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的高烧反复了三天。陈望舒向学校请了假,每天下课后就直奔月岛家。他学会了煮日式病号粥,记住了每种药的服用时间,还从图书馆借来琉璃喜欢的作家新书。
第三天深夜,琉璃的体温终于恢复正常。陈望舒靠在墙边小憩,感觉到有人为他披上毛毯。睁开眼,看见琉璃正对他微笑,脸色虽然苍白,但眼睛恢复了神采。
"你应该叫醒我的。"他立即起身,"饿不饿?我去热粥。"
琉璃拉住他的衣角,摇摇头,在手机备忘录上打字:「这些天,谢谢您。」
"不要说谢谢。"陈望舒认真地看着她,"照顾喜欢的人,是理所当然的事。"
琉璃的脸红了。她低头打字:「我想给您看样东西。」
她打开衣柜最底层的抽屉,取出一个精致的木盒。里面整齐排列着十几个笔记本,按时间顺序编号,最早的一本纸张已经泛黄。
「从失去声音那天起,我开始写日记。」她在纸上解释,「这是全部的我。」
陈望舒轻轻翻开最早的那本。十岁孩子的笔迹稚嫩却工整:"今天发不出声音了。医生说可能永远都不能说话。妈妈哭了,但我没哭。因为哭也没有用。"
后续的日记记录着她的成长:学习手语的过程,被同学孤立的难过,发现写作乐趣的喜悦,还有对远方的向往。
在一本中学时期的日记里,他读到这样一段:"如果注定沉默,就要让文字发光。总有一天,会有人读懂这些沉默的声音。"
陈望舒合上日记,感觉胸口发热。这个女孩把不幸变成了力量,在寂静中建造了属于自己的王国。
"琉璃,"他轻声说,"你比任何人都勇敢。"
她微笑着摇头,在纸上写:「我只是选择了适合自己的方式活着。」
清晨,琉璃的精神明显好转。她带着陈望舒来到町屋后的小庭院。雨后的庭院青翠欲滴,石灯笼上还挂着水珠。她在廊檐下坐下,拿出一个平板电脑。
「想给您听个东西。」她打字的速度很快,眼睛里闪着期待的光。
那是一个语音合成软件的界面。琉璃熟练地输入文字,按下播放键。机械的女声缓缓响起:
"望——舒——谢——谢——"
虽然是通过机器发出的声音,缺乏语调的变化,但陈望舒却觉得,这是世上最动人的话语。
"可以教我用吗?"他问。
琉璃惊讶地睁大眼睛。
"我想学会怎么用你的方式'说话'。"他认真地说。
那个上午,他们坐在廊下学习使用语音软件。陈望舒吃力地记忆着操作步骤,琉璃耐心地纠正他的错误。当陈望舒第一次成功让机器说出"琉璃,早安"时,她笑得像得到糖果的孩子。
「这样,我们就有共同的语言了。」她在本子上写。
午后的阳光温暖宜人,他们在庭院里种下一株紫阳花。琉璃在便签上写:「等花开的时候,我们再一起看。」
陈望舒忽然明白,爱情不需要轰轰烈烈。它可能只是一个雨夜的陪伴,一个学会使用语音软件的决心,或者一起种下的一株花。
在琉璃用机械音说出"望舒,再见"时,他在心里发誓:总有一天,要让这个女孩听见全世界最动听的情话——用她选择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