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当上皇后复仇记
本书标签: 古代 

第五章

当上皇后复仇记

乾元殿内,熏香的气息试图掩盖某种新旧的更迭,却压不住字里行间透出的铁锈与尘埃味。御案上堆积的奏章像一座沉默的山,等待着新的主人翻阅,或是被其压垮。

三省长官来得比预料中更快。

中书令李茂,门下令赵瞻,尚书仆射周珩。三位辅政老臣,须发皆白,官袍肃整,步履看似沉稳,眼底却藏着惊涛骇浪后的审慎与衡量。他们躬身行礼,口称“娘娘”,姿态恭谨,却无一丝面对新帝时的天然敬畏。

“诸位大人请起。”我抬手,目光掠过他们低垂的眼睑,“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本宫奉诏摄政,日后朝政,还需倚仗诸位同心协力。”

场面话滴水不漏。

李茂率先开口,声音沉稳:“娘娘言重。先帝遗诏,臣等已然验明,自当遵从。只是……”他话锋微转,带着老臣特有的迂回,“国本动摇,恐非吉兆。废帝……虽德行有亏,然骤然废立,天下震动,边境恐生疑虑。不知娘娘于社稷安稳,有何圣断?”

句句在理,字字试探。问我如何稳定局势,实则在探我的底,看我是否只是个凭一道遗诏胡闹的妇人。

我并未直接回答,指尖点过案上最上面一份奏报:“这是京兆尹方才呈上的。宫变之夜,京城共有十七处火起,波及民宅百余间,死伤民众登记在册者,已有四十三人。乱兵趁火打劫,西市商户损失惨重,至今仍有地痞流窜,百姓夜不敢出。”

我又拿起另一份:“这是九门提督的防务详呈。昨夜至今,京城九门增兵一倍,盘查严苛,已有商旅怨声载道,言说恐生民变。”

最后,我看向他们,声音平直无波:“陛下……废帝登基,第一日。这便是他给天下带来的‘吉兆’与‘安稳’?”

三位老臣面色微微一僵。

“维稳,非是粉饰太平,堵住悠悠众口。”我继续道,声音冷了下去,“当是涤荡污浊,安抚黎民,让这京城真正夜不闭户,而非因惧怕兵戈而不敢出门!让百姓商贾相信,执掌权柄者,心系的是他们的身家性命,而非一己私欲与美人眼泪!”

周珩轻咳一声,试图转圜:“娘娘所言极是。只是废帝之事,终究……”

“废帝之事,已定。非议者,可视同抗旨。”我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当下之急,是做事。”

我拿起朱笔,在那份京兆尹的奏报上批红:“着京兆尹府、五城兵马司协同,即日起,加派衙役兵丁巡守街巷,凡有趁乱滋事、抢劫偷盗者,就地擒拿,从严惩处。开放官仓,拨银抚恤死伤者家属,赔偿商户损失,三日之内,朕要看到章程。”

“朕”字出口,三位老臣身体皆是不易察觉地一震,猛地抬头看我。

我恍若未觉,继续在九门提督的奏报上批示:“九门戒严减一等,增派文吏协助盘查,不得无故刁难商旅百姓。凡有借机索贿、欺压良善者,斩立决。”

朱笔落下,字迹凌厉,几乎要透穿纸背。

我将批阅好的奏报推向他们:“即刻去办。”

李茂深吸一口气,最先反应过来,躬身接过:“臣……遵旨。”

赵瞻与周珩对视一眼,亦缓缓躬身:“臣等遵旨。”

态度依旧恭谨,却少了那份若有似无的审视,多了几分沉甸甸的凝重。

他们或许没想到,我并非只知争夺权位的深宫妇人。那些奏报,我看了,懂了,并且立刻做出了最直接、最利民的决断。这比任何慷慨激昂的宣言都更有力量。

三人退下后,殿内暂时安静下来。我靠在椅背上,指尖按着微微发胀的太阳穴。这龙椅,果然不是那么好坐的。

殿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云雀引着一人进来,是禁军副统领秦风,我父亲一手提拔起来的心腹。

“娘娘。”他单膝跪地,甲胄发出轻响,“庆禧宫一切安稳,废帝……情绪低落,未曾饮食,亦未曾言语。”

“看紧了。不许任何人探视,尤其是……”我顿了顿,“柳氏那边的人。”

“是。柳……废妃及其宫中一干人等,已被看管在各自宫中,等候娘娘发落。”

我沉默片刻。柳侧妃,那个宫变之夜被他紧紧护在怀里的女人。

“先看着。”我淡淡道,“不必苛待,也别让她们太安逸。”

“末将明白。”

秦风退下后,我独自坐在偌大的宫殿里。夕阳的最后一点余晖从窗棂斜射进来,在光洁的金砖上拉出长长的、孤独的影子。

批阅奏章,接见臣工,下达指令……每一步都像走在刀尖上,不能有丝毫差错。那些老臣的恭敬背后是观望,京城的平静之下是暗流。萧璟的废黜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深潭,涟漪正在迅速扩散,何时会变成惊涛骇浪,无人可知。

还有他……

庆禧宫里那个颓败的身影不受控制地闯入脑海。他此刻是在愤怒,还是在后悔?后悔当初弃我,还是后悔没能早点除掉我?

心口那处早已结痂的伤疤,似乎又被冷风吹了一下,泛起一丝细微的、却不容忽视的涩痛。

我闭上眼,将那点不合时宜的情绪狠狠压下去。

不能心软。一丝一毫都不能。

这条路,注定只能由我一个人,踩着荆棘和过往,走下去。

夜色,渐渐吞噬了宫殿。

宫灯次第亮起,将乾元殿照得如同白昼。

案上的奏章,似乎永远也批阅不完。

而我,只是拿起下一本,蘸了朱墨,继续。

上一章 第四章 当上皇后复仇记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