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动漫同人小说 > 梧桐巷的对抗与共生
本书标签: 动漫同人 

第十五章:北京的梧桐与未寄出的信

梧桐巷的对抗与共生

国庆假期的第一天,江野和林砚舟跟着江野妈妈踏上了前往北京的高铁。江野靠窗坐着,怀里抱着一个帆布包,里面装着银书签、梧桐叶书签和小宇送的画,还有一本新的笔记本 —— 他打算把北京的见闻都记下来,回来讲给青山小学的孩子们听。

林砚舟坐在他旁边,手里翻着一本北京高校地图,指尖在数学系排名靠前的几所学校上反复摩挲。“听说北师大的数学系楼前有一片梧桐林,秋天特别好看。” 他指着地图上的标注说,眼里满是向往。江野凑过去看,发现林砚舟在那片梧桐林的位置画了个小小的五角星,旁边写着 “目标” 两个字。

高铁运行平稳,窗外的风景从南方的稻田渐渐变成北方的平原。江野妈妈靠在椅背上打盹,江野悄悄从帆布包里拿出木雕,递到林砚舟面前:“你看,我把这个也带来了。” 那是他回赠给林砚舟的 “紧握的手” 木雕,经过这段时间的摩挲,木纹更加清晰,带着淡淡的木质清香。

林砚舟接过木雕,指尖轻轻抚过两只交握的手,突然抬头对江野说:“等我们考上北京的学校,就把这个木雕放在宿舍的书桌前,好不好?” 江野点头,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暖融融的。他看着林砚舟认真的侧脸,突然想起在图书馆备考的那些日子,阳光落在演算纸上,两人的影子重叠在一起,那时的时光好像和现在一样,满是希望。

高铁抵达北京西站时,已是傍晚。出站口人潮涌动,江野紧紧跟着林砚舟,生怕走散。江野妈妈笑着说:“你们俩就像小时候的我和你爸爸,第一次来北京时,也是这样手牵手生怕丢了。” 江野耳尖发烫,悄悄把手往林砚舟那边挪了挪,指尖不小心碰到对方的手,两人都顿了一下,然后又若无其事地分开,只是脚步却不自觉地靠得更近了。

他们住的酒店离北师大不远,放下行李后,江野妈妈提议先去附近的小吃街逛逛。小吃街灯火通明,空气中弥漫着糖炒栗子、冰糖葫芦和炸酱面的香味。江野买了两串冰糖葫芦,递给林砚舟一串:“尝尝,我妈妈说北京的冰糖葫芦最正宗。” 林砚舟接过,咬了一口,酸甜的味道在嘴里散开,他笑着说:“比南方的好吃,没有那么甜腻。”

江野妈妈看着两人的互动,悄悄拿出手机拍了张照片,照片里江野举着冰糖葫芦,林砚舟看着他笑,路灯的光落在他们身上,温暖又温馨。她把照片存进相册,心里想着:等他们考上大学,一定要把这张照片洗出来,送给他们当纪念。

第二天一早,三人先去了北师大。走进校园,江野第一眼就看到了林砚舟说的那片梧桐林。此时正是秋天,梧桐叶变成了金黄色,风一吹,叶子纷纷落下,像一场金色的雨。江野忍不住蹲下身,捡起一片完整的梧桐叶,小心翼翼地夹进笔记本里。“回去可以做成新的书签。” 他对林砚舟说,眼里满是兴奋。

林砚舟也捡起一片梧桐叶,比了比江野手里的叶子,笑着说:“这片比你的大,我们可以做一对书签,上面刻上我们的名字。” 江野点头,心里想着:等开学的时候,一定要和林砚舟一起再来这里,看梧桐叶落下,听风吹过树叶的声音。

他们走进数学系教学楼,走廊里挂着许多数学家的画像和成就介绍。林砚舟在一个介绍数论的展板前停下脚步,看得格外认真。江野站在他旁边,听他小声讲解展板上的内容,虽然有些地方听不懂,但看着林砚舟眼里的光芒,他也觉得很开心。

“以后我也要在这里学习,研究数论。” 林砚舟转过头对江野说,语气坚定。江野点头:“我相信你一定可以的。等你成为数学家,我就当你的学生,听你讲课。” 林砚舟笑了,伸手揉了揉江野的头发:“好啊,到时候我一定把最难的知识点讲得通俗易懂,让你一听就会。”

从北师大出来后,他们又去了清华园。清华园里的梧桐林比北师大的更茂密,树干也更粗壮,看起来有些年头了。江野妈妈指着一棵特别粗的梧桐树说:“这棵树应该有几十年的历史了,说不定林辰当年也在这里待过。”

林砚舟听到 “林辰” 两个字,脚步顿了一下。他走到那棵梧桐树下,伸手抚摸着粗糙的树皮,像是在和过去对话。江野看出他的情绪,悄悄走到他身边,递给他一片刚捡的梧桐叶:“林辰老师一定希望看到你在这里学习,对不对?”

林砚舟接过梧桐叶,眼眶有些发红。他点了点头,声音有些沙哑:“哥哥当年最大的梦想就是考上清华的数学系,可惜……” 话没说完,他就停住了。江野拍了拍他的肩膀,轻声说:“没关系,你的梦想就是他的梦想,你一定可以替他实现的。”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灰色外套的中年男人走了过来,看到林砚舟手里的梧桐叶,突然停下脚步:“你手里的梧桐叶,是从这棵树下捡的吗?” 林砚舟抬头,疑惑地看着他:“是啊,叔叔,您认识这棵树?”

中年男人笑了笑,说:“我不仅认识这棵树,还认识你哥哥林辰。我是他当年的辅导员,姓王。” 林砚舟和江野都愣住了,江野妈妈也走了过来,热情地和王辅导员打招呼。

王辅导员看着林砚舟,眼里满是感慨:“当年林辰在学校里可是风云人物,数学成绩特别好,还经常帮同学补习。他当年就经常在这棵梧桐树下看书,说这里安静,适合思考。” 他顿了顿,又说:“林辰去世后,我还难过了很久。没想到今天能遇到他的弟弟,你和他长得真像。”

林砚舟从背包里拿出林辰的笔记本,递给王辅导员:“这是哥哥的笔记本,里面有他写的一些数学笔记和心得。” 王辅导员接过笔记本,翻开看了几页,眼眶渐渐湿润:“还是当年的字迹,一点都没变。林辰当年说,他想把自己的学习心得整理出来,帮助更多喜欢数学的人,可惜没能完成。”

江野看着王辅导员手里的笔记本,突然想起林辰在笔记里写的 “好的情谊就像公式,经得起推敲,也藏着永恒”,心里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他拉了拉林砚舟的衣角,小声说:“我们可以把林辰老师的笔记整理出版,让更多人看到,好不好?”

林砚舟眼睛一亮,转头看向王辅导员。王辅导员笑着说:“这个想法很好,我可以帮你们联系出版社。林辰要是知道自己的笔记能帮助别人,一定会很开心的。”

那天下午,他们和王辅导员聊了很久,听他讲了很多林辰在大学时的故事。林辰当年不仅数学成绩好,还特别热心,经常去山区支教,给孩子们讲数学知识。“他说过,数学不是枯燥的公式,而是解决问题的魔法,要让更多孩子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王辅导员的话,让江野想起在青山小学时,林砚舟给孩子们讲数学题的场景,原来这种对数学的热爱和对孩子们的关心,是可以传承的。

离开清华园时,天已经黑了。江野手里拿着一片从清华园梧桐树下捡的叶子,心里满是感慨。林砚舟走在他旁边,手里握着 “紧握的手” 木雕,突然说:“我想给哥哥写一封信,告诉他我们考上北京的学校了,告诉他我们要整理他的笔记,还要像他一样,去山区支教,帮助更多的孩子。”

江野点头:“我帮你一起写,写完我们把信埋在清华园的梧桐树下,林辰老师一定能看到。”

回到酒店后,江野和林砚舟坐在书桌前,一起写那封未寄出的信。江野负责写他们在青山小学支教的经历,写小宇和孩子们的故事;林砚舟负责写他们参加数学竞赛的过程,写他们对未来的规划。两人的字迹交叠在信纸上,像他们的情谊一样,紧密相连。

信写完时,已是深夜。江野看着信纸上的内容,突然想起小宇送的画,画里两个老师站在领奖台上,周围开满了梧桐花。他想,等他们实现了梦想,一定要带着孩子们来北京,看看这里的梧桐林,看看他们学习的地方。

第二天,他们又去了北大、人大等几所学校,每到一所学校,林砚舟都会在地图上做标记,江野则会捡一片当地的树叶,夹进笔记本里。江野妈妈笑着说:“你们这是要收集全北京的树叶啊。” 江野和林砚舟对视一眼,都笑了。

假期的最后一天,他们再次来到清华园,在那棵林辰当年经常看书的梧桐树下,挖了一个小坑,把写好的信埋了进去,还在上面放了一片从北师大捡来的梧桐叶。“林辰老师,我们会努力实现梦想的,你放心吧。” 江野轻声说,眼里满是坚定。

离开北京的那天,江野和林砚舟站在高铁月台上,看着北京的天空,心里满是不舍。“等明年高考结束,我们就回来,好不好?” 林砚舟对江野说。江野点头,紧紧握住他的手:“好,一言为定。”

高铁缓缓开动,江野看着窗外渐渐远去的北京,心里充满了期待。他知道,未来还有很多挑战在等着他们,但只要身边有林砚舟,有那些藏着时光与情谊的信物,有青山小学孩子们的期待,他们就一定能实现梦想,在这座满是梧桐的城市里,书写属于他们的故事。

回到家后,江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青山小学的李老师打电话,把北京的见闻一五一十地讲给她听,还说等开学了,要把收集的树叶和写的笔记带给孩子们看。李老师笑着说:“孩子们肯定特别开心,小宇每天都在问你们什么时候回来呢。”

林砚舟则把整理林辰笔记的事情告诉了王辅导员,王辅导员很快就联系好了出版社,说等他们高考结束,就可以开始整理笔记的工作。“林辰的梦想终于要实现了。” 林砚舟看着林辰的笔记本,眼里满是欣慰。

接下来的日子里,江野和林砚舟投入到了紧张的高三学习中。他们依然每天去图书馆复习,只是江野的笔记本里多了很多北京的树叶,林砚舟的书桌前多了那个 “紧握的手” 木雕。每当学习累了,江野就会拿出树叶看看,想起北京的梧桐林;林砚舟就会抚摸木雕,想起和江野的约定。

有一次,江野在图书馆里做题,遇到一道很难的数学题,怎么也想不出解题思路。他烦躁地把笔扔在桌上,趴在胳膊上叹气。林砚舟看到后,走过来坐在他旁边,拿出林辰的笔记本,翻开其中一页,指着上面的一句话说:“你看,哥哥说‘遇到难题不要慌,静下心来,一步一步来,总会找到解题思路的’。”

江野抬起头,看着笔记本上的字迹,心里渐渐平静下来。他接过笔记本,认真地看了起来,突然灵光一闪,拿起笔在草稿纸上飞快地写了起来。林砚舟看着他专注的样子,笑了笑,也拿起自己的书,继续复习。

夕阳透过图书馆的窗户,落在他们身上,像镀了一层金边。江野看着草稿纸上渐渐清晰的解题过程,心里满是感激。他知道,是林辰的鼓励,是林砚舟的陪伴,让他有了坚持下去的勇气。

高三的日子虽然紧张,但因为有了彼此的陪伴,也变得格外温暖。江野和林砚舟一起迎接每一个日出,一起送走每一个日落,一起在演算纸上书写梦想,一起在梧桐树下许下约定。他们知道,只要并肩前行,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实现不了的梦想。

离高考还有一个月的时候,青山小学的孩子们寄来了一封信,里面是每个孩子写的祝福语,还有一张集体照。照片里,孩子们站在梧桐树下,手里举着写有 “江野老师、林砚舟老师加油” 的牌子,笑得格外灿烂。江野把照片贴在书桌前,每天早上看到,都觉得充满了力量。

高考前一天,江野和林砚舟又去了图书馆,坐在他们常坐的位置上。江野看着桌上的书和笔记,突然说:“等高考结束,我们再去一次青山小学,好不好?我想给孩子们讲北京的故事,讲我们的梦想。” 林砚舟点头:“好,还要带他们去看梧桐林,让他们知道,只要努力,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那天晚上,江野把银书签、梧桐叶书签、木雕和孩子们送的画都放在枕头边,心里满是期待。他知道,明天的高考,不仅是对他们学习成果的检验,更是他们实现梦想的第一步。他相信,只要和林砚舟一起,就一定能考去北京,去看那里的梧桐林,去实现他们的约定,去完成林辰未完成的梦想。

月光透过窗户,落在书桌上,照亮了那些藏着时光与情谊的信物。江野闭上眼睛,仿佛看到了北京的梧桐林,看到了他和林砚舟在梧桐树下看书、做题的场景,看到了孩子们在梧桐树下欢笑的样子。他知道,这些美好的画面,很快就会变成现实。

上一章 第十四章:梧桐叶与决赛场 梧桐巷的对抗与共生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十六章:盛夏的录取通知书与梧桐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