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昭华惊鸿:清宫权谋录
本书标签: 古代 

第二十七章:思婉不甘,暗通款曲

昭华惊鸿:清宫权谋录

永寿宫偏殿,已彻底沦为一座华丽的牢笼。昔日熏香袅袅、珠围翠绕的景象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死寂般的压抑和挥之不去的霉味。殿内陈设简陋,仅剩几件必要的粗笨家具,窗户被厚重的帘幔遮得严严实实,只透进几缕惨淡的光线。

思婉格格瘫坐在冰冷的脚踏上,身上穿着灰扑扑的粗布宫装,头发散乱地披散着,昔日娇艳的容颜此刻憔悴不堪,眼窝深陷,嘴唇干裂,唯有一双眼睛,燃烧着不甘、怨毒和近乎疯狂的火焰。

她被禁足于此已近月余。撤份例,降用度,更换宫人……乾隆的旨意如同冰冷的枷锁,将她牢牢锁死在这方寸之地。最初几日,她还曾哭闹、咒骂、摔打东西,试图引起注意,甚至幻想继后或家族能来救她。但回应她的,只有看守嬷嬷冰冷的面孔和更加严苛的看管。她派心腹宫女偷偷递出去的信,也如同石沉大海,杳无音讯。

绝望,如同毒蛇般,日夜啃噬着她的心。她知道自己完了,彻底完了。家族为了自保,恐怕早已将她视为弃子。继后自身难保,更不可能为她出头。她就像一只被折断翅膀的鸟,困在这黄金牢笼里,等待她的,只有慢慢腐朽,或者……更凄惨的下场。

不!她不甘心!她是高贵的格格!是皇亲国戚!怎么能就这样悄无声息地烂死在这里?!都是昭华!都是那个贱人!是她把自己害成这样的!

思婉猛地抬起头,眼中爆射出骇人的光芒。对!昭华!只要那个贱人死了!只要她死了!皇阿玛一定会想起自己的好!一定会原谅自己的!对!杀了她!一定要杀了她!

可是……怎么杀?她现在连殿门都出不去,身边全是眼线……

一个恶毒而冒险的计划,在她扭曲的心中逐渐成型。她想起了一个人——一个或许还能利用,也必须利用的人!

夜深人静,只有远处更漏单调的滴答声。思婉蜷缩在床角,耳朵却竖得尖尖的,仔细倾听着外面的动静。终于,她听到了极轻微的、几乎难以察觉的脚步声,停在了殿门外。那是负责夜间值守的一个老嬷嬷,姓钱,是内务府新派来的,看似刻板,但思婉敏锐地察觉到,这个钱嬷嬷眼神闪烁,似乎……并非那么安分。

前几日,思婉故意将一支虽然普通但成色尚可的银簪“不小心”掉在地上,被钱嬷嬷捡到。她没有声张,而是悄悄还给了思婉,还低声说了句“格格仔细收好”。就是这一句,让思婉看到了希望。

今夜,就是机会!

思婉悄悄下床,蹑手蹑脚地走到门边,透过门缝,看到钱嬷嬷正靠坐在门廊的柱子上,似乎是在打盹。她深吸一口气,用指甲极轻地、有规律地敲击了三下门板。

这是她与心腹宫女约定的暗号,虽然宫女已被带走,但她希望钱嬷嬷能明白。

门外,钱嬷嬷的身体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却没有睁眼。

思婉心中焦急,又敲了三下。

这次,钱嬷嬷缓缓睁开了眼睛,浑浊的老眼在黑暗中闪过一丝精光。她左右看了看,确认无人,才悄无声息地挪到门边,压低声音:“格格有何吩咐?”

成了!思婉心中狂喜,强压住激动,用气声道:“嬷嬷……救我!我……我有重谢!”

钱嬷嬷沉默了片刻,声音依旧低沉:“格格,老奴只是个看门的,如何救您?”

“不!你能!”思婉急切地道,“我不要你放我出去!我只要你……帮我送一封信!就一封信!送到宫外……安定胡同,第三家,门口有棵大槐树的那户!交给一个叫‘胡三’的人!只要你送到,我……我把这支金簪给你!”她说着,从怀里摸出那支她偷偷藏下的、最心爱的赤金点翠凤簪,从门缝底下塞了出去。

钱嬷嬷看着那支在微弱光线下依然闪烁的金簪,呼吸明显粗重了一些。她犹豫着,没有立刻去捡。

思婉见她动摇,连忙加码:“还有!事成之后,我……我让我阿玛给你儿子在军中谋个前程!保他衣食无忧!”

钱嬷嬷的儿子是个不成器的,一直在京郊混日子,这是思婉之前从被带走的心腹宫女那里打听到的软肋。

果然,钱嬷嬷的眼神变了。她迅速捡起金簪揣入怀中,低声道:“格格,此话当真?若是诓骗老奴……”

“绝无虚言!”思婉赌咒发誓,“嬷嬷,这是我唯一的生路了!求你!”

钱嬷嬷咬了咬牙,似乎下定了决心:“好!老奴就豁出去这一次!信呢?”

思婉连忙从贴身的里衣口袋里掏出一封早已写好的、用油纸仔细包裹的信,塞了出去:“千万小心!一定要亲手交给胡三!”

“老奴省得。”钱嬷嬷接过信,迅速藏好,又恢复了那副昏昏欲睡的样子,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思婉瘫软在门后,心脏狂跳,冷汗浸湿了后背。成功了!她终于把消息送出去了!胡三是她乳母的儿子,是她最信任的人,也是唯一可能还念着旧情、愿意为她铤而走险的人!她在信中,将昭华如何“陷害”自己、如何“魅惑”皇上、如何“勾结”蒙古亲王等事添油加醋地写了一遍,极尽污蔑之能事。最后,她恳求胡三,不惜一切代价,联系她阿玛旧部中那些对朝廷不满、或曾被魏璎珞打压过的势力,想办法在宫外散布昭华的“恶行”,甚至……寻找机会,对昭华下手!无论用什么方法!

这是一步险棋,一旦暴露,就是灭顶之灾。但思婉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她就像输红了眼的赌徒,押上了最后的身家性命!

然而,思婉万万没有想到,她自以为隐秘的行动,从一开始,就落入了昭华布下的天罗地网之中。

长春宫内,昭华正在灯下翻阅文竹整理好的太医院近日脉案记录,试图从中分析各宫主子的健康状况和潜在的用药动向。小桃悄无声息地进来,低声道:“公主,永寿宫那边,‘夜莺’传来消息了。”

“夜莺”,是昭华安插在永寿宫看守嬷嬷中的一个眼线的代号。

昭华放下册子,目光一凝:“说。”

“就在半个时辰前,钱嬷嬷值守时,思婉格格通过门缝,塞出了一封密信和一支金簪,让钱嬷嬷送往宫外安定胡同一个叫‘胡三’的人手中。”小桃语速极快,但条理清晰。

昭华眼中寒光一闪!果然按捺不住了!胡三?她迅速在脑中搜索着关于思婉家族的信息。胡三……似乎是思婉乳母之子,一个游手好闲、但颇有些江湖门路的市井之徒。

“钱嬷嬷那边,我们的人控制住了吗?”昭华沉声问。

“控制住了。”小桃点头,“‘夜莺’发现异常后,立刻通知了我们安排在附近的暗哨。钱嬷嬷刚离开永寿宫范围,就被我们的人‘恰好’撞见,以巡查之名拦下,‘协助’她找到了‘丢失’的腰牌,趁机将信调了包。原信已经抄录,仿造的信件放回了钱嬷嬷身上,她并未察觉。”

“很好。”昭华赞许地点点头,“仿造的信内容如何?”

“按照公主之前的吩咐,保留了思婉求助和污蔑公主的部分,但将‘联系旧部’、‘对公主下手’等关键指令,改成了‘静观其变’、‘收集昭华公主贤德之名证据以备不时之需’等含糊之词。”小桃回道,“另外,添加了一句暗语,示意胡三,若收到此信,需到城南土地庙香炉下取‘真正’的指令。”

昭华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偷梁换柱,引蛇出洞!她要看看,这个胡三背后,到底能牵扯出些什么牛鬼蛇神!

“让我们宫外的人,盯紧安定胡同和胡三,还有城南土地庙。”昭华下令,“一旦胡三出现,或者有其他人去取‘指令’,立刻跟踪,查明其身份和背后势力。但要记住,只盯不抓,放长线,钓大鱼。”

“是!”小桃领命,又道,“那……钱嬷嬷如何处置?她私传信件,已是重罪。”

昭华沉吟片刻:“钱嬷嬷不过是个见钱眼开的棋子,暂时不必动她。让她继续‘成功’送出信件,反而能让思婉安心,也能麻痹可能的幕后之人。派人暗中监视她即可,若她再有异动,或试图与外界联系,再行处置。”

“奴婢明白。”

小桃退下后,昭华独自坐在灯下,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思婉的垂死挣扎,在她意料之中。但这背后,是否真有继后残余势力或其他皇子的影子?那个胡三,又能掀起多大的风浪?

她并不担心宫外的流言。经过前朝御前对质,她的形象已非昔日可比,些许污蔑,在乾隆心中掀不起大浪。她更在意的是,能否借此机会,顺藤摸瓜,找到那些隐藏在暗处、始终对她和延禧宫虎视眈眈的敌人。

“思婉啊思婉,”昭华低声自语,眼中没有丝毫怜悯,“你真是……到死都不忘给我送一份‘大礼’。”

既然你执意要玩火,那我就陪你……玩到底!

她起身,走到窗边,望向永寿宫的方向,目光冰冷如刃。

夜色深沉,紫禁城的阴谋,如同暗流,在无人知晓的角落,再次涌动起来。

上一章 第二十六章:情报初建,耳目渐明 昭华惊鸿:清宫权谋录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十八章:借刀杀人,计除爪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