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醒狮少年
本书标签: 现代  现在进行时  醒狮少年 

第二章:老狮头的低语

醒狮少年

堂口里死寂的空气,仿佛被父亲那句锥心的质问冻住了。

陈醒心站在原地,感觉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父亲陈国栋的眼神,不再是单纯的愤怒,而是掺杂着一种被至亲之人背叛后的巨大悲恸和彻骨的失望。那句“亲眼看看德威堂是怎么死的”,像一把生锈的钝刀,在她心口来回割锯。

她张了张嘴,想反驳,想解释自己并非此意,但骄傲和连日来积压的怨气堵住了她的喉咙。她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倔强地别开了脸,避开了那道让她无所遁形的目光。

陈国栋也不再言语,他转过身,背脊挺得笔直,却透着一股难以言说的孤寂。他重新拿起那块软布,极其轻柔地、一遍遍地擦拭着那个被他顿在桌上的“黑须王”狮头,仿佛在安抚一个受惊的老友。那小心翼翼的姿态,与方才的雷霆震怒判若两人。

母亲听到动静,急匆匆地从内堂掀帘出来,看到这父女俩一个面沉似水,一个梗着脖子,空气中火药味尚未散尽,便知道刚才定然爆发了激烈的冲突。她叹了口气,走上前轻轻拉过陈醒心的行李箱,打圆场道:“回来了就好,一路累坏了吧?先上楼把东西放好,房间我都收拾好了。阿栋,你也少说两句,孩子刚到家……”

陈醒心借着这个台阶,一言不发地跟着母亲上了楼。她的房间还保持着十年前的样子,旧书桌、小床、印着 faded 花纹的窗帘,甚至连墙上贴着的几张泛黄的醒狮剪纸都还在。一切都熟悉得令人窒息,仿佛时光从未流逝。她把行李箱扔在角落,疲惫地坐在床沿,窗外是小镇午后的慵懒光景,与上海快节奏的压迫感截然不同,却让她感到另一种无所适从的沉重。

晚饭是在一种近乎诡异的沉默中度过的。长方形的老式木桌上,摆着几样陈醒心小时候爱吃的家常菜,母亲不停地给她夹菜,试图活跃气氛,但陈国栋始终沉着脸,目不斜视地扒着碗里的饭,仿佛桌上只有他一个人。陈醒心也食不知味,只想尽快结束这顿煎熬的晚餐。

饭后,陈国栋撂下碗筷,一言不发地又回到了堂口,继续守着他那些狮头锣鼓。母亲一边收拾碗筷,一边对陈醒心低声道:“你爸就那个脾气,你别往心里去。狮馆的事……唉,你刚回来,先休息,明天再说。”

陈醒心帮母亲洗了碗,回到自己房间,却毫无睡意。白天的冲突、父亲的质问、这熟悉又陌生的环境,都让她心绪难平。她鬼使神差地走出房间,轻手轻脚地来到通向堂口的楼梯拐角,向下望去。

堂口只亮着一盏昏黄的老式钨丝灯,光线将父亲的身影拉得长长的。他并没有在擦拭狮头,而是静静地坐在一张太师椅上,手里捧着一个相框。借着微弱的光线,陈醒心认出那是爷爷奶奶的合影,背景就是德威堂,爷爷肩上扛着的,正是那个“黑须王”。

父亲的手指轻轻摩挲着相框玻璃,眼神是陈醒心从未见过的柔和与……脆弱。他对着相片,用极低的声音喃喃自语,像是一种忏悔,又像是一种无助的倾诉:

“阿爸……我是不是很没用?守不住您传下来的基业……连自己的女儿,都觉得我守着的是一堆该扔进历史垃圾堆的破烂……”

那一刻,陈醒心仿佛被一道闪电击中。她从未想过,那个在她印象中永远强硬、固执、说一不二的父亲,内心竟藏着如此深的无力感和自我怀疑。她一直以为,父亲的坚守只是一种毫无意义的固执,此刻却隐约触摸到,那固执背后,是沉甸甸的家族责任和对逝去时光的守护。

她悄悄退回自己的房间,心脏在胸腔里怦怦直跳。

深夜,陈醒心被一种极细微的、持续不断的“沙沙”声惊醒。她屏息倾听,声音来自楼下堂口。一种莫名的冲动驱使她再次起身,悄悄走下楼梯。

堂口比之前更暗了,只有墙角工作台上亮着一盏小小的台灯。父亲不在。而工作台前,母亲正坐在那里,就着台灯微弱的光亮,手里拿着一把小镊子和细如发丝的彩线,正全神贯注地修补着什么东西。

陈醒心走近几步,才看清母亲正在修补的,竟然是白天被她失手碰落、眼角处裂开一道细纹的“黑须王”狮头!母亲的动作极其轻柔、专注,她用镊子小心地夹起一小撮染好色的狮毛,一点点地嵌入裂缝周围,再用细线巧妙地固定、缝合,力求恢复原状,那神情庄重得如同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

灯光勾勒出母亲鬓角的白发和眼角的皱纹,也照亮了她手中那承载了百年风雨的狮头。陈醒心看着看着,忽然想起小时候,母亲也是这样,在灯下一针一线地为她缝制醒狮表演用的小褂子,那时父亲的脸上还有笑容,狮馆里总是充满了弟子们练功的吆喝声和锣鼓的喧闹……

“妈……”她忍不住轻声唤道。

母亲吓了一跳,抬起头,看到是她,松了口气,随即露出一个温柔的微笑:“吵醒你了?这老家伙年纪大了,不禁碰,得小心伺候着。”她指的是狮头。

“对不起,妈,白天我……”陈醒心看着那道裂缝,内疚感涌了上来。

母亲摇摇头,放下手中的工具,拉过陈醒心的手,轻轻拍着:“傻女,一个狮头,修修补补又是一百年。东西坏了可以修,人心要是有了裂痕,就难了。”她顿了顿,目光深邃地看着女儿,“你爸他……不是生你的气,他是气自己,气这世道变化太快,他快跟不上了。这德威堂,这醒狮,是他的命根子,也是他的枷锁。”

母亲拿起桌上一本边缘已经起毛、纸页泛黄的线装册子,递给陈醒心。“这是德威堂的‘狮谱’,上面记着历代传人的心得,还有不少老套路、老规矩。你爸年轻时,还想把它整理出来,发扬光大呢……你看看,或许能明白一点。”

陈醒心迟疑地接过那本沉甸甸的册子,触手是一种粗糙而温润的质感。

回到房间,陈醒心在台灯下翻开了那本“狮谱”。里面是用毛笔小楷工整书写的内容,夹杂着一些手绘的步法图、鼓点谱。纸张脆弱,墨迹也已暗淡,但字里行间却透着一股蓬勃的生命力。她看到爷爷记录某次舞狮采青的成功心得,看到父亲年轻时写下的关于创新套路的设想,甚至……在最后一页的角落,发现了几笔稚嫩的铅笔涂鸦,画着一个歪歪扭扭的小狮子,旁边写着“心心七岁画”。

她的眼眶忽然有些发热。

她原本以为早已遗忘、甚至刻意抛弃的过去,原来一直以这种方式,静静地躺在这里,等待着她的重新发现。这本狮谱,不仅仅是一本技艺手册,更是一部家族血脉与精神传承的编年史。

就在她指尖抚过那稚嫩涂鸦,心神激荡之际,一张夹在狮谱最后几页之间的、略显陈旧的剪报,滑落了出来。

她捡起剪报,上面的日期是十几年前。标题赫然映入眼帘:

《传统醒狮技艺传承陷困境,老字号“德威堂”能否迎来新狮王?》

报道旁边,是一张黑白照片。照片上,年轻的父亲陈国栋意气风发地舞动着“黑须王”,而在他身旁,一个眼神明亮、笑容灿烂的小女孩,正有模有样地摆着醒狮的起步姿势——那是年幼的自己。

报道的结尾处,有一行用钢笔写下的、已经有些模糊的字迹,笔锋锐利,是父亲的笔迹:

“薪火相传,岂止于血脉?”

这短短七个字,像一道强光,瞬间刺破了陈醒心心中厚厚的迷障。父亲坚守的,究竟是什么?他对自己归来的期望,又到底是什么?她握着这张轻飘飘的剪报,却感觉重逾千斤。窗外的夜色浓重,而一个关于传承的真正谜题,才刚刚在她面前展开。

---

上一章 第一章:都市折翼 醒狮少年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三章:旧巷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