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昭华惊鸿:清宫权谋录
本书标签: 古代 

第三十一章:乾隆嘉许,赏赐入怀

昭华惊鸿:清宫权谋录

养心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乾隆端坐在龙椅上,面沉如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那枚冰冷沉重的玄铁指套,指套内侧模糊的西域纹路和边缘细微的朱砂磷粉残留,如同毒蛇的信子,无声地诉说着背后的阴谋与杀机。殿下,昭华垂首静立,姿态恭顺,却自有一股沉静如水的力量。

吴书来躬身侍立一旁,大气不敢出,他能感觉到皇上周身散发出的那股压抑到极致的怒火,这怒火并非针对昭华,而是针对那些胆敢在皇家禁苑、在他眼皮底下兴风作浪的魑魅魍魉!

“好……好得很!”乾隆终于开口,声音低沉,却带着山雨欲来的威压,“朕的御花园,朕的家宴,竟成了尔等行凶作恶之地!瓜尔佳·海兰察……一个小小的二等侍卫,谁给他的胆子?!谁在背后指使?!”

他猛地将指套掷于御案之上,发出“铛”的一声脆响,目光锐利如刀,扫向吴书来:“人拿下了吗?!”

吴书来连忙跪地回禀:“回皇上,粘杆处的人已经将瓜尔佳·海兰察在侍卫值房锁拿!初步审讯,他起初矢口否认,但在指套铁证面前,已无从狡辩,目前正在严加拷问,追查同党和主谋!”

“给朕撬开他的嘴!”乾隆厉声道,“朕倒要看看,是哪路神仙,敢把手伸得这么长!查!一查到底!凡是与此事有牵连者,无论涉及到谁,绝不姑息!”

“嗻!”吴书来重重磕头,领命而去。他知道,皇上这次是动了真怒,一场血雨腥风即将掀起。

殿内只剩下乾隆和昭华父女二人。乾隆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翻腾的怒火,目光转向下方安静站立的女儿,眼神变得复杂起来。有心疼,有后怕,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赞赏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

今日之事,若非昭华心细如发,胆大心细,凭借一个梦境指引(萨满祈福的借口)和超凡的洞察力,从茫茫太液池底找到这关键铁证,恐怕这桩阴谋就要石沉大海,而昭华……可能就真的成了“意外落水受惊身亡”的又一个后宫冤魂!

这个女儿,一次又一次地让他刮目相看。落水之后的脱胎换骨,御前对质的沉着机智,再到今日抽丝剥茧、自证清白的魄力与智慧……这真的还是他那个曾经娇纵任性、需要时刻呵护的昭华吗?

“昭华,”乾隆的声音缓和了许多,带着一丝疲惫和慈爱,“今日……你又受委屈了,也……立了大功。起来说话吧。”

“谢皇阿玛。”昭华微微福身,依言起身,垂眸而立,声音平静无波,“儿臣不敢居功,只是侥幸识破奸人诡计,以求自保罢了。能替皇阿玛分忧,揪出潜伏宫中的隐患,是儿臣的本分。”

她的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表明了功劳,又将功劳归于“为君分忧”,姿态放得极低,让人挑不出错处。

乾隆看着她那副沉稳谦逊的模样,心中感慨更甚。这份宠辱不惊的气度,哪里像个十几岁的少女?他沉吟片刻,开口道:“你不必过谦。有功当赏,有过当罚,此乃朕御极多年的准则。你此次不仅洗刷了自身冤屈,更替朕肃清了宫闱,功不可没。”

他顿了顿,扬声道:“来人!”

殿外候着的太监连忙进来。

“传朕旨意,”乾隆朗声道,“昭华公主,聪慧敏睿,胆识过人,克明俊德,深慰朕心。特赏:黄金千两,东珠十斛,江南进贡云锦二十匹,紫檀木嵌宝石屏风一座。另,赐长春宫增设女史两名,护卫四人,俸禄皆由内帑支取。准其随时查阅内务府部分档案,遇有疑难,可直奏于朕!”

这一连串的赏赐,不可谓不厚重!黄金珠宝、绫罗绸缎尚在其次,增设女史和护卫,意味着提升了长春宫的规制和安保级别,这是实打实的地位象征!而“准查阅内务府部分档案”、“可直奏于朕”这两条,更是赋予了昭华远超一般公主的权限和信任!这几乎是在明示,乾隆将她视为了可以参与部分宫务、甚至拥有一定话语权的皇女!

“儿臣……谢皇阿玛隆恩!”昭华心中震动,连忙跪地谢恩。她明白,这些赏赐背后,是乾隆对她能力的认可,也是一种新的期许和……无形的束缚。权力越大,责任越重,也意味着她将更加深入地卷入前朝后宫的漩涡中心。

“平身吧。”乾隆虚扶一下,目光深邃地看着她,“昭华,朕对你寄予厚望。望你善用此权,明辨是非,持身以正,莫负朕心。”

“儿臣谨记皇阿玛教诲!定当克己奉公,不负圣恩!”昭华郑重承诺。她知道,这是乾隆的警告,也是提醒。

“好了,你也受惊了,回去好生歇着吧。赏赐之物,稍后朕会命人送至长春宫。”乾隆挥了挥手,语气恢复了平常。

“儿臣告退。”昭华再次行礼,缓缓退出了养心殿。

走出那象征着至高权力的宫殿,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昭华微微眯起眼,感受着背后那道或许仍在注视她的目光,心中并无太多喜悦,反而更加沉重。乾隆的嘉许和重赏,如同一把双刃剑,既能护身,也能伤己。

回到长春宫时,乾隆的赏赐已经如同流水般送了进来。小桃和柳絮带着宫人忙碌地清点、入库,脸上洋溢着兴奋与自豪。

“公主!皇上这次真是重赏啊!”小桃捧着一盘璀璨的东珠,激动得脸颊泛红,“还有这随时奏对的权利,以后看谁还敢小瞧我们长春宫!”

柳絮也笑着道:“是啊公主,增设了女史和护卫,咱们宫里的人手也更充足,办事更方便了。”

昭华看着满殿的珠光宝气,神色却十分平静。她吩咐道:“将赏赐登记造册,妥善入库。黄金取出部分,作为日后打点开销之用。云锦挑选几匹颜色稳重的,给额娘和十五弟送去。其余按旧例份例发放给宫人,以示恩典。”

“是!”小桃和柳絮连忙应下。

“另外,”昭华压低声音,“新来的女史和护卫,背景要仔细核查,柳絮你亲自负责。暂时只让他们负责外围事务,核心机密,依旧由你们几人掌握。”

“奴婢明白!”柳絮郑重点头,知道公主并未被眼前的恩宠冲昏头脑。

赏赐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遍了整个紫禁城。一时间,长春宫门庭若市,各宫嫔妃、管事嬷嬷纷纷前来道贺,言辞恳切,笑容满面,仿佛与昭华有多么深厚的交情。就连一些往日对长春宫不甚热络的皇子、宗室福晋,也派人送来了贺礼。

昭华深知这些都是场面功夫,依旧以“身体需静养”为由,大多婉拒不见,只收下贺礼,命人一一登记回礼,礼数周到,却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既不显得高傲,也不过分亲近,让人捉摸不透。

然而,在这片看似和谐的道贺声中,昭华能清晰地感受到那些隐藏在笑容背后的复杂目光——有嫉妒,有畏惧,有审视,更有深深的忌惮。尤其是那些与继后旧党或几位年长皇子关系密切的宫苑,送来的贺礼格外厚重,言语也格外热情,但这热情背后,却透着一股冰冷的算计。

延禧宫那边,魏璎珞自然是真心为女儿高兴,但喜悦之余,也不乏担忧。她特意召见昭华,叮嘱道:“昭华,皇恩浩荡,但亦是烈火烹油。你如今风头正盛,不知有多少双眼睛在暗处盯着你,等着抓你的错处。万事定要谨慎,不可骄纵,更不可轻易插手不该插手之事。”

“额娘放心,女儿省得。”昭华握住母亲的手,安抚道,“赏赐是皇阿玛的恩典,也是责任。女儿会把握好分寸,绝不会授人以柄。”

除了后宫的反应,前朝亦有不少波动。一些善于察言观色的官员,从乾隆对昭华公主的破格赏赐中,嗅到了不寻常的气息,开始重新评估这位公主在皇帝心中的分量以及她可能对未来朝局产生的影响。当然,也有不少守旧之士,对公主获得“奏对之权”深感不安,私下议论纷纷,但鉴于乾隆的明确态度和昭华之前的“战绩”,暂时无人敢公然反对。

就在这一片喧嚣之中,一封来自宫外的密信,通过福安的秘密渠道,送到了昭华手中。信的内容很短,没有署名,只有一行苍劲有力的蒙古文,翻译过来意思是:“鹰已归巢,风沙将至。珍重。”

昭华看着这没头没尾的一句话,指尖微微发凉。是拉旺多尔济!他果然一直在关注京师的动静!甚至可能比她更早察觉到了阴谋的风声!“鹰已归巢”指他已回到科尔沁,“风沙将至”是提醒她风暴未息,危险仍在?还是另有所指?

他在这個时候送来这样一封信,是单纯的提醒?还是想暗示什么?他到底知道多少?

昭华将信纸凑近烛火,看着它化为灰烬,眼中一片沉凝。拉旺多尔济,就像一片笼罩在草原上的乌云,看似遥远,却随时可能带来疾风骤雨。

处理完所有的道贺和琐事,夜深人静之时,昭华独自坐在书房内,面前摊开着乾隆特许她查阅的部分内务府档案副本,主要是关于各宫用度、人员调配的常规记录。灯光下,她的侧脸沉静而专注。

厚厚的赏赐清单放在一旁,象征着无上的恩宠和地位。但昭华的心,却如同殿外沉寂的夜色,波澜不惊。她知道,这一切的根基,都源于乾隆的信任和自身展现出的价值。而这份信任和价值,需要她用更多的智慧、谨慎和功绩来维系和巩固。

眼前的档案,就是她下一步行动的基石。她要从中梳理出后宫势力盘根错节的关系网,找出那些隐藏在暗处的敌人,以及……可以争取的盟友。

未来的路,依然布满荆棘。但此刻的她,手握更多的资源,也拥有了更清晰的视野。

她提起笔,在宣纸上缓缓写下了几个名字,目光锐利如刀。

游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上一章 第三十章:水落石出,自证清白 昭华惊鸿:清宫权谋录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拉旺赠礼,西域奇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