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昭华惊鸿:清宫权谋录
本书标签: 古代 

第八十一章:医毒双绝,化险为夷

昭华惊鸿:清宫权谋录

琼苑家宴上那杯暗藏“相思子”与“醉仙桃”混合剧毒的御酒,如同一道冰冷的闪电,劈开了庆功宴后看似祥和的假象,将最赤裸的杀机暴露在昭华公主面前。侥幸脱险后,回到长春宫的昭华,并未被恐惧吞噬,反而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后怕与愤怒转化为冰冷的理智与凌厉的反击意志。她深知,对手已然图穷匕见,若不能迅速揪出元凶、予以重击,则类似乃至更阴毒的暗算必将接踵而至。

“杜仲!”昭华的声音在寂静的寝殿内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那毒酒,除了你察觉的异味,可还有其它特征?酒液色泽、挂杯程度,与寻常‘玉泉春’有何细微差别?毒性发作,预计需要多久?有何症状?”

杜仲跪在榻前,神色凝重,仔细回忆道:“回公主,酒液色泽确与‘玉泉春’无异,清澈透亮,若非微臣自幼随家父尝遍百草,对某些特殊药气极其敏感,绝难察觉。那‘相思子’毒性极烈,微量即可致命,而‘醉仙桃’能麻痹心智,延缓痛感,使人看似醉倒。二者混合,饮下后初时或仅觉微醺,但半炷香内,必会心血逆流,窒息而亡,外表却似急症突发或醉酒不醒,极难追查!”

“半炷香……外表似急症……”昭华眼中寒光凛冽,“好狠毒的手段!这是要在众目睽睽之下,让我‘暴毙’于御宴之上!届时,皇阿玛震怒,彻查起来,酒水经手之人众多,最后很可能找个替死鬼不了了之,真凶则逍遥法外!”

她立刻转向柳絮,语速飞快:“柳絮,你那边查得如何?那杯酒的流转路径,经手的所有人,一个都不能漏!从司酒太监,到传递宫女,再到席前斟酒的内侍!重点查他们近日与哪些宫苑的人有过接触,有无异常财物往来!还有那个‘恰好’跌倒的刘贵人,她是真的意外,还是受人指使,故意制造混乱,为真凶打掩护或是准备下一步动作?”

“公主放心,奴婢已让所有眼线动起来了。”柳絮沉稳应答,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司酒太监是御茶膳房老人,背景相对干净,但昨日他手下一个小太监曾与咸安宫一个负责采买的嬷嬷‘偶遇’过。传递的宫女是坤宁宫的二等宫女。斟酒的内侍……是吴书来徒弟手下的人,但奴婢查到,此人有个表亲在四阿哥府上当差。”

线索纷繁复杂,看似指向多方,但昭华敏锐地抓住了关键:“咸安宫、坤宁宫、甚至可能牵扯到阿哥所……看来,想我死的人,还真不少,或许……他们已经联手了。”她冷笑一声,“继续查!重点盯住咸安宫那个嬷嬷和坤宁宫那个宫女!刘贵人那边,让文竹去查,她性子软,或许能套出话来。”

“是!”柳絮领命,悄无声息地退下安排。

昭华又看向杜仲:“杜仲,本宫要你办两件事。第一,立刻配制出能缓解乃至中和‘相思子’和‘醉仙桃’毒性的解药,或是能让人出现类似中毒初期症状(如面色潮红、心跳加速)却无害的药物,以备不时之需。第二,你想办法,‘不经意’地向太医院几位院判、乃至皇阿玛透露,近日宫中似乎有人私下配制禁药,你偶然闻到过类似‘相思子’的异味,但不敢确定来源,只是出于医者本能,提醒上官注意。”

杜仲心领神会:“微臣明白!配制解药和模拟症状的药物,需要几味珍稀药材,但太医院库房应有储备,微臣以研究古籍验方为由,可以申请。至于透露消息……微臣知道该怎么做。”这是要让太医院和乾隆对宫中出现禁药之事产生警觉,埋下追查的引线,同时又撇清昭华主动告密的嫌疑。

“很好,去吧,务必小心。”昭华点头。

杜仲也躬身退下。

殿内只剩下昭华和小桃。小桃忧心忡忡地替昭华揉着太阳穴:“公主,这次真是太险了!他们简直无法无天!”

昭华闭上眼,感受着指尖传来的暖意,声音低沉却坚定:“正因为无法无天,我们才更要抓住这次机会,把他们连根拔起!小桃,你明日去一趟延禧宫,将今日之事,悄悄禀告额娘,让她心中有数,早做防备。但告诉额娘,暂且不要有任何动作,一切由我来应对。”

“奴婢明白!”

安排已定,昭华独自靠在软枕上,脑中飞速运转。对手选择在琼苑家宴下手,时机、地点、手段都极其刁钻,若非杜仲机警,自己几乎在劫难逃。这背后,定然有一个对宫廷规矩、药物特性乃至她本人习惯都极其了解的人在策划。会是谁?继后乌拉那拉氏?咸安宫那位与继后娘家有旧的老太妃?还是哪位按捺不住的皇兄?

接下来的两日,长春宫表面平静,暗地里却如同上紧发条的机器,高效运转。柳絮的情报网发挥出巨大作用,不断有密报传来:

——咸安宫那个与司酒太监手下接触的嬷嬷,近日曾借口“腰腿疼”,向太医院某位与咸安宫关系密切的太医,讨要过几味活血化瘀的药材,但其中混有少量极难察觉的“醉仙桃”花粉成分。

——坤宁宫那个传递毒酒的宫女,其家中兄长近日突然还清了一笔赌债,资金来源不明。

——文竹巧妙接近刘贵人,以交流绣工为名,旁敲侧击,刘贵人情急之下透露,宴前曾有坤宁宫的掌事嬷嬷“提醒”她,在御前要谨言慎行,莫要像上次某位妃嫔般失仪,暗示她可能会紧张出错。

——杜仲“无意”中向太医院院判提及疑似禁药气味后,院判果然重视,暗中排查,发现药库近期有少量“相思子”记录缺失,但账目被做得天衣无缝,追查陷入僵局。

一条条线索,如同散落的珍珠,逐渐被串联起来。虽然仍缺乏直接指向最高主谋的铁证,但阴谋的轮廓已清晰可见:坤宁宫和咸安宫联手,利用宫廷规则和药物知识,策划了这场看似意外的毒杀!甚至可能利用了刘贵人的性格弱点,将其作为扰乱视线的棋子!

昭华看着柳絮整理好的线索图,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证据链还不够完美,直接指控继后和太妃,风险太大,极易被反咬一口。但她不需要完美的证据,她只需要一个让乾隆起疑、让对手自乱阵脚的契机。

第三日清晨,昭华递牌子求见乾隆。

养心殿内,乾隆正在批阅奏折,见昭华进来,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昭华来了,前日家宴受惊了,身子可好些了?”

昭华盈盈拜倒,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余悸与愧疚:“儿臣谢皇阿玛关怀,已无大碍。只是……儿臣心中始终不安,那日失手打碎御杯,惊扰圣驾,实乃罪过。”

乾隆摆摆手:“小事一桩,不必挂怀。你也是受了惊吓。”

昭华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丝困惑与担忧,小心翼翼地说道:“皇阿玛,儿臣……儿臣有件事,不知当讲不当讲。那日酒盏碎裂后,儿臣回宫,总觉手臂被酒液溅到之处有些异样,微微发麻,便让杜仲看了看。杜仲说……说可能是酒中混入了某些不常见的药材残留,刺激性较大,但并无大碍。儿臣本不想多事,但想起杜仲前几日似乎提过,太医院也在查什么药材疏漏之事……儿臣愚钝,只是想……御宴之上的酒水,关乎皇阿玛和诸位宗亲安危,万一……万一有什么疏漏,儿臣实在担心……”

她这番话,说得极其巧妙!先是自责惊驾,然后以自身“不适”为引子,引出杜仲的“诊断”,再“无意”中关联到太医院正在调查的“药材疏漏”,最后落脚点是对“御宴安全”的“担忧”。全程没有指控任何人,只是陈述事实和表达忧虑,姿态低到了尘埃里,却像一根针,精准地刺中了乾隆最敏感的神经——帝王安危!

乾隆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眼神变得锐利起来:“哦?有这等事?杜仲怎么说?太医院在查什么?”

昭华连忙道:“杜仲只说可能是药材残留,具体他也不清楚。太医院的事,儿臣更是不敢过问。只是……只是心中有些害怕罢了。”她适时地表现出小女儿的怯懦。

乾隆沉默片刻,目光深邃地看着昭华,缓缓道:“朕知道了。你受委屈了。此事,朕会查个明白。你先回去好好休息。”

“儿臣告退。”昭华恭敬退下,她知道,种子已经种下。以乾隆的多疑和对自身安全的重视,绝不会对此事等闲视之。

果然,昭华走后,乾隆立刻召来了吴书来和太医院院判,详细询问了琼苑家宴的酒水查验流程和太医院近期关于药材的异常情况。虽然没有立刻发作,但一股暗流已然在养心殿内涌动。

与此同时,昭华授意柳絮,将一些经过筛选、看似“无意”泄露的消息,通过特定渠道,传到了坤宁宫和咸安宫耳中——比如太医院正在秘密核查某些禁药,皇上似乎对琼苑宴席的细节格外关注等等。

做贼必然心虚。消息传出后,坤宁宫和咸安宫果然出现了骚动。几个参与其中的低等太监宫女被秘密处置,一些可疑的物品被匆忙销毁……这些动静,自然逃不过柳絮的眼睛。

昭华并未急于求成,她像一位最有耐心的猎手,布好陷阱,静待猎物自己露出更多的破绽。她深知,经此一役,对手已惊,阵脚已乱。而她在乾隆心中“受委屈”、“识大体”的形象更加深刻,太医院和內务府对相关环节的监管也必然会加强。

医毒双绝,化险为夷。昭华公主凭借过人的智慧、缜密的部署和精准的反击,不仅成功化解了致命的毒酒危机,更将计就计,反过来将对手逼入了墙角。虽然最终的清算尚未到来,但主动权,已然悄悄掌握在了她的手中。

上一章 第八十章:暗箭难防,毒酒惊魂 昭华惊鸿:清宫权谋录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八十二章:顺藤摸瓜,幕后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