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砚凊探案
本书标签: 古代  修仙  古风     

登州沙门岛烽火台失踪案

砚凊探案

登州沙门岛的秋夜,海风裹着碎冰粒,砸在烽火台的夯土墙上,发出“噼啪”的脆响。那座三层高的烽火台孤零零立在崖边,塔尖的铜灯透着昏黄的光——按规矩,守卒郑七该是夜换昼歇,可这三天三夜,塔灯竟没熄过一次,郑七本人却连人带影没了踪迹,只在台底的草垛旁,留了件染透血的粗布卒衣。

“砚推官,您可算来了!”岛将周都尉迎上来,甲胄上结着薄霜,指着烽火台苦笑,“这灯亮得邪门,派人上去查,只看见满罐的灯油,没见着郑七的影。”他瞥了眼我,语气里带着点玩笑似的试探,“砚小娘子,这烽火台夜里风大,塔灯又亮得渗人,你一个女娃子,敢在这儿守上一夜?”

我攥紧了袖兜里的银簪——这是查案时挑取细物用的,尖细却结实。“岛将说笑了,”我摇头,目光先落在那件血衣上,“查案看的是痕迹,不是胆子。郑七的血衣在这儿,衣摆有撕裂的口子,血迹是喷溅状,说明他死前遭过暴力;可塔灯没断过,倒像是有人故意让灯亮着,假装他还在值守——这本身就是最大的破绽。”

周都尉愣了愣,凑过去看血衣:“还真是喷溅血……我之前只当是他不小心蹭到的。”

“先去看绞盘。”我引着众人往烽火台侧走——塔灯的灯盏在三层高处,添油需靠台侧的木质齿轴绞盘升降,齿轮咬合处还沾着点灯油的油渍。我蹲下身,指尖拂过齿轮的齿缝,突然触到个硬东西,用银簪小心挑出来一看,是枚带血的碎牙:牙面泛黄,靠根部有个浅坑,那是去年冬天郑七啃冻硬的麦饼,崩掉的半颗牙留下的痕迹,当时全岛的卒子还笑他嘴馋。

“这是郑七的牙!”周都尉一眼就认了出来,脸色骤变,“难不成……他被卷进绞盘里了?”

“可能性极大。”我把碎牙放在帕子上,“绞盘转动时,若有人被卡在齿轮间,牙齿很容易被磕碎。可尸体在哪?若真被卷进去,总会留下残骨,不会连一点痕迹都没有。”

正说着,负责管灯油的老卒捧着账本跑过来,声音发颤:“都尉!砚小娘子!这灯油账不对!往日郑七值夜,一夜耗油半罐,这三日却每晚耗一罐还多,罐底的刻度都记着呢!”

我接过账本,只见每页的“耗油量”栏里,近三日的数字都比之前多了一倍,落款处的字迹虽模仿郑七的笔锋,却在“七”字的弯钩处少了个小顿笔——那是郑七写字的习惯,没人学得来。“是假账。”我指着账本,“有人夜里替郑七添油点灯,故意多耗油,好让灯一直亮着;还私造了账册,想掩盖用量异常。替点灯的人,要么是凶手的同伙,要么是被胁迫的;而能改账册不被立刻发现的,定是熟悉灯油管理的人。”

周都尉立刻让人去查负责灯油账目的卒子,我则再次爬上烽火台——三层的灯盏里,灯油还剩小半罐,灯芯旁沾着点不属于灯油的褐色粉末,我用指尖捻了点,闻着有股焦糊味,像是某种草木灰。“这粉末哪来的?”我问跟上来的守卒。

守卒挠着头:“前儿夜里,我好像看见有个人影在台边烧东西,当时风大,没看清是谁……”

风又刮了起来,塔灯的光晃得人眼晕。我扶着台沿往下看,崖下的海浪拍打着礁石,发出沉闷的声响。郑七的碎牙、异常的灯油、假账、不明的草木灰……线索像散在沙滩上的贝壳,还没串成串。

周都尉走过来,语气里没了半分轻视,满是认真:“小娘子,接下来该查啥?是先抓管账的卒子,还是再搜烽火台?”

我握着那枚碎牙,心里暗忖:替点灯的人,得熟悉烽火台的作息,知道何时添油不会被发现;私造账的人,得有机会接触账本,还能模仿郑七的字迹;而把郑七卷入绞盘的凶手,力气定不小——这三者,会不会是同一个人?又或者,是一伙人?

夜渐深,塔灯的光依旧亮着,却像是在无声地诉说着失踪守卒的冤屈。我知道,不管是藏在绞盘里的真相,还是躲在账本后的黑手,终会被找到。只是现在,替点灯的是谁?私造账的又是谁?烽火台的夜里,还藏着多少没被发现的痕迹?

这场沙门岛烽火台的失踪案,才刚刚在昏黄的塔灯光下,显露出第一缕线索。

上一章 泉州“市舶司”译语人毁容案2 砚凊探案最新章节 下一章 登州沙门岛烽火台失踪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