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灵异悬疑小说 > 夜课教室影
本书标签: 灵异悬疑 

第二十七章

夜课教室影

晨雾还没散时,贝壳滩上就传来“咔嗒”声——是那枚嵌着石子的透明贝壳,正被潮水推着往岸边滚。妹妹弯腰拾起,发现壳内侧多了道新刻的痕迹,像片展开的小帆。

“是要我们出海吗?”她把贝壳举到雾里,水珠顺着纹路往下淌,在沙上晕出个小小的“船”字。

身后传来木桨划水的声音,老渔夫摇着小舢板靠岸,船板上摆着个竹篓,里面盛着刚捞的海菜,绿得发亮。“今早潮头带了些‘信使’来。”他掀开篓盖,底下藏着几十枚小海螺,每个螺口都塞着片晒干的海草,“摸起来硬邦邦的,怕是写了字。”

妹妹挑出枚螺旋最紧的海螺,倒出里面的海草——草叶上果然有压痕,是用细沙拼的“聚”字。她突然想起什么,往旋螺壳旁跑,昨晚埋下的玻璃罐还在,罐口的蓝布被顶开了一角,里面多了三枚贝壳,拼成个小小的三角形。

“是让召集大家吗?”孩子们从雾里钻出来,手里都攥着捡来的贝壳。最小的那个举着枚碎壳,壳上沾着根红绳:“我在礁石缝里找到的,像不像去年丢的那根?”

红绳确实是去年夏天断的,当时妹妹正用它串贝壳风铃。她接过碎壳,发现红绳末端系着个极小的木牌,刻着“27”——今天是农历二十七。

雾散时,沙滩上已聚了二十多个人。老渔夫把海螺倒在沙地上,孩子们蹲成圈,一个个剥开螺口的海草:有的写着“树”,有的画着波浪,还有个螺壳里藏着片羽毛,沾着点松脂香。

“是后山的松树林!”有人喊出声。大家顺着红绳的方向往山上走,果然在老松树下发现个树洞,里面摆着个木盒,盒盖用贝壳拼了朵花,打开一看—是叠得整整齐齐的蓝布,上面绣着只衔着贝壳的海鸥,针脚里还嵌着细沙,像刚从海里捞出来。

蓝布底下压着张纸条,字迹被潮气浸得发皱,却还能看清:“今日涨潮时,船会靠岸,带新的故事来。”

回到海边时,潮水正漫过脚面。远处真的驶来艘白帆船,甲板上站着个穿蓝布衫的人,手里举着串贝壳风铃,风一吹,“叮铃”声混着浪涛,像在说:“我们又见面了。”

妹妹摸了摸口袋里的透明贝壳,内侧的小帆痕迹被体温焐得温热——原来有些约定,从来不用刻意记,就像潮水总会记得回家的路。

白帆船靠岸时,甲板上的人把贝壳风铃抛过来,妹妹伸手接住,铃舌上系着的蓝布丝扫过掌心,像只轻巧的蝴蝶。穿蓝布衫的是个老者,裤脚卷到膝盖,沾着的沙粒里混着些细碎的贝壳,一看便知是常年与海打交道的人。

“这是我太爷爷留下的船。”老者弯腰解缆绳,声音带着海风的粗粝,“他说当年有个穿蓝布褂子的老太太,总在涨潮时来送贝壳,说要给孙儿攒够一百片,就能换片不会褪色的海。”

妹妹把风铃挂在船桅上,风过时,贝壳碰撞的脆响里,竟混着极轻的哼唱——正是那首《盐粒与浪》的调子。老者愣了愣,突然红了眼眶:“这调子……我太爷爷也哼过,说是什么‘贝壳歌’。”

孩子们涌到船舱边,发现里面堆着个旧木箱,箱盖用铜锁锁着,锁孔形状竟和民俗馆那枚铜钥匙一模一样。妹妹掏出钥匙插进锁孔,“咔嗒”一声,锁开了,里面铺着层防潮的油纸,油纸下是本厚厚的日记,纸页泛黄发脆,却还能看清上面的字迹:

“三月二十七,潮大,收贝壳七枚,其中一片壳内有盐画小娃,像极了邻家孙儿……”

“五月初三,老太太来,说孙儿病了,想要片带红纹的贝壳压惊,找了三日,终得一枚……”

日记最后一页夹着片红纹贝壳,纹路里的盐粒早已凝成硬块,却依然能看出当年画的小太阳。老者颤抖着接过贝壳,指尖抚过那些盐粒:“这是我爷爷!他小时候得过场大病,太爷爷说,是位老太太送的贝壳救了他!”

潮水渐渐涨高,漫过船板,把些新的贝壳推上船来。妹妹看见其中一片上用盐画了两个牵手的老人,正往海里走,身后跟着个蹦蹦跳跳的孩子,手里举着片红纹贝壳。

“他们来看你们了。”妹妹轻声说。老者把红纹贝壳贴在胸口,风铃突然响得格外欢,像有无数个声音在说“找到了”。

夕阳西下时,白帆船又要起航。老者把日记留给了民俗馆,说要带着那片红纹贝壳,沿着太爷爷的航线再走一遍。“告诉海里的朋友,故事没断,还在往下写呢。”

船帆升起时,妹妹发现风铃的蓝布丝上,不知何时缠了片新贝壳,壳上用海泥写着“二十七”,旁边画了个小小的箭头,指向天边的圆月——像在说,每个二十七,都有约定在等。

夜风里,贝壳滩的盐粒又开始泛光,这次拼出的不是字,是艘小小的船,船帆上绣着片贝壳,在月光下轻轻晃,像在说:

“路还长,我们慢慢走。”

上一章 第二十六章 夜课教室影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十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