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屏幕上的加密消息还亮着,姜姝指尖在键盘上停了半秒,随即调出后台监控面板。二十多条负面信息正在社交平台快速扩散,配图是经过裁剪的财务报表截图,标题写着“姜氏嫡女涉嫌非法转移资产”。发布账号清一色关联到姜婉名下的媒体矩阵。
她没动声色,只是将玉匣重新锁进桌底暗格,顺手拔掉终端的外接电源。离线状态下,数据不会外泄,也不会被追踪反向定位。她站起身,活动了下肩关节,昨夜能量融合留下的钝痛还在,但已经不影响行动。
手机震动起来,秘书处转发了一封紧急邮件:三位股东要求召开临时董事会,议题为“集团实际控制人合规性审查”。姜姝扫了一眼发件时间——十分钟前。节奏很紧,显然是配合舆论攻势同步推进的施压手段。
她坐回椅子,打开私人通讯录,拨通一个加密号码。电话接通后,她只说了一句:“查最近四十八小时所有提及我的公开内容,标记源头IP和转发路径。”对方应了一声便挂断。
等待结果期间,她打开了姜氏集团的官方后台,浏览了几篇已发布的公关稿。措辞谨慎,但毫无杀伤力。这种时候,靠常规回应只会被淹没在信息流里。
零点整。
视野中浮现出一行字:「今日能力:舆论引导」。
她闭了两秒眼,再睁开时目光已沉静下来。这个能力她从未用过,但系统提示足够清晰——她可以在信息发布的同时,植入一种无形的情绪导向,让阅读者不自觉地倾向某种立场。不是操控,而是引导,像在溪流上游轻轻拨动水面,下游自然改道。
她开始写文。
标题很简单:《我为何回来》。
没有辩解,没有愤怒,只是陈述。她写下母亲去世后家族的变化,自己如何从一个被所有人视为痴傻的继承人,一步步拿回本该属于她的位置。她提到第一次被下毒时吐血不止,被关在地下室三天没人过问;也提到厉云霆带人闯入董事会议室那天,她站在父亲遗像前,手里握着一枚冰刃。
文中附了两张图。一张是医院的验伤记录,另一张是安保系统拍下的画面:她站在火光冲天的道观门口,身后是倒塌的梁柱,脸上沾着灰烬,眼神却直视镜头。
最后她写道:“我不是在争权,是在守命。而我守护的,不只是姜家,还有那些曾被牺牲的人。”
发布前,她默念指令,将“共情”“敬佩”“支持”三种情绪锚点嵌入文本底层。不是强行灌输,而是让真实经历本身去触动人,再由能力放大那份共鸣。
文章发出三分钟后,评论区开始出现变化。
起初是几条实名留言:“我是姜氏工厂的老员工,去年孩子重病,公司垫付了八万手术费。”“我在B区社区中心做义工,姜氏连续五年资助孤寡老人项目。”这些声音原本会被水军盖过,但这一次,它们不断被顶上首页。
转发量破五千时,话题悄然登上热搜第七位。有人截取文中片段做成图文帖,配上“这才是真正的豪门继承人”一类标题,迅速引发二次传播。
姜姝切换到后台监控,看到情绪曲线明显偏向正面。质疑声仍在,但已不成规模。
但她知道,姜婉不会就此罢休。
果然,半小时后,一批新账号开始集中刷屏。“剧本演得不错”“别忘了你还背着官司”“慈善?不过是洗钱手段罢了”,攻击标签迅速堆叠。更有甚者放出一段模糊视频,画面里一个背影走进某私人诊所,旁白暗示她长期服用精神类药物。
姜姝冷笑一声,立刻启动第二轮操作。
她在姜氏官网首页推出“透明计划”专栏,宣布今后每周公开重大项目进展、慈善支出明细,并增设员工匿名访谈通道。第一条公示内容是上季度公益投入总额及受助名单,数据精确到个人姓名与金额。
同时,她授权一家合作媒体发布一段纪实短片。镜头记录的是她昨夜在据点内的工作场景:桌上摊开几张图纸,她低头研究阵法结构,手指在纸面缓慢移动,眼角朱砂痣在灯光下微微泛光。画外音只有两句:“这不是权力之争,是生存之战。”“我不是完美继承人,但我不会退。”
视频末尾定格在她抬头望向窗外的画面,神情疲惫却坚定。
短片上线不到一小时,播放量突破百万。热搜排名升至第三,“姜姝 真实”“姜氏 透明化”等词条持续发酵。有网友扒出姜婉过去三年频繁出入高端医美机构的记录,质疑其抹黑行为动机不纯。
舆论风向彻底逆转。
有媒体开始追问:“姜婉是否滥用公众平台进行家族内斗?”甚至有财经评论员发文指出,此次事件暴露了部分豪门企业缺乏监督机制的问题。
姜姝关闭所有社交界面,将终端切换至静默模式。她靠在椅背上,手指轻敲桌面,听着外面街道逐渐安静下来。城市进入深夜,但网络上的声浪仍未平息。
她知道,这一波反击已经奏效。股东们的问询邮件不再增加,反而有两人主动撤回参会申请。更重要的是,这场喧嚣成功掩盖了她真正要做的事——聚灵珠的能量波动痕迹,已被海量信息流彻底淹没。
手机再次震动。
是之前派出的调查员回信:所有负面内容的初始推送节点,均指向姜婉办公室的专用服务器。其中三条关键推文,是在她本人签到文件审批单上完成发送指令的。
证据确凿。
但她不打算现在动手。
她站起身,走到墙角的保险柜前,取出一支录音笔。这是昨晚从林远处回收的备用设备,里面存着一段未上传的音频——姜婉与某公关负责人通话的片段。
“……只要让她名声臭了,董事会自然会换人。”
“……数据可以改,视频可以剪,重点是要让人觉得她不稳定。”
她把录音导入加密存储盘,贴上标签后放进抽屉。这不单是反击武器,更是预警信号。姜婉已经从暗处走向明面,下一步必会更极端。
她重新坐下,打开日程表。明天上午十点,董事会例行会议。她需要以全新姿态出现。
不能再是那个被质疑的继承人。
必须是无可争议的话事人。
她调出镜像程序,预演明天可能面对的质询问题。每一条都准备好回应逻辑,每一句话都设计好情绪落点。她不需要讨好任何人,只需要让所有人明白——她站在这里,不是请求认可,而是宣告事实。
窗外,一辆巡逻车缓缓驶过,车灯扫过墙面又消失。
她盯着终端右下角的时间,等待零点再度来临。那时,新的能力将替换旧的,她又要面对未知的一天。
但现在,她掌握了自己的声音。
手机忽然弹出一条提醒:姜宅外围安防系统检测到异常靠近信号,已自动启动一级警戒。
她眼神一凛,立刻调出宅邸监控地图。画面显示,东南角围墙外有不明热源停留超过五分钟,疑似有人蹲守。
她没急着联系安保组。
而是打开通讯列表,找到一个许久未用的号码,输入一句话:
“你的人,不该出现在那里。”
发送完毕,她站起身,走到角落的武器箱前,掀开盖子。里面整齐摆放着几支特制银针,针身刻有微型符文,是她用来布置小型封锁阵的工具。
她取出三支,插进袖口内衬的固定槽中。
然后坐回原位,双手交叠放在桌面上,静静看着终端屏幕。
监控画面中,那道热源终于开始移动,缓慢退出警戒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