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断绝关系后,她们悔不当初
本书标签: 都市  励志复仇爽文都市重生 

第42章 阳光下的正义与未竟之路

断绝关系后,她们悔不当初

向阳小区三号楼前的警戒线拉了三天,蓝色胶带在初夏的阳光里泛着冷光,警戒线后,几台检测仪器正嗡嗡运转,穿白大褂的工程师弯腰查看墙面上的裂纹,手里的检测笔在砖缝间划过,留下一道道红色标记。

林砚之站在警戒线外,手里攥着沈砚山的工作笔记,笔记本封面被翻得有些起皱。沈曼云站在她身边,目光落在三号楼的顶层——那是当年沈砚山坠楼的位置,如今墙面已斑驳,只留下一块新补的水泥,与周围的旧墙格格不入。

“检测结果出来了。”李队快步走过来,手里拿着份报告,眉头拧着,“三号楼和五号楼的承重钢筋强度只有标准值的六成,墙体多处出现结构性裂缝,必须立刻疏散居民,启动危房改造。”

林砚之的心沉了沉。警戒线外围满了居民,大多是头发花白的老人,手里攥着菜篮子,脸上满是焦急。“李警官,我们住了二十年了,怎么突然就成危房了?”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奶奶抓住李队的胳膊,声音发颤,“我们搬走了,住哪儿啊?”

“阿姨您放心,政府已经安排了临时安置点,就在小区对面的酒店,三餐和生活用品都会配齐,危房改造的费用也会由责任方承担。”林砚之上前扶住老奶奶,把早就准备好的安置说明递过去,“这是具体的安置方案,您看看,有不清楚的地方我给您讲。”

沈曼云也跟着上前,帮着分发安置说明。阳光照在她脸上,眼角的细纹里带着疲惫,却比三天前多了几分舒展——赵四海和退休的副局长已于前天被正式逮捕,面对账本、化验单和周先生的证词,两人供认不讳,承认当年因沈砚山发现偷工减料并坚持举报,便合谋制造了“意外坠楼”。

“周先生怎么样了?”林砚之趁居民围着李队咨询的间隙,问身边的警员小陈。小陈挠了挠头:“周叔昨天刚出院,本来要来看您,被李队拦了,说让他好好养伤,等案子开庭再出庭作证。对了,他让我给您带句话,说‘当年没敢说的话,这次一定说清楚’。”

林砚之点点头,心里暖了些。周先生当年被赵四海威胁,在证词上签了字,却偷偷留下铅笔线索,这二十年来,他一直活在愧疚里,直到这次林砚之找到他,才终于有勇气站出来。

“林小姐,沈女士。”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是老张,手里拎着个布包,里面装着几瓶矿泉水,“给你们带了点水,这几天你们在这儿忙前忙后,也没好好休息。”

林砚之接过矿泉水,拧开喝了一口,冰凉的水流过喉咙,缓解了几分燥热。“张叔,您怎么来了?档案馆不忙吗?”老张笑着摇头:“昨天把当年的案卷和沈技术员的举报信都交给李队了,今天请了假,过来帮着搭把手,毕竟这事儿,我也掺和了二十年。”

他顿了顿,从布包里掏出个红布包,递给林砚之:“这是你爸当年放在我那儿的东西,说等案子结了,再给你。”林砚之打开红布包,里面是枚铜制的梅花袖扣,和她在工厂、案卷照片里看到的一模一样,只是这枚的扣面完整,刻着一朵盛放的梅。

“这是沈技术员当年送给你爸的,说兄弟俩各一枚,等他结婚时,让你爸戴着当伴郎。”老张的声音有些哽咽,“没想到……最后只留下这枚袖扣。”

林砚之摩挲着袖扣上的纹路,冰凉的金属触感里,仿佛还带着大伯的温度。她想起父亲临终前攥着她手腕的力度,想起信里“若她想查,便让她查”的字句,突然明白,父亲从未真正沉默,他只是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真相,也守护着她。

“李队,安置点那边需要人帮忙登记,我们过去吧。”林砚之把袖扣放进包里,拉起沈曼云的手。沈曼云点点头,目光扫过三号楼的墙面,轻声说:“砚山,你看,居民们会好好的,你的心血,不会白费。”

安置点设在小区对面的快捷酒店,大厅里摆着几张长桌,工作人员正忙着登记居民信息。林砚之和沈曼云刚走进去,就被几位老人围住,七嘴八舌地问着改造后的回迁时间、房子面积会不会变。

“大家别急,一个一个来。”林砚之拿起登记表,笑着说,“危房改造会按照原来的户型重建,面积只会多不会少,回迁时间大概六个月,期间的安置费都会按时发放。”

正说着,门口传来一阵骚动,只见周先生拄着拐杖走进来,额头还贴着纱布,身后跟着个穿校服的少年,是他的孙子。“林小姐,沈女士。”周先生走到她们面前,双手合十,深深鞠了一躬,“当年我对不起沈技术员,对不起你们,还好这次能帮上忙,不然我这心里,一辈子都不安生。”

林砚之连忙扶起他:“周叔,您别这样,当年您也是被逼无奈,现在您站出来作证,就是对大伯最好的告慰。”沈曼云也握住周先生的手:“谢谢你,老周,砚山在天有灵,会感激你的。”

周先生的孙子突然从书包里掏出幅画,递到林砚之手里:“姐姐,这是我画的,画的是向阳小区,以后重建好了,会像画里一样漂亮吗?”画纸上,三号楼和五号楼崭新明亮,楼前有花园,老人们在树下下棋,孩子们在奔跑,阳光洒在每一扇窗户上。

林砚之看着画,眼眶一热:“会的,一定会的。”

傍晚时分,安置登记工作终于结束。林砚之坐在酒店门口的台阶上,看着夕阳把天空染成橘红色,沈曼云坐在她身边,递过来一瓶冰可乐。“今天累坏了吧?”沈曼云拧开可乐,喝了一口,“案子快开庭了,李队说,开庭那天,我们都要去。”

“嗯。”林砚之点点头,想起昨天去看守所看父亲老友的事——那位老友当年在建设局工作,知道些副局长的事,他告诉林砚之,副局长当年不仅收了赵四海的钱,还在其他几个工地也有贪腐行为,只是一直没被发现。

“沈阿姨,”林砚之转头看向沈曼云,“案子结了以后,我们能不能接着查?副局长当年可能还涉及其他贪腐案,那些工地说不定也有安全隐患。”

沈曼云愣了愣,随即笑了:“我正想跟你说这事。我这二十年,除了找砚山案子的证据,也收集了不少副局长其他贪腐的线索,本来想着等砚山的案子结了,就交给警方,现在有你一起,更好。”

晚风拂过,带着小区里的槐花香。林砚之掏出那枚完整的梅花袖扣,放在手心,夕阳的光落在上面,泛着温暖的光泽。她仿佛看见沈砚山和父亲站在夕阳里,笑着看着她,眼里满是欣慰。

“对了,老张今天说,档案馆里还有些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工地档案,明天我们去看看,说不定能找到更多线索。”林砚之把袖扣放回包里,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

沈曼云也站起身,和林砚之并肩往小区走。夜色渐浓,小区里的路灯亮了起来,照亮了警戒线后的危房,也照亮了她们脚下的路。虽然前路还有许多未知,但林砚之知道,只要她们坚持下去,就一定能让更多的真相浮出水面,让更多的人免受安全隐患的威胁。

第二天一早,林砚之和沈曼云就去了档案馆。老张早已在门口等她们,手里拿着一串钥匙:“我把九十年代的工地档案都整理出来了,在三楼的库房里,里面有几个工地,当年都是副局长负责的。”

库房里堆满了档案柜,阳光透过小窗户照进来,在地上投下细长的光影。林砚之打开第一个档案柜,里面是当年“向阳小区”的施工档案,除了沈砚山留下的化验单,还有几份被压在最底下的检测报告,上面写着“钢筋达标”,签字人正是副局长。

“这是伪造的!”沈曼云指着报告上的签名,“和砚山笔记本里副局长的签名不一样,这是仿的!”林砚之点点头,把报告抽出来,放进证据袋里:“这又是一条罪证,等开庭时交给李队。”

三人在库房里忙了一上午,整理出五份有问题的工地档案,其中三个工地至今还在使用,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这些档案得赶紧交给李队,让他安排人去检测。”林砚之抱着档案袋,快步往档案馆外走。

刚走到门口,就看见李队的车停在路边。李队从车里下来,手里拿着份开庭通知书:“正好,给你们送开庭通知书,下周三开庭,赵四海和副局长都会出庭。对了,你们整理的档案我已经知道了,老张刚才给我打电话了,我已经安排人去那三个工地检测了。”

林砚之把档案袋递给李队:“辛苦你了,李队。”李队笑着摇头:“应该的,你们才是最辛苦的。对了,周先生刚才给我打电话,说开庭那天,他要带着孙子去,让孙子看看,什么是正义。”

阳光正好,照在所有人的脸上。林砚之看着李队手里的开庭通知书,又看了看身边的沈曼云和老张,心里充满了力量。她知道,下周三,不仅是大伯沉冤得雪的日子,也是正义终于战胜黑暗的日子。

而这,只是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真相等着她们去揭开,还有更多的正义等着她们去守护。但林砚之不怕,因为她身边有沈阿姨、老张、李队,还有无数像周先生一样勇敢站出来的人,他们会一起,在阳光下,走好每一步路,守护好每一个人的安全。

上一章 第41章 化验单背后的沉默 断绝关系后,她们悔不当初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43章 报废单上的墨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