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历见她这般,语气也软了下来:“朕知道你心疼孩子。但皇子成长,磕碰难免,你也不必过于忧心。”他沉吟片刻,似是想到了什么,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你平日将永琰护得极紧,事事亲力亲为,难免有顾及不到之时。这后宫事务繁杂,你又要分心照顾永琰,确是辛苦。”
魏璎珞何等敏锐,立刻听出了弘历的弦外之音——既是关怀,也暗指她或许因过度关注皇子而疏忽了协理六宫的职责,更暗示她不应将皇子“保护”得过于严密。她心中警铃大作,今日永琰意外受伤,若被有心人利用,编排她“管教不力”或“借子争宠”,甚至怀疑她故意让皇子受伤以博取同情,都是极大的麻烦。
她心念电转,迅速做出了决断。只见她缓缓跪倒在地,眼中含泪,语气却异常坚定:“皇上,永琰受伤,是臣妾照看不周,臣妾甘愿受罚。正如皇上所言,臣妾身负协理六宫之责,却因舐犊情深,未能全然顾及,实乃失职。为免日后再次因私废公,也为了让更多姐妹能为皇上分忧,臣妾恳请皇上,广纳新人,充实宫闱。”
这番话一出,弘历倒是愣住了。他没想到魏璎珞会在此刻主动提出选纳新人。他看着她跪在地上,明明心系儿子,却强撑着理智为他“分忧”的模样,心中一时五味杂陈。有对她“识大体”的赞赏,或许也有一丝对她如此“大方”的微妙不悦,但更多的,是被这个提议本身所吸引。帝王之心,从来喜新厌旧,后宫新鲜血液的注入,总是令人期待的。
“哦?”弘历挑眉,伸手扶起她,“爱妃何出此言?朕有你们相伴,已觉足够。”
魏璎珞顺势起身,倚在弘历身侧,声音轻柔却清晰:“皇上乃九五之尊,雨露恩泽当泽被六宫。如今宫中姐妹虽多,但能真正为皇上、为皇后娘娘分忧解劳的,终究是少数。若能遴选几位德行出众、性情温婉的官家女子入宫,不仅能侍奉皇上,也能协助皇后娘娘与臣妾管理宫务,让臣妾……能多些时间看顾永琰,岂非两全其美?”
她将“为皇后分忧”和“自己便于照顾皇子”作为理由,合情合理,让人挑不出错处。既显得自己无私,又暗指当前后宫能得力的人手不足,尤其是……那位圣宠正浓的顺妃,似乎并未在此列承担太多宫务。
弘历看着她低垂的眉眼,心中权衡。魏璎珞此举,看似退让,实则以退为进。她推举新人,一来可分散集中在顺妃身上的恩宠,二来可引入新的势力搅动格局,三来也能彰显她作为高位妃嫔的“贤德”。而对他而言,这确实是个充实后宫的好借口。
“爱妃处处为朕、为大局着想,朕心甚慰。”弘历拍了拍她的手,“此事朕会考虑。你先去看看永琰吧,朕晚些时候再去看他。”
“谢皇上。”魏璎珞恭顺地退下。转身离开养心殿的刹那,她脸上的忧惧与柔弱尽数收敛,只剩下沉静的冷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