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你生来归我
本书标签: 古代  古言言情  微虐   

君子一诺断尘缘

你生来归我

翌日清晨,侯府的马车载着侯夫人与谢梨,在清脆的銮铃声中驶离了京城,前往京郊别院。

几乎是马车消失在长街尽头的同一时刻,一道玄色的身影便策马出了城,径直朝着栖云山方向而去。山脚下,一处简陋却整洁的院落孤零零地伫立着,篱笆上攀爬着些许野花,院中晾晒着草药,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独特的草木清香。

谢渊濯勒住马,目光冷冽地扫过这处透着清贫与寂寥的山野小院,与他宁安侯府的煊赫尊贵形成了无比刺眼的对比。院门虚掩着,仿佛早已预料到访客的到来。

他推门而入。沈澂正坐在院中石桌旁,桌上放着一套素净的白瓷茶具,壶口正氤氲出袅袅白汽,用的是这栖云山的清泉。他似乎正在等人。

见到谢渊濯,沈澂并未露出丝毫意外之色。他缓缓起身,神色平静如常,躬身一礼:“世子大驾光临,寒舍蓬荜生辉。”

谢渊濯目光如刀,刮过这简陋的屋舍,最后钉在沈澂身上。眼前的年轻人依旧是一身洗得发白的青衫,与这山野环境融为一体,面容疏朗,那双眼睛平静得让人看不出深浅。就是这个人,让他那金尊玉贵的妹妹魂牵梦萦,让他这个世子心绪不宁,几近失控。

“沈先生这栖云山下,倒是别有一番清静。”谢渊濯声音冷淡,带着毫不掩饰的居高临下与一丝不易察觉的讥诮。

“山野陋居,唯有清茶一盏,是新采的栖云山茶。”沈澂侧身,做出请的手势,“世子若不嫌弃,请坐。”

谢渊濯撩袍坐下,姿态带着侯府世子固有的矜贵与压迫感。他并不去看那杯沈澂推到他面前的、散发着山野清香的茶,开门见山,语气斩钉截铁,不容置疑:“沈先生是聪明人,当知我来意。”

沈澂执壶的手微微一顿,随即继续为自己斟茶,热水注入杯中,发出细微的声响。他垂着眼帘,声音平稳:“世子请讲。”

“我希望你离开京城。”谢渊濯盯着他,每一个字都像是淬了冰,“永远离开,不再出现在阿梨面前。”

空气仿佛凝滞了一瞬。只有山风穿过院外竹林,带来沙沙的声响,以及石桌上袅袅的茶香。

沈澂缓缓放下茶壶,抬起头,迎上谢渊濯锐利冰冷的视线。他没有愤怒,没有争辩,甚至没有询问缘由,只是静静地看了谢渊濯片刻,那目光深沉,仿佛早已洞悉一切。

良久,他唇角似乎极轻微地动了一下,像是露出一丝极淡的、无奈的笑意,又仿佛只是错觉。

他开口,声音依旧温和,却带着一种尘埃落定的平静:“好。”

如此干脆利落的应答,反而让蓄力而来的谢渊濯怔了一下,准备好的诸多威逼利诱之词竟一时哽在喉间。

沈澂无视他的错愕,继续缓缓道,像是在陈述一个早已做好的决定:“沈某本就是栖云山一介采药人,偶入繁华,得蒙侯爷与小姐青眼,授以课业,已是逾分之幸。如今课业暂告段落,也确实到了该回归山野的时候。”

他的目光掠过院中晾晒的草药,语气里听不出太多情绪:“世子不必多虑。小姐年幼,心思纯粹,于香道一途颇有天分,沈某不过是恰逢其会,略尽引导之责。她对我,仅有师徒之谊,绝无他念。所有不合时宜的言行,皆因年少天真,不解世事所致。”

他顿了顿,再次看向谢渊濯,眼神诚恳而透彻,甚至带着一丝几近恳求的意味:“万望世子……莫要因此责怪小姐。她并无过错。”

这番话,将谢梨摘得干干净净,将所有责任与不该有的情愫都归于自己这“不合时宜”的存在,将告别定义为理所当然的课业结束,全了侯府的颜面,也护住了谢梨那份或许连她自己都未曾明晰的心事。

谢渊濯看着他,心中那股暴戾的怒火奇异地被这番话语浇熄了些许,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为复杂的情绪。他发现自己竟有些看不透这个栖云山下的采药人。此人太过清醒,太过通透,也太过……识时务。

但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

“你明白就好。”谢渊濯压下心头异样,声音依旧冷硬,“希望你言出必行。”

“明日日出之前,沈某便会离开京城,重返山林,此生绝不主动出现在小姐面前。”沈澂举起面前的茶杯,以茶代酒,语气郑重如同立誓,“君子一诺,重逾千金。”

谢渊濯终于端起了那杯他未曾看一眼的山茶,茶水已微凉。他深深看了沈澂一眼,将杯中凉茶一饮而尽,随即放下茶杯,起身离去,再无多言。

院门吱呀一声关上,将这方栖云山脚下的小院重新归于寂静,只余风吹竹叶的沙沙声。

沈澂独自坐在石凳上,良久未动。桌上的两杯茶,一杯已空,一杯满盈,渐凉。他缓缓拿起自己那杯未曾动过的、已然冷却的茶,静静看着杯中舒展的、来自栖云山深处的茶叶,目光深远,仿佛透过那澄黄的茶汤,看到了那个在侯府梨香苑中笑得眉眼弯弯的少女。

最终,他只是极轻地、几乎无声地叹了口气,将冷茶缓缓倾洒于院中的泥土之上,如同祭奠一段尚未开始便已注定终结的尘缘。

山间的茶香尽散,唯余清冷与即将到来的别离。

上一章 母意暗察示分离 你生来归我最新章节 下一章 慈母思量转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