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砚凊探案
本书标签: 古代  修仙  古风     

静江府漓江索道命案2

砚凊探案

绞盘房的空地上,我让赵勇重新穿上那套没烧完的破衣。刚套上袖子,他袖口沾着的深色油渍就露了出来——我用指尖蹭了点油渍,和竹篮顶的齿轮油渍比对,颜色、黏度分毫不差:“这油渍是绞盘齿轮的润滑油,你帮那两人藏进篮顶时,袖口蹭到了齿轮,对不对?”

赵勇的脸瞬间惨白,头垂得更低。我没再追问,让人把竹篮固定在绞盘旁,模拟索道运行的样子:“大家看好了,凶手根本不用靠藤蔓返回地面。”

说着,我让两个捕快分别扮演“藏顶者”和“商客”——“商客”进篮锁门,绞盘转动,竹篮升至半空时,“藏顶者”从篮顶的竹篾缝隙爬进篮内,用模拟的“毒针”刺向“商客”;确认“商客”不动后,再爬回篮顶,用竹篾遮住身体;等竹篮抵达对岸终点,守卒打开绞盘时,“藏顶者”趁着混乱,混在围观人群里走出索道口,神不知鬼不觉。

“原来如此!”周都尉拍着大腿,“我们都以为凶手要从半空离开,没想到他根本是跟着竹篮到了对岸,混在人里走的!”

“赵勇就是帮凶。”我转向跪在地上的赵勇,“你私卖缆票赚外快,被那两个商客发现了。他们要去官府告发你,你就找了同伙,藏在篮顶杀了他们灭口。烧破衣是为了销毁油渍证据,可你没算到,没烧完的衣服,反而成了铁证。”

铁证面前,赵勇再也撑不住了,眼泪顺着脸颊往下流:“是……是我做的!我私卖缆票快一年了,他们说要告官,我没办法……同伙是邻村的痞子,杀了人就跑了,我以为能瞒过去……”

衙役立刻按照赵勇的供词,去邻村抓捕同伙。结案时,周都尉亲自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姜汤,递到我面前:“小官人,这碗姜汤您趁热喝,压惊。刚才模拟的时候,我看着都替您捏把汗。”

我双手揣在袖里,笑着摇头:“不用压惊。其实啊,惊吓就像索道上的重力势能——竹篮升得越高,势能越大,看着越吓人;可等它落地,势能就变成了动能,也就不怕了。查案也一样,再复杂的案子,只要找到关键线索,‘落地’的那一刻,就什么都不怕了。”

周都尉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小官人这比喻,真是又新鲜又在理!以后再有棘手的案子,我定要请您来帮忙,也学学您这‘化势能为动能’的本事!”

周围的守卒和衙役们也跟着笑起来,之前那个年轻守卒凑过来,挠着头说:“小娘子,您不仅查案厉害,说的道理也让人佩服!以后我值班,定多留意篮顶、绞盘这些细节,绝不让坏人有机可乘!”

我接过姜汤,喝了一口,暖意顺着喉咙滑进肚子里。漓江的风还带着水汽,可心里却暖融融的——又一次用细节和推理破了案,不仅为商客讨回了公道,还让所有人都明白,再看似“密室”的命案,也藏着可寻的痕迹。

离开索道口时,我回头望了一眼横跨漓江的索道——竹篮正缓缓地在江面移动,阳光照在竹篾上,泛着淡淡的光。我知道,只要保持着这份对细节的留意,对逻辑的坚持,不管是藏在篮顶的凶手,还是藏在迷雾里的真相,终会“落地”,终会水落石出。

上一章 静江府漓江索道命案 砚凊探案最新章节 下一章 驿棺中藏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