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衡下葬那日,洹水的风裹着沙尘,卷得老槐树叶簌簌作响。姬昌派来的使者捧着木匣,匣里是那枚刻着玄鸟、狮子、圆圈与草的甲骨——阿衡临终前嘱咐,要将这甲骨与自己一同埋在槐树下,可使者终究没舍得,只取了片槐树叶垫在匣底,带回西岐。
十年后,姬昌之子姬发在孟津会盟诸侯,誓师伐纣。帐内烛火摇曳,姬发从锦盒里取出那枚甲骨,指尖抚过边缘的刻痕,忽然听见帐外传来细碎声响。掀开帐帘,见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正蹲在地上,用树枝临摹甲骨上的纹路,少年额前的碎发沾着汗,眼神却亮得像极了当年的阿衡。
“你叫什么名字?”姬发轻声问。少年慌忙起身,手里的树枝落在地上:“回将军,我叫伯禽,是周公的儿子。”他指着甲骨上的草纹,“我知道这个,阿衡爷爷的故事里说,这是鬼方人画的生命。”姬发心头一动,将甲骨递给伯禽:“你且拿着,等伐纣成功,咱们要把这些纹路刻在青铜鼎上,让天下人都知道。”
伯禽握着甲骨,跟着姬发的队伍往朝歌走。路过洹水时,他特意绕到老槐树下,见树旁立着块简陋的木碑,碑上刻着“阿衡之墓”四个歪扭的字——是当年窑工们偷偷立的。伯禽蹲下来,把甲骨放在碑前,风掠过树叶,竟似传出甲骨灼烧的细微声响,像阿衡在低声诉说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