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远最近春风得意。
他苦心经营多年,终于搭上了一条新的“大船”——一位与赵铭实力相当、但领域略有不同的资本大鳄,姓王。王总对娱乐产业野心勃勃,正需要高远这样“懂行”且“有人脉”的中间人。
一个投资巨大的S+级古装项目正在遴选男主角,高远极力向王总推荐了他看好的一位新生代小生,并且几乎快要谈成了。一旦成功,他不仅能从中抽取巨额佣金,更能巩固自己在王总心中的地位,彻底摆脱对赵铭的过度依赖。
他甚至在一次和于真通电话时,语气轻快地带过了这件事:“兄弟,最近忙个大事,要是成了,哥以后就能更稳了。到时候带你和弟妹出来庆祝!”语气里是掩不住的志在必得。
于真笑着祝福了他,还叮嘱他别太累。程敏在一旁听着,面上带着浅笑,眼神却冰冷刺骨。
时机到了。
程敏对许愿下达了指令。
就在高远与王总那边几乎要签下最终推荐协议的前夕,一场针对那位新生代小生的“黑料”风暴毫无征兆地席卷了网络。黑料真真假假,但来势汹汹,精准打击小生赖以成名的“阳光少年”人设。
几乎同时,几位在业内以“毒舌”著称的微博大V和娱乐公众号,仿佛约好了一般,开始“客观分析”该小生的演技短板和并不适合那部S+古装巨制男主的种种理由,分析得头头是道,引发了大量网友共鸣。
王总那边瞬间犹豫了。巨大的投资容不得半点风险,尤其是在男主角人选这种关键问题上。合作暂时搁置。
高远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四处灭火,却发现这次的黑料来得诡异,撤热搜、找公关的效果都微乎其微。他怀疑是对家搞鬼,却查不到任何线索。
就在他焦头烂额之际,一封匿名邮件发送到了王总及其核心团队的私人邮箱。
邮件内容并非关于那位小生,而是关于高远。里面详细罗列了高远与赵铭之间多年来的异常资金往来记录,经过脱敏处理,但关键信息清晰,并附上了一份冷静客观的“分析报告”,指出高远可能长期作为赵铭的“白手套”,为其处理某些不便出面的交易,并暗示其品行有亏,忠诚度存疑。邮件的最后,轻描淡写地提了一句:“据悉,八年前知名艺人焦恩梁先生意外离世前,亦与高远先生及赵铭先生过往甚密。”
没有明确的指控,却充满了引导性的暗示。
王总那边彻底冷了。他们这个层级的人,最忌讳的就是手脚不干净、背景复杂且可能牵扯进命案是非的中间人。高远瞬间从“有用的人才”变成了“危险的麻烦”。
高远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他甚至不知道是谁在背后捅他刀子。他试图联系王总解释,却连电话都打不进去了。他辛苦搭上的新线,就这么断了。
而这,仅仅是开始。
很快,圈内开始有小道消息流传:高远这人“不吉利”,谁跟他走得近谁倒霉,之前焦恩梁就是例子,现在他又差点坑了王总的大项目。消息传得有鼻子有眼,仿佛确有其事。
以前和他称兄道弟的一些人,开始有意无意地疏远他。一些原本在谈的合作,也以各种理由推迟或取消。
高远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恐慌之中。他感觉自己像被困在一张无形的网里,越挣扎缠得越紧,却连对手是谁都不知道。
他本能地想去找“好兄弟”于真喝一杯,吐吐苦水。电话打过去,接听的却是程敏。
“高远哥啊,真不巧,阿真他带宝宝去体检了,手机忘带了。”程敏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温和得体,“最近宝宝们有点闹,阿真也累坏了,我都尽量让他早点休息,少应酬。唉,当爸爸了就是这样,重心都在孩子身上了。你有什么急事吗?等他回来我让他给你回电话?”
句句关心,字字体贴,却滴水不漏地堵死了他所有的路。
高远听着电话那头的忙音,握着手机,站在自己突然变得冷清不少的公寓里,第一次感到了一种彻骨的寒意和孤立无援。他隐隐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却又抓不住头绪。
他烦躁地打开酒柜,想倒杯酒,却发现手机又响了,是一个陌生的号码。他犹豫了一下,接起来。
对方是一个经过处理的电子音,冰冷没有感情:“高远先生吗?焦恩梁先生问您晚安。”
说完,电话立刻挂断。
高远手中的酒杯“啪”地一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他脸色惨白,瞳孔骤缩,巨大的恐惧瞬间攫住了他!
八年前那个夜晚,焦恩梁绝望苍白的脸,和他自己当时冷静到近乎残忍的眼神,再一次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不是意外!不是巧合!是冲着他来的!
有人知道了!有人要替焦恩梁报仇!
他猛地冲向门口,神经质地检查门是否锁好,然后背靠着门板滑坐在地上,浑身发抖。
黑暗的房间里,只有他粗重的喘息声。
程敏站在书房的监控显示屏前,当初为了安全,她在别墅周围安装了隐蔽的摄像头,看着高远公寓楼下监控传来的模糊画面——虽然他本人并未出现在画面中,但通过其他信息渠道,她知道他已经收到了那份“礼物”。
她端起手边的热牛奶,轻轻喝了一口,眼神平静无波。
恐惧,只是开始。
她要让高远在自己亲手制造的恐惧里,一点点崩溃,然后,在他最绝望的时候,给他一条“生路”——一条只能通向真相和忏悔的路。
真正的猎杀进入了最关键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