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后的日子,变成了失去色彩的默片。
陈未搬回了他们租住的公寓。这里的一切,都残留着他的气息——他挂在衣帽间的西装,他放在洗漱台上的剃须刀,他喜欢看的财经杂志堆在茶几角落,冰箱里还有他没喝完的牛奶……
她照常去学校,做研究,写论文,甚至顺利通过了硕士答辩。她表现得异常平静,平静得让所有关心她的人都感到害怕。只有她自己知道,她的心,在他说“再见”的那一天,就已经跟着他一起死去了。她只是在凭借本能,完成他曾经期望她做到的事情。
直到有一天,她在整理书房时,无意间碰落了书架最高层的一个旧纸箱。箱子掉在地上,里面的东西散落出来——是林淮南高中和大学时的一些旧物。
她蹲下身,一件件拾起。有他打篮球获得的奖牌,有他们一起看过的电影票根,有一叠她写给他的、已经泛黄的信件……最后,她看到了一本深蓝色的、封面没有任何字迹的硬壳笔记本。
她从未见过这个本子。
颤抖着手,她翻开了第一页。熟悉的、俊挺有力的字迹,瞬间刺痛了她的眼睛。
“致我最爱的陈未:
如果有一天(希望这一天永远不要来),我先离开了,请你一定要继续勇敢地生活下去。
你是我见过最坚强的人,从那个雨天第一次见到你,我就知道。你像石缝里长出的小草,看着柔弱,却有着撼动磐石的力量。
记得吗?你说过,人死后会变成星星,在夜空中守护着地上所爱的人。那么,我会变成最亮的那一颗,一直一直看着你,守护你,直到我们再次相遇的那一天。
不要哭,未未。我的离开,只是换了一种方式陪伴你。你要带着我的那份,好好地、精彩地活下去。去完成你的梦想,去看我们想看的风景,去感受这个世界所有的美好。
你笑起来最好看,像阳光穿透乌云。所以,多笑一笑,就算是为了我。
永远爱你的
淮南”
笔记本的日期,是他们结婚一周年纪念日那天。原来,他早就想过这种可能,早就为她写下了这些话。
陈未抱着那本笔记本,蜷缩在冰冷的地板上,终于崩溃地嚎啕大哭起来。那哭声嘶哑、绝望,仿佛要将五脏六腑都哭出来。这些日子以来所有的伪装、所有的坚强,在这一刻,被这迟来的、充满爱意的嘱托,击得粉碎。
他连离开,都为她安排好了退路。
一个月后,陈未消失了。
她辞去了刚刚获得的助理研究员职位,退掉了那间充满回忆的公寓,将林淮南的赔偿金大部分留给了他的父母,一小部分为奶奶找了一家更好的、能提供终身照料的养老院。然后,她抹去了自己所有的痕迹,没有告诉任何人她的去向。
有人说,在南方一个以盛产柑橘闻名的小城里,见过一个短发的年轻女人,沉默寡言,在山坡上经营着一片柑橘园。她似乎总在傍晚时分,对着北方的天空发呆。
有人说,她带着林淮南的骨灰,去了他们曾经计划蜜月旅行的地方,完成了他未竟的心愿。
也有人说,她回到了那个他们一起回去看过奶奶的小县城,在他们曾经一起走过的地方,安静地终老。
众说纷纭,却无人能证实。
只有江城一中的老校工,偶尔在夕阳下打扫空旷的篮球场时,会跟新来的年轻老师们提起:“以前啊,总有一对特别好的小年轻回来,那男孩子球打得好,女孩子就在那边安安静静地看着……那女孩看他的眼神啊,啧啧,就像他是她的整个太阳。”
而每年清明,林淮南的墓前,总会准时出现一束新鲜的柑橘花。洁白的花瓣,嫩黄的花蕊,带着南方阳光和雨露的气息,静静地依偎在冰冷的墓碑前,像一句无声的问候,也像一个跨越了生死的、温柔的拥抱。
在某个遥远的小城,柑橘花开的季节,空气里总是弥漫着浓郁的甜香。一个身影单薄的女人,在日落时分,从果园走回山腰的小屋。她的床头,始终放着那本深蓝色的笔记本。
晚风吹过,带来远方模糊的歌声和柑橘林沙沙的声响。她望着窗外渐次亮起的灯火和天边最早出现的几颗星子,轻声低语,如同情人间的呢喃:
“淮南,柑橘又开花了。你看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