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熊迹未夏
本书标签: 校园  青春暗恋 

辐射雨与未寄出的明信片

熊迹未夏

台风过境后的榕城像被水泡过的试卷,皱巴巴地晾在九月末的阳光下。周三中午,气象台解除全部预警,省队选拔的成绩却悄然张贴——红榜贴在教学楼正门,A4纸被胶带横七竖八地钉住,像一块仓促包扎的伤口。知夏站在人群最外圈,隔着晃动的人头看见第一行:沈砚——理论第一、实验第一,总分比第二名高出整整十一分。那一瞬,她胸口涌起的不是羡慕,更像一种尘埃落定的空。

  自己的名字在倒数第七:林知夏,第24名,入围市队候补。耳边响起稀稀拉拉的掌声,她却在嘈杂里捕捉到沈砚的声音——低而稳,像雨后在铁皮屋顶滚动的水珠:“恭喜。”她回头,发现他不知何时站在她身后半步,单手揣兜,另一只手里拿着一张被折成窄条的实验报告,纸边露出半截维尼熊的黄色耳朵。那是她上周夹在笔记里的“证据A”。知夏喉咙发紧,刚想开口,老李头拍响讲台:“都静一静!入选同学明晚七点去实验楼A302开会,讲国赛安排。”人群轰然散开,沈砚被江屿勾住脖子拖向篮球场,纸条在他指缝一闪,便被塞回校服口袋。知夏没追上,只在原地攥住掌心——那里留着半枚月牙形的指甲痕,是刚才自己偷偷掐的。

  实验楼A302曾是老图书馆,窗外正对锅炉房的大烟囱。周四晚七点,灯管嘶啦亮起,飞蛾从破裂的天花板俯冲,影子掠过桌面,像散乱的铅笔屑。知夏推门时,长桌旁已坐满人,空位只剩两个:沈砚左侧,以及最末端的孤椅。她选了后者,把笔记本摊平,假装记录会议,却在他每一次偏头时看见灯光沿着他下颌线滑落,像一条无声的小瀑布。

老李头打开PPT,首页写着“国赛冲刺60天”。讲到实验规范时,他忽然抬手点向知夏:“候补1号,你过来搭一下示波器。”十几双眼睛刷地转过来。知夏起身,膝盖撞到桌角,疼得眼前一白,却不敢停顿。示波器屏幕闪着幽绿光,她调整触发电平,指尖微抖,波形一次次跳动。就在她几乎要放弃时,旁边伸出一只手——骨节分明,腕上黑色发圈缠着一根极细的榕树须——沈砚侧身,替她按下“AUTO SET”,波形瞬间稳定。他声音低到只有她能听见:“别慌,1kPa都扛住了,这点电压不算什么。”屏幕的绿光映在她镜片上,像一场袖珍的极光。

  会议结束,人群鱼贯而出。知夏故意慢收书包,等灯管灭到只剩一盏,才看见沈砚倚在门框,抬手把那张折窄的实验报告还给她:“错题整理得不错,借我参考?”纸张展开,维尼熊创可贴被贴回原先位置,但多了行铅笔字:

  “误差分析第3行,ρ空气应取1.29,你写成1.2了。——S”

  字迹瘦劲,像他桌面上永远立着的金属尺。知夏握紧纸条,抬眼却发现走廊已空,只剩声控灯在她的呼吸里明明灭灭。

  周六,全市辐射雨预警。传说台风光顾后的第一场雨带微量宇宙尘,会在夜里呈现极浅淡的蓝。省队却安排模拟考,时间晚七点到十点半。开考前夕,突然断电,整个实验楼陷入漆黑。应急灯亮起的同时,手机信号也全屏蔽——为防止泄题。老李头在走廊吼:“原地别动!后勤去启发电机!”

  黑暗像一块厚重的布,把三十个学生包在一起。知夏坐在靠窗的实验台前,听见自己心跳被无限放大:砰、砰、砰。窗外,辐射雨悄然落下,在路灯范围里发出幽蓝的微光,像一场被稀释的极光。她伸手触窗,指尖冰凉,玻璃外雨滴汇成细线,顺着她的掌纹蜿蜒。忽然,有人轻敲她身后的台面——沈砚的声音隔了半臂距离,低得只能气息感受:“怕黑?”知夏摇头,想起他看不见,便开口:“不怕……只是雨滴颜色像示波器荧光。”他轻笑,呼吸拂过耳廓:“那一起收集点数据?明早写个非正式报告,投给老李头。”

  下一秒,他递来一只塑料量筒——是学校用来测小石块体积的那种,此刻接了半筒蓝色雨水。幽光里,水面晃动,像被搅碎的银河。知夏接过,他的指尖碰到她的,温度比雨高,却比心跳低。黑暗把时间拉长,她数着心跳秒针,大约过了二十下,灯突然全亮,众人眯眼,发电机轰隆作响。沈砚已退回原位,仿佛从未靠近,只留量筒在她手里,水面仍泛细浪。

  十点半收卷,雨未停。知夏把量筒用黑布袋套好,抱在怀里,像揣着一团违禁的火。学生们涌出实验楼,沈砚却被老李头留下谈国赛志愿。知夏等在走廊拐角,灯管闪几下,终于灭尽。她掏出一张便利店买来的明信片——夜空辐射雨的照片,印在正面,蓝得虚假。她借应急灯最后一缕光,写下:

  “如果宇宙尘真能穿越大气,那我心跳里的杂质,是否也能被你检测?——第24名”

  落款没写名字,只画了一只极小的维尼熊。她把它塞进量筒布袋,挂在A302门把上,然后转身跑进雨里。辐射雨落在她睫毛,碎成细小的蓝,像一场无人知晓的极光,被黑夜私藏。

  周一清晨,知夏提前到实验楼。A302门把空空,量筒不见,明信片也无影无踪。她站在门口,听见走廊尽头传来老李头的声音:“沈砚,你提交的《辐射雨电导率测定》报告数据不错,谁帮你采的样?”少年的回答被风带散,只剩一句:“……一个朋友。”

  知夏低头,无声地弯起嘴角。她知道,自己或许永远只是“一个朋友”,但宇宙尘、量筒、1kPa的误差,以及明信片上那团蓝色极光,已悄悄在两人之间结成一条看不见的导线——电流微弱,却足够让心跳,持续偏转。

上一章 电话亭里的1ka 熊迹未夏最新章节 下一章 冬夜邮筒与落空的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