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砚凊探案
本书标签: 古代  修仙  古风     

隆兴府黑松驿更鼓大会命案

砚凊探案

冬至的寒风吹得黑松驿的木钟铺呜呜响,铺前的“更鼓大会”却热闹得冒热气——十丈高的巨鼓立在铺子中央,鼓面蒙着新剥的牛皮,周围围满了看客,等着听每更时分的“震天鼓”。我跟着父亲挤进来时,刚听见驿卒敲了“定更”的梆子,巨鼓突然“咚”地响了一声,鼓面竟缓缓推出颗人头,鲜血顺着鼓皮的纹路往下淌,随着第二声鼓点,血珠“啪嗒”溅在看客的棉鞋上。

“是温桐!”人群里有人尖叫——那是木钟铺最老的钟匠,此刻双眼圆睁,脖子上的血还在流,显然刚断气没多久。

“砚推官,您可来了!”驿将赵都尉拨开人群跑过来,脸上还沾着点血沫,指着巨鼓苦笑,“这更鼓大会办了二十年,从没出过事,今儿竟出了这邪门事!每更鼓响,鼓面就推一次温桐的头,血流得跟鼓点似的,看客都吓得跑光了。”他瞥了眼我,语气里带着点玩笑似的关心,“小娘子,这夜鼓听得人头皮发麻,你要是怕,就去铺外的茶摊等着,我让人把情况说给你听。”

我没挪步,从袖兜里掏出铜尺,绕着巨鼓走了一圈——鼓身侧面有排木质齿轮,是用来控制鼓面升降的,齿牙上有几道新鲜的划痕,方向和正常转动的纹路相反:“赵都尉,您看这齿轮。”

赵都尉凑过来,眯着眼看了半天:“这是……逆向扳动的痕迹?平时齿轮都是顺时针转,控制鼓面敲鼓,怎么会有反着扳的印子?”

“是凶手故意扳的。”我用银簪轻轻刮了刮齿轮间的木屑,“逆向扳动齿轮,能让鼓面的升降速度变快,而且会产生压力——温桐不是被推出来的,是被齿轮的压力压死在鼓里的。”

说着,我让人撬开巨鼓的侧面活门,一股混杂着血味的油渍味扑面而来——鼓内壁沾着层淡褐色的油,油痕里还缠着几根麻绳,麻绳上的纤维和温桐棉袍上的一模一样:“你们看,温桐是被麻绳绑在鼓内的齿轮架上,凶手逆向扳动齿轮,让齿轮慢慢挤压他的身体,每更时分,齿轮转到特定位置,就会把他的头推到鼓面外;鼓内的油渍是用来润滑齿轮的,好让挤压的过程更顺畅,不会被人察觉齿轮卡顿。”

“可谁会懂这齿轮的门道?”赵都尉皱紧眉头,“这巨鼓的齿轮只有温桐和他的徒弟懂怎么修,旁人连碰都不敢碰。”

“还有负责给齿轮上油的人。”我指着鼓内的油渍,“这油是‘牛油混松脂’,是木钟铺特有的润滑油,每天都是专人上油。今天的油量比平时多了三倍,说明有人提前加了油,为的就是让齿轮能顺利逆向转动,不会因为缺油卡住。”

正说着,温桐的徒弟阿木跌跌撞撞跑过来,手里攥着个油壶:“师父……师父昨天还说,今天更鼓大会要教我调齿轮,怎么会……”他的目光落在鼓内的油渍上,突然脸色惨白,“这油……不是我加的!我今早来上油,油壶里的油已经满了,我还以为是师父提前加的!”

“不是你加的?那是谁加的?”赵都尉追问。

阿木摇着头,手指着铺子角落的一个身影:“是……是管杂役的老周!昨天傍晚我看见他在鼓旁转悠,手里还拿着个油壶,我问他干什么,他说‘帮温师傅添点油’,我当时没多想……”

我们立刻去找老周,却发现他早就没了踪影,铺子里的齿轮扳手也少了一把,扳手常放的地方,还沾着点和鼓内一样的油渍。

二更的梆子又响了,巨鼓“咚”地再响一声,温桐的头又被推出来一点,血流得更急了。看客们早就跑光了,铺子里只剩我们几个人,寒风吹过敞开的活门,带着血腥味,让人浑身发寒。

赵都尉走到我身边,语气里满是认真:“小娘子,接下来该怎么查?老周跑了,可他一个杂役,怎么会懂逆向扳齿轮?定是有人指使他!”

我握着铜尺,盯着齿轮上的逆向划痕:“能指使老周,又懂齿轮操作的,定是木钟铺里的人,而且和温桐有过节。温桐是老钟匠,手里定有铺子的把柄,凶手杀他,不仅是为了灭口,还想借更鼓大会的‘邪性’掩盖罪行。”

夜风更冷了,巨鼓的影子在油灯下晃得吓人。我知道,这案子比之前的任何一起都要诡异——凶手用更鼓的鼓点当“计时器”,用齿轮的压力当“凶器”,就是想让温桐的死变得“神乎其神”。可我偏要找出真相,不管是逆扳齿轮的人,还是代上油的杂役,定要把他们找出来,为温桐讨回公道,也让这黑松驿的更鼓,再不会敲响罪恶的节奏。

只是现在,老周的踪迹成谜,指使他的人是谁?那把失踪的齿轮扳手,又藏在什么地方?这场冬至夜的更鼓命案,才刚刚在鼓点的轰鸣里,露出一丝血腥的线索。

上一章 明州岱山采珠所失目溺亡案2 砚凊探案最新章节 下一章 隆兴府黑松驿更鼓大会命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