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关于吕雉的叙述结束了,但那句“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的评价,连同“人彘”的残酷和诸吕覆灭的结局,却如同冰与火交织的烙印,深深烙在了每一个仰望天空的大旻子民心中。
紫宸殿内的空气,比上次更加凝重,几乎令人窒息。
皇帝凌弘盛的手指敲击龙椅扶手的节奏明显快了些,显露出他内心的极度不平静。
他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种复杂的沙哑:“吕后……嘿,好一个吕后!辅佐高祖,诛杀功臣,临朝称制,天下晏然……可转过头,便是‘人彘’酷刑,屠戮宗室,最终族灭身死。司马迁这评价,倒是公允,却也讽刺至极。”
他的目光扫过下方众人,“都说说吧,关于这位汉高皇后,让诸位作何感想?”
这一次,沉默持续了更久。
吕雉的复杂性,远超目标相对明确的宣太后。她的善与恶,功与过,都达到了某种极致,让人难以简单评判。
镇北侯陆擎渊率先打破了沉默,他眉头紧锁,似乎仍在消化那极致的冲击:“陛下,臣……臣不知该如何评价。诱杀韩信、彭越,可视为巩固江山,虽不仁,但有其理。可那‘人彘’之刑……对待妇孺如此,实在……实在有违天和,非人臣所能语!”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然,其执政时天下安定,百姓得以休养,边关暂宁,这又是实实在在的功业。此女……此人,内心如同修罗场,臣无法理解。”
丞相苏文晏缓缓出列,他的脸色比上次更加凝重:“陛下,吕后之事,警示远大于启示。其最大之过,在于破坏‘非刘氏不王’的高祖之盟,大封诸吕,致使权力失衡,最终引来反噬,几乎倾覆社稷。此乃执政者大忌!然,其最大之功,亦在于承袭高祖‘与民休息’之国策,轻徭薄赋,重用能臣,使天下得以从战乱中恢复。太史公所言‘天下晏然’,并非虚言。老臣以为,观吕后,当将其‘人’与其‘政’分开。其为人之酷戾,当引以为戒,万不可效仿;其治国之策,确有可鉴之处,尤其是……在非常时期,维持稳定、延续国策之重要性。” 他这番话,既是在评论历史,也是在隐晦地提醒皇帝,维持现有秩序和政策的连贯性至关重要,同时对外戚势力需保持高度警惕,目光不经意地再次扫过长公主。
大皇子凌惟谦上前一步,他的声音依旧温和,但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寒意:“父皇,儿臣……儿臣看完吕后事迹,心中凛然。其早年艰辛,辅佐高祖,可谓贤内助。然,权力蚀人心智,竟至如此地步。迫害戚夫人、赵王如意乃至高祖其他子嗣……这已非宫廷争斗,而是动摇国本之祸。儿臣以为,吕后之鉴在于,掌权者若心中唯有私怨与家族之利,而无天下公器之重,纵有治国之才,终将酿成大祸,害人害己。” 他这番话,既像是在批判吕后,又像是在表明自己绝不会因私废公的心迹,更是说给可能存在的、觊觎权力的弟弟们听的。
皇帝将目光投向一直沉默的长公主凌华:“皇妹,此次依旧沉默,莫非吕后之事,不如宣太后令你有所感?”
长公主凌华抬起头,脸上已没了看宣太后时的兴奋,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冷静,甚至有一丝苍白。
“皇兄,”她声音平稳,却带着力量,“吕后之事,非是无感,而是……震撼太过。此女一生,将女子在权力漩涡中的可能性与危险性,都展现到了极致。她可忍常人所不能忍,亦可为常人所不敢为;她可运用智慧安定天下,亦可用权术将家族推向深渊。臣妹所思者,乃是‘权力’本身。它既能护佑自身,实现抱负,亦能扭曲人性,带来毁灭。如何驾驭这双刃剑,或许才是天幕示我等的真正难题。”
她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而且,吕后临终前安排吕禄、吕产分掌南北军,谆谆告诫,可谓思虑周全,然其身死则族灭,可见权力若仅系于一人一身,而无制度、人心支撑,何等脆弱。这对皇兄,对臣妹,对在场诸位,皆是警醒。”
皇帝凌弘盛微微眯起了眼睛。凌华的话,每次都切中要害。
吕雉的故事,像一面更加清晰的镜子,照出了他内心深处对身后事的恐惧。
他如今也面临着儿子们逐渐年长、各方势力蠢蠢欲动的局面。
他会不会也像刘邦那样,对某个儿子特别偏爱,从而埋下动乱的种子?
他重用的臣子、外戚,会不会在他死后变成新的“诸吕”?
他感到一阵寒意从脊背升起。
“苏文晏,”皇帝的声音带着疲惫,“吕后之事,影响恐比宣太后更甚。其手段之酷烈,已挑战人伦底线;其功业之显著,又无法忽视。民间舆论,尤其是士林清议,恐怕会激烈争辩。引导之事,需更加谨慎。”
苏文晏躬身道:“陛下圣明。老臣以为,可强调吕后执政之策,多赖萧何、曹参等贤臣辅佐,乃群策群力之果,非一人之功。对其个人品行及宫廷阴私……可沿用对宣太后之策,着重批判,以正视听。关键是,需重申‘君臣大义’、‘嫡庶之分’,绝不可使‘牝鸡司晨’、‘外戚干政’被视为可行之道。”
“就按你说的去办吧。都退下。”皇帝挥了挥手,显得意兴阑珊。
众人再次退出紫宸殿,心思各异。
苏文晏和陆擎渊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沉重。
吕雉的故事,让潜在的危机感更加具体化了。
凌华则快步离开,她需要重新评估自己的野心和计划,吕雉的结局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提醒她权力的代价。
而在宫外,吕雉事迹引发的震荡更为剧烈。市井街巷,茶楼酒肆,人们都在激烈争论。
“如此毒妇,竟也能使天下安定?真是……真是没有天理了!” 一些儒生痛心疾首。
“话不能这么说,你没听那天幕说吗?老百姓能过安稳日子,比啥都强!那戚夫人自己找死,能怪吕后狠心?” 一些平民百姓则有不同看法。
“说到底,还是得有权!你看吕后,早年多贤惠,后来掌了权,谁不怕她?女人啊,也不能总被欺负!” 一些胆大的妇人私下议论,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兴奋和向往。
深闺之中,苏清荷坐在窗前,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心潮澎湃。
吕雉的形象比宣太后更加贴近她的认知——都是从妻子、母亲的身份起步。
吕雉的挣扎、隐忍、爆发和最终的毁灭,让她看到了权力之路的凶险远超想象。那不仅是智谋的较量,更是人性的试炼。
“要想不被人做成‘人彘’,就得有把别人做成‘人彘’的狠心吗?” 她打了个寒颤,但内心深处,对权力的渴望,却因这恐惧而变得更加清晰和坚定。
她开始觉得,仅仅为自己谋划一门好亲事,是远远不够的。
天空的光幕再次沉寂下来,但大旻王朝的人心,已被这连续两位风云女性的故事彻底搅动。
变革的暗流不再是涌动,而是开始形成清晰的漩涡。
所有人都在等待着,不知道下一次,这天幕又会将哪位历史女性的命运,投射到这已然风雨飘摇的王朝天空之上。
而这一次,带来的将是更大的启示,还是……更深的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