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雨夜的照料
入秋的雨总来得黏糊,傍晚收工的路上,天还只是阴沉沉的,刚到院门口,细密的雨丝就裹着风斜斜落下来。沈知言收着晒在院里的旧课本,手忙脚乱间,后背还是被雨打湿了一片。
“先把书拿进来!”林卫东的声音从隔壁传来,他手里已经拎着两个木盆,快步过来帮着收。两人把东西归置进屋里时,雨已经下得密不透风,屋檐下挂着的雨帘“哗啦啦”响,溅起的水花打湿了裤脚。
“你后背湿了,赶紧换件衣裳,别着凉。”林卫东看着沈知言贴在身上的衬衣,皱了皱眉。沈知言低头摸了摸,确实凉得刺骨,刚想说自己找件厚的,就见林卫东转身回了自己屋,很快拿了件半旧的蓝布褂子过来。
“先穿我的,你那几件薄衣裳顶不住雨。”林卫东把褂子递给他,布料上还带着点阳光晒过的暖味。沈知言接过,指尖碰到布料时有点发烫,他低着头换衣裳,听见林卫东在门口说:“我去灶间烧点热水,你先坐着歇会儿。”
等沈知言换好衣裳出来,灶间的土灶已经生起了火,林卫东正往锅里添水,火苗映得他侧脸亮堂堂的。“锅里煮了点姜,等会儿喝碗姜茶,驱驱寒。”林卫东头也没回,却像是知道他在看。沈知言在小板凳上坐下,看着灶膛里跳动的火苗,心里又暖又软。
没一会儿,水开了,姜茶的辛香飘满了灶间。林卫东舀了两碗,晾到温乎才递给他一碗:“慢点喝,别烫着。”沈知言捧着粗瓷碗,姜茶的暖意顺着喉咙滑下去,一路暖到肚子里,刚才的凉意一下子散了大半。
两人正喝着茶,院门外忽然传来王秀兰的声音,还带着点急:“卫东!知言!你们在家没?”林卫东赶紧起身开门,就见王秀兰披着蓑衣,手里拎着个布包,裤脚全是泥:“刚听村头说,夜里要下大雨,我给你们拿了点干柴,再给知言带了个厚窝头。”
“婶子,这么大雨您还跑过来,快进来躲躲。”沈知言赶紧让她进屋,林卫东已经拿了块干布递过去。王秀兰擦着脸上的雨珠,笑着把布包塞给沈知言:“你身子薄,夜里冷,这个窝头就着姜茶吃,顶饱。”
王秀兰坐了会儿,见雨没小的意思,就起身要走:“我得赶紧回去,你叔还在院里收东西呢。”林卫东送她到门口,把自己的蓑衣递过去:“婶子披着这个,别淋透了。”王秀兰推辞了两句,还是拗不过他,披着蓑衣走进了雨里。
等林卫东回来,沈知言正把王秀兰带来的干柴归置到灶膛边,见他进来,举了举手里的窝头:“咱们晚上就吃这个吧,我再煮点粥。”林卫东点头,帮着他往锅里添米,两人分工着忙活,灶间里的暖意盖过了屋外的雨声。
粥煮好时,夜已经深了,雨还在下,敲得窗户“哒哒”响。两人坐在炕边,就着姜茶吃窝头,粥熬得稠稠的,就着咸菜,却比城里的宴席还香。沈知言吃着吃着,忽然打了个喷嚏,林卫东立马摸了摸他的额头,还好没发烧。
“吃完早点睡,盖好被子。”林卫东收拾碗筷时,特意把沈知言的薄被子又加了层自己的旧棉絮。沈知言看着他忙活的背影,轻声说:“卫东,谢谢你。”林卫东回头看他,笑了笑:“谢啥,都是邻居。”
夜里,沈知言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雨声,盖着带着暖意的被子,一点也不觉得冷。他想起林卫东递来的褂子、温好的姜茶,还有王秀兰冒雨送来的干柴,心里像被什么填得满满的。迷迷糊糊间,他好像听见隔壁灶间传来轻微的动静,大概是林卫东在检查柴火,怕夜里雨漏进来打湿——他想着,嘴角带着笑,慢慢睡了过去。
第二天早上,雨停了,天放了晴,院门外的泥地上冒出了点点新绿。沈知言刚打开门,就见林卫东在扫院里的积水,见他出来,笑着说:“醒了?锅里温着粥,赶紧去吃。”阳光洒在林卫东身上,带着雨后的清爽,沈知言站在门口,也跟着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