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阳光斜照进B班教室,空气里浮动着粉笔灰。
黎致捏着食堂买的酸奶,吸管戳了半天没戳开。
“用这个。”旁边的陆启示扔过来一把钥匙,钥匙圈上挂着小刀,“A班连这个都没教?”
黎致割开酸奶盖,乳白色的液体溅到指缝:“他们只教怎么用规范的方式系鞋带。”
陆启示大笑起来,引得前排几个同学回头。
他是黎致在B班认识的第一个朋友,座位在黎致斜前方,以画得一手好漫画闻名。
“说真的,”黎致压低声音,“那回力鞋,走在食堂瓷砖上跟溜冰似的。”他模仿了一下打滑的动作,“我都差点在全校面前劈叉。”
陆启示凑近些:“听说A班鞋带系法都有规定?”
“双结,末端不能超五厘米。”黎致比划着,“有次我超了零点五厘米,被记了一次违纪。”
窗外飘来篮球击地的声音。B班几个男生抱着球经过,朝教室里喊:“陆启示!打球!”
“来了!”陆启示应了一声,转头问黎致,“一起?”
黎致摇头:“我先写完这篇作文。”
周五体育课,B班和A班同时上篮球课。
黎致运球时看见王新华穿着那身红绿配色的班服,正在规范地做热身操。
“看什么呢?”陆启示拍了他一下,“接球!”
球传得有点猛,黎致没接稳。篮球滚向场边,被王新华捡起来。
“哟,转班生。”王新华把球抛回来,动作标准得像教科书,“B班挺适合你。”
黎致没接话。回力鞋在塑胶场地上吱呀作响,他突然起跳投篮——球在空中划出弧线,刷网而入。
“好球!”陆启示和他击掌。
下课铃响时,黎致在洗手台遇见王新华。水流声哗哗作响,王新华突然开口:
“听说你在B班混得不错?”
黎致关掉水龙头:“比在A班呼吸顺畅。”
王新华冷笑一声:“那你最好一直顺畅下去。”
晚自习前,黎致和陆启示在小卖部买面包。暖柜的灯光昏黄,照得面包皮油亮亮的。
“其实吧,”陆启示咬了口红豆包,“A班那些人就那样。上学期他们班有个女生因为喜欢追星被孤立了三个月。”
黎致捏紧面包袋:“看双男主小说就是喜欢男的?”
“按照他们的逻辑,”陆启示模仿推眼镜的动作,“看《西游记》还想当猴子呢。”
两人笑作一团。
林诚从旁边经过,瞥了他们一眼,嘴角似乎弯了一下。
周末黎致约陆启示去书店。
在科幻区,他看见林诚站在漫画区,正认真看一本跑步教程。
“你同桌哎。”陆启示用手肘碰碰他,“不去打个招呼?”
黎致走过去时,林诚正好抬头。两人同时伸手去拿同一本《耐力训练指南》。
“你先。”林诚收回手。
结账时黎致发现钱没带够。正在犹豫要不要放回一本,旁边伸过来一只手:
“一起结。”
林诚的校园卡擦过读卡器,发出嘀声。卡套是简单的黑色,印着银色跑道图案。
“谢谢,”黎致说,“周一还你。”
“不用。”林诚把书塞进背包,“下次你请。”
周一的体育课测一千米。黎致起跑时踩到石子,差点摔倒。一只手突然扶住他肘部:
“看路。”
林诚超过他时,背包拉链上挂着的银色跑道挂饰闪闪发亮。
最后半圈,黎致感觉肺都要炸了。前方那个黑色身影突然减速,保持在他前方两米处。
冲过终点时,体育老师按下秒表:“四分零一秒。进步了。”
黎致弯腰喘气,看见林诚的跑鞋鞋带散了。这次他先开口:
“鞋带。”
林诚低头系鞋带时,黎致看见他后颈被晒红的痕迹。
放学路上,陆启示一边踢石子一边说:“其实林诚人不错,就是话少。”
“看出来了。”黎致踩过落叶,“他跑步时会在前面带速度。”
“他以前也在A班待过半个月。”陆启示突然说,“后来自己要求转班的。”
黎致停住脚步:“为什么?”
“不知道。”陆启示耸肩,“他没说过。”
当晚黎致在日记本上写:“有些人用沉默说话。”
第二天课间,他看见林诚在操场上独自跑步。
数学小测时,黎致有道题不会。正在草稿纸上演算,旁边推过来一张纸条:
“用余弦定理。”
字迹工整,和之前那行“呼吸要配合步伐”一样。
交卷后黎致说谢谢。林诚正在系鞋带,头也不抬地“嗯”了一声。
放学时下雨了。黎致没带伞,站在走廊等雨停。林诚从后面走过来:
“伞借你。”
“你呢?”
“我跑回去。”
黑色身影冲进雨幕,很快消失在拐角。黎致撑开伞,发现伞骨修好了。
他慢慢走过湿漉漉的街道,伞面上雨声细密。
路过一家体育用品店时,他停下来看了看橱窗里的跑鞋。
第二天黎致带了两个苹果。放了一个在林诚桌上:
“谢礼。”
林诚拿起苹果看了看,放回抽屉。整个早读课都没碰。
直到体育课休息时,黎致看见他在水池边洗苹果。阳光照着水流,苹果皮闪着水光。
“下次,”林诚咬了一口苹果,“买红的。绿的酸。”
黎致笑了。
操场上传来篮球击地的声音。
那天晚上他梦见自己在跑步。
没有回力鞋,没有规定跑道。只有前方一个黑色的身影,和耳边平稳的呼吸声。
醒来时天还没亮。他在手机便签上记下一行字:“也许每个班级都需要一个林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