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柔弱姑小姐回魂,执掌侯府风云录
本书标签: 穿越 

第二十四回:童言无忌解心结,瓷器坊里化干戈

柔弱姑小姐回魂,执掌侯府风云录

重阳佳节,秋高气爽,侯府里张灯结彩,摆下了丰盛的宴席,邀请了府中的各位长辈和晚辈,一同庆祝佳节。然而,宴席上的气氛却并不十分融洽,尤其是沈景明,自始至终都板着脸,时不时地用带着敌意的目光看向沈玉容,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一丝尴尬。​

这一切的起因,还要从母亲柳氏说起。之前柳氏因嫉妒沈玉容在侯府中的地位,暗中设计陷害沈玉容,事情败露后,被侯爷严惩,禁足在院落里。他始终认为是沈玉容故意针对柳氏,才让柳氏落得如此下场,因此对沈玉容心怀怨恨,平日里总是对她冷言冷语,刻意疏远。​

沈玉容对此心知肚明,却也懒得解释。她知道,沈景明心中的芥蒂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化解的,只能慢慢寻找机会,化解两人之间的矛盾。​

宴席进行到一半,沈景明的儿子沈念安突然从座位上站起来,小小的身子摇摇晃晃地走到侯爷面前,“扑通” 一声跪了下来,脆生生地说:“爷爷,孙儿有话要说!”​

侯爷见孙子这般模样,又好笑又好奇,连忙伸手把他扶起来,笑着说:“念安有什么话,慢慢说,不用跪着。”​

沈念安抬起头,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看着侯爷,声音响亮地说:“爷爷,三姑奶奶不是坏人!前几日我去城外的庄子玩,看到三姑奶奶给庄子里那些没爹没妈的孩子分糖吃,还教他们读书写字,那些孩子都可喜欢三姑奶奶了!可是爹却说三姑奶奶是坏人,不让我跟三姑奶奶说话,这是为什么呀?”​

沈念安的话一出口,厅里顿时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沈景明和沈玉容身上。沈景明的脸瞬间涨得通红,又羞又恼,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反驳一个孩子的话,只能尴尬地低下头,不敢看众人的目光。​

侯爷心中一动,知道这是化解沈景明和沈玉容矛盾的好机会。他清了清嗓子,笑着说:“念安说得对,你三姑奶奶心地善良,怎么会是坏人呢?景明,你也是,平日里别总把一些没影的事放在心上,一家人就该和和睦睦的。今日是重阳佳节,不如你就和姑姑坐在一起,好好聊聊,解开心里的疙瘩。”​

沈景明犹豫了一下,看了看侯爷严肃的眼神,又看了看旁边一脸平静的沈玉容,最终还是不情愿地起身,走到沈玉容旁边的座位上坐了下来。​

沈玉容转过头,看着沈景明,语气平和地说:“景明,我从未想过要针对谁,只是希望侯府能安稳和睦。如今府里新开了一家粮店,正缺一个得力的人打理。我看你做事稳重,不如就交由你负责吧。至于盈利,咱们三七分账,你拿七成,如何?”​

沈景明听到这话,顿时愣住了,他不敢相信地看着沈玉容,以为自己听错了。粮店是侯府近期重点打理的产业,前景大好,沈玉容竟然愿意把这么好的差事交给自己,还给出了这么优厚的分账条件。他原本以为沈玉容会趁机打压自己,却没想到她会如此大度。​

沈玉容看着沈景明惊讶的表情,继续说道:“我知道你心里对我有芥蒂,但一家人不说两家话。粮店交给你,我放心。而且这样的分账方式,也是希望能让你多为侯府出力,同时也能改善你自己的生活。你觉得怎么样?”​

沈景明这才回过神来,心中的怨恨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愧疚和感激。他站起身,对着沈玉容躬身行礼,语气诚恳地说:“小姑,之前是我误会您了,还请您不要见怪。您放心,粮店交给我,我一定尽心尽力打理,绝不让您失望!”​

沈玉容笑着点了点头:“好,我相信你。以后咱们都是一家人,有什么事情,大家可以一起商量,不要再像以前那样心存芥蒂了。”​

宴席上的气氛瞬间变得融洽起来,众人都为沈玉容和沈景明化解矛盾而感到高兴。其实,沈玉容提出的这种用利益绑定化解矛盾的方案,是她从简氏集团的管理经验中借鉴来的。在简氏集团,遇到部门之间或者员工之间的矛盾时,往往会通过制定合理的利益分配方案,让双方都能从中受益,从而化解矛盾,达成合作共赢的局面。如今用在侯府的家族矛盾上,没想到效果竟然这么好。​

几天后,沈玉容特意带着沈景明去了城外的瓷器坊。这家瓷器坊是侯府的产业之一,最近因为管理不善,生意一直不太好。沈玉容指着满院的瓷器,对沈景明说:“景明,你看这些瓷器,都是能工巧匠精心制作出来的,只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销路,才一直堆积在这里。粮店的事情你先熟悉着,等过段时间,我打算把瓷器坊也交给你打理。咱们可以借鉴粮店的经营模式,再结合瓷器的特点,制定新的销售策略,相信一定能让瓷器坊的生意好起来。”​

沈景明看着眼前的瓷器,又看了看沈玉容信任的目光,心中充满了干劲。他用力点头:“小姑,您放心,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把粮店和瓷器坊都打理好,为侯府出力!”​

沈玉容欣慰地笑了。她知道,随着这些矛盾的化解,侯府一定会越来越和睦,越来越兴旺。而她从简氏集团带来的那些管理经验,也能在侯府的家族事务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帮助侯府在这乱世之中,站稳脚跟,越来越好。​

上一章 第二十三回:寒门书生遇伯乐,状元及第报知遇 柔弱姑小姐回魂,执掌侯府风云录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十五回:荒年救市显担,渠水通时粮满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