: 玄幻奇幻 

第九章

我的系统先管饭

协作的微光与成长的足迹

宿舍的台灯暖黄,将林宇和张明的影子投在墙上。张明把英语作文摊在桌上,标题是《一次难忘的助人经历》,字迹潦草,段落里满是“help old people”“very good”这类干瘪的表达,末尾还画了个沮丧的表情。

“宇哥,我脑子空空的,想写去敬老院帮忙的事,可就是写不出细节。”张明抓了抓头发,指尖在“老人很开心”那行字上反复摩挲。

林宇没直接改稿,而是从抽屉里翻出上次去敬老院时拍的照片——照片里王奶奶握着他的手,嘴角弯出皱纹,桌上还放着那副老花镜。他把照片推到张明面前,激活“具象思维引导力”,声音放缓:“你看王奶奶的手,是不是有很多茧子?她拉着你时,力气大不大?读报纸时,她会跟着哼哪段戏词?”

张明盯着照片,眼神渐渐亮了:“哦!我记得李爷爷剪指甲时,手会抖,我帮他磨指甲边缘,他说‘比我孙儿细心’,还从口袋里摸出颗糖给我!”

“把这些写进去。”林宇拿过笔,在草稿纸上画了个简单的场景链,“开头写推开敬老院门的味道——消毒水混着桂花糕的甜;中间写剪指甲时的动作:‘我蹲在床边,左手托着李爷爷的手,右手捏着指甲刀,每剪一下就停一停,怕剪到他的肉’;结尾写那颗糖的味道,‘橘子味的糖在嘴里化开,比上次吃的巧克力还甜’。”

张明跟着思路动笔,笔尖在纸上沙沙响。半小时后,他把修改后的作文递过来,段落里满是鲜活的细节,连“李爷爷袖口沾着的米汤印”都写了进去。林宇刚点头,系统提示音就轻响:

【叮!完成“具象化作文辅导”临时任务!奖励:50元现金,教学表达能力+1。张明英语写作流畅度临时提升15%(持续48小时)。】

微信余额跳了跳,林宇刚把手机揣回口袋,王静的微信电话就打了过来,语气带着急意:“林宇!柔性传感器贴在布料上信号老断,实验室的硅胶材料太硬,老人穿着不舒服,怎么办?”

“别急,”林宇想起“资源互助圈”里,材料学院的赵阳昨天发过“柔性复合材料适配测试”的求助,当时他没来得及接,“我联系材料学院的同学,他们可能有办法。”

他点开“资源互助圈”,找到赵阳的头像,发了条消息:“赵阳,我们在做老年人穿戴传感器,需要柔软且信号稳定的复合材料,能帮忙吗?可以用文献检索技巧换——你之前说的高分子材料综述,我帮你筛核心文献。”

十分钟后,赵阳回复:“明天上午来材料实验室,我有款刚测试的聚氨酯复合材料,又软又透气,试试能不能适配!”

第二天一早,林宇和王静赶到材料实验室。赵阳拿出一块浅灰色的材料,捏起来像棉花,却能清晰传导电极信号。王静当场把传感器贴在材料上测试,屏幕上的波形稳定得几乎没有波动。“太合适了!”她激动地拍了下手,“这样缝在老人的袖口或裤腿里,完全不硌得慌!”

【叮!通过“资源互助圈”完成跨学科资源匹配!奖励:跨学科理解力+1,团队课题材料适配进度+30%。】

解决了传感器的问题,陈曦那边又传来消息:“模型需要真实的步态数据,模拟数据误差太大,找不到合适的数据源。”

林宇想起之前帮过的敬老院护工阿姨,立刻拨通电话:“阿姨,我们在做防止老人跌倒的设备,需要记录老人走路的步态,能麻烦您帮忙组织一下吗?我们会给参与的老人带些水果。”

护工阿姨一口答应:“你们上次帮刘爷爷修收音机,帮王奶奶读报,老人们都念着好呢!明天下午来吧!”

周三下午,林宇带着陈曦的便携式步态采集设备到了敬老院。王爷爷、李奶奶们排着队,在院子里慢慢走,设备轻轻贴在脚踝上,不一会儿就收集到20组真实数据。陈曦在电脑那头实时接收数据,发来消息:“数据质量超高!模型准确率能提15%!”

林宇趁机做了个小调研,问老人们:“如果衣服里缝个小片片,能提醒你们要跌倒了,愿意穿吗?”张奶奶拉着他的手说:“愿意啊!上次我差点摔在厕所,要是早有提醒,就不用麻烦护工了。”

这些需求反馈,被林宇仔细记在笔记本上,补充到立项报告的“用户痛点分析”部分——比他查的文献资料更鲜活,更有说服力。

三天后的“知行咖啡”会议上,王静带来了贴有新复合材料的传感器原型,陈曦展示了用真实数据优化后的模型(准确率达89%),林宇则拿出了近30页的立项报告初稿,从“我国60岁以上老人居家跌倒率34%”的现状,到“设备成本控制在200元内”的经济可行性,条理清晰,还附了敬老院的调研照片和数据。

“太全了!”陈曦翻到“边缘计算框架适配方案”那页,眼睛亮了,“你连设备在不同户型的信号覆盖都考虑到了!”

王静指着“用户场景设计”里的“夜间起夜预警”,点头道:“我奶奶就有起夜的习惯,这个场景太实用了!”

【叮!团队完成立项报告初稿!“团队领袖光环(初级)”增益提升至15%!里程碑1“深度调研与详尽立项报告”进度达80%,剩余20%需根据导师意见修改。】

林宇刚把报告发给指导老师,手机“生活地图”就弹出一个新图标——【创业孵化基地:产品原型测试员】,需求描述是“测试居家安全设备的用户体验,需记录真实使用反馈,日薪200元”。

“刚好能借鉴他们的用户测试方法!”林宇笑着把需求转给团队群,“我明天去测试,顺便问问他们怎么设计问卷,咱们的预警系统后续也需要用户测试。”

第二天,林宇到创业孵化基地测试一款智能烟雾报警器。测试时,他特意观察工作人员怎么引导用户描述体验——“按下按钮时,手感会不会太硬?”“警报声在卧室能不能听清?”这些问题句式,被他记在手机备忘录里,准备用到自己团队的用户调研中。

测试结束,负责人递给他报酬,还笑着说:“你提的‘老人听力下降,警报声可调节频率’的建议,我们会加进去!以后有测试还找你!”

【叮!完成“产品原型测试”任务!奖励:200元现金,用户调研能力+1。解锁“创业孵化基地资源对接”权限(可申请技术咨询)。】

回到宿舍,林宇打开“时间规划大师”,把接下来的任务排得满满当当:周四根据导师意见改立项报告,周五提交终稿,下周一找创业孵化基地咨询原型量产的成本……屏幕上的日程色块清晰分明,像一幅正在展开的成长地图。

张明凑过来,举着刚发的英语作文,上面画着个红色的“A-”:“宇哥!你教的具象写法太管用了!老师还在班上读了我的作文!”

林宇笑着拍了拍他的肩,目光落在窗外——夜色渐浓,教学楼的灯光亮得像星星。他知道,团队的课题才刚起步,后面还有原型优化、答辩材料准备、校内选拔赛……但每一步,都走得踏实又有力。

手机屏幕上,“资源互助圈”又弹出新的消息提示,这次是陈曦发来的:“导师说立项报告很好,下周一起讨论原型设计细节!”

林宇回复:“好!明天带齐资料,咱们再碰一次!”

指尖按下发送键的瞬间,他仿佛看到那艘名为“互助”的方舟,正载着三个人的梦想,朝着“挑战杯”的方向,稳稳航行。

上一章 第八章 我的系统先管饭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