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于公元前202年刘邦(汉高祖)建立、公元8年因王莽篡汉而亡的大一统王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长期稳定的封建王朝,彻底塑造了早期“汉”文化的核心形态。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翻开课本的一页是秦亡后刘邦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崛起于秦末战乱,终结于王莽篡汉,是中国历史上首个长期稳定的封建王朝。
它一边以“文景之治”积累民生财富,一边凭汉武帝时期的铁血扩张奠定疆域,北击匈奴、开通西域;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文化正统,经济上打通丝绸之路开启中外交流,最终让“大一统”成为中国历史的核心逻辑,也让“汉”成为民族的重要符号。
刘邦于汜水之阳登基建汉,为华夏历史铺就了一条“承前启后”的文明轨道。它向前承接秦制精髓,摒弃苛政之弊,以“郡国并行”过渡政权,用“休养生息”安抚民生,让历经战乱的土地重焕生机;向后则开创封建王朝的治理范式——文景二帝以“轻徭薄赋”筑牢经济根基,汉武帝凭“北击匈奴、开通西域”拓宽帝国疆域,更以“独尊儒术”确立文化正统,将“大一统”的理念深植民族血脉。
西汉在治世的荣光与潜在的危机中前行。它既终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余绪,又为后世两千年的王朝统治划定了制度框架与文化内核,成为连接先秦古韵与中古文明的关键枢纽。
而李沐星穿越的就是这个时代……
公元前8年,因汉成帝驾崩,膝下无子嗣,立定陶王刘欣为皇太子,随即继承皇位,是为汉哀帝,开启其短暂统治在位的七年。
彼时作为太子舍人正任郎官的故太子旧人董贤,与穿越而来的李沐星,重逢于杏花瓣下……
公元前5年,汉哀帝与董贤再次重逢。
开启西汉盛世——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着一声高亢的唱喏,三百余官员齐刷刷地跪下地动山摇,再三嵩呼。
场面无比,辉煌壮观。
那声音平地惊雷炸响,震耳欲聋,又如海潮般一波接一波,气势磅礴,直冲云霄。
汉哀帝一身玄色皇服。
董贤立于身后,皇冕冠流苏摇晃,五龙呈祥瑞八爪蟒龙霸气之长摆垂地。
汉哀帝,扶着董贤,一步一步走至帝王的最高台阶——九五至尊,天下君主!
九重高台下。
黑压压一片文武百官跪倒在地,行三叩九拜大礼。
汉哀帝侧目回身,负手而立,身材伟岸挺拔。
董贤穿着月色朝服,玉冠束发,宽大的白袖。
一手拿掌扇,扶着汉哀帝步步高梯。
一步步登上九五至尊之位!
底下黑压压一片,俯首跪拜,我站在至高之处,底下的人渺小如蝼蚁。
这就是……帝王之威吗?
我从未见过如此盛大的场面。在现代,我不过是个平凡的初中生,每日挤大巴、上课、熬夜追剧。
而此刻,在倒退的西汉年间,我站在这里,被众人仰望,被百官朝拜,被历史洪流顶浪。
董贤站在我身旁,一身月白色朝服,衬得他眉目如画。他见我怔忡,微微一笑,轻轻搀扶起我的手,带着我走向龙椅。
"陛下,别紧张。"他低声在我耳边道,温热的气息带着一丝清香,"臣董贤始终在。"
我抬头看他,他的眼神温柔而坚定,温和如玉,仿佛在告诉我——这里有他在,我一直无需害怕。
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阵势的我,稳住了心态深吸一口气,缓缓迈步走向龙椅。
汉哀帝高大的身影,伟岸的身材,在董贤的搀扶下,稳步坐上了龙椅。
龙飞凤舞,玄色的长袍飞舞……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那呼声再次响起,比之前更加响亮,更加虔诚。
惊天动地,响彻云霄。
俯瞰众生跪拜之象,这一刻天地渺小的似乎唯我独尊。
只要董贤,站在我的身侧……
我坐在龙椅上,感受着那千年金漆扶手的冰凉,历史的浩瀚过了两千多年了,看着下方黑压压的百官,心跳依旧如雷。
心,扑通扑通的,开始狂跳。
董贤站在我身侧,低声道:"陛下,先听丞相奏事。"
来之前,他已经大致向我陈述过,早朝的礼仪流程。
我点头,努力平复呼吸。
这样浩大的场面。我初中生第一次见。
丞相公孙禄走上前,手持简牌跪拜行礼:"陛下,臣有本奏。"
一时间。文武百官安静极了。
鸦雀无声,一根针掉了都听得见。
底下黑压压的一片,屏住了呼吸。
面对大汉的帝王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回荡在殿内:"陇西大旱,颗粒无收,百姓流离失所,请陛下开常平仓赈济灾民,并派遣钦差前往安抚。"
我看向董贤,他微微点头,示意我应对。
我调整姿态,努力让自己声音平稳:"准奏。朕命你为钦差,即刻前往陇西,务必安抚百姓,确保赈灾粮饷发放到位。"
"臣遵旨。"公孙禄叩首,礼完退下。
我松了一口气,心想当这大汉的皇帝可真不容易!
这么多人看着,在众目睽睽之间,我和董贤还要相互传递眼神。
总以为自己做的天衣无缝,回首间……却发现自己的后背已经湿透。
紧接着,一个一个的上奏。
在董贤的眼神传递之间。
我总算完成了。
退朝之时,一双眼睛躲在无人的角落里暗探。
董贤轻轻执起我的手,低声道:"陛下做得很好。"
我转头看他,他的眼中带着赞许与鼓励,仿佛在告诉我——我,已经迈出了作为帝王第一步。
有他的鼓励,从旁辅助,我无须担心……
接下来的朝议,董贤始终站在我身侧,时而低声提醒我朝中大臣的性格与立场,时而为我分析奏折中的关键信息。
"陛下,户部尚书提议增加赋税,以充国库,但此举恐激起民怨,需谨慎。"
"陛下,御史大夫弹劾边关将领贪污军饷,需彻查。"
我一边细听,一边努力消化这些暗中递来的信息,同时保持天子的威仪,努力让自己看起来更加沉稳、睿智。
不失一国之主刘欣的风采!
所幸,汉哀帝前欣哥天生英俊,眉目俊朗,身形挺拔才没有有失颜面。
退朝时——"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呼声再次响起,回荡在空旷的殿内不绝于耳,绕梁许久。
我坐在龙椅上,看着百官依次退下,心中五味杂陈。
一时间,百感万千……
董贤走到我身旁,低声道:"陛下,今日您应对得当,臣甚欣慰。"
如释重负,我长嘘一口气:“原来这帝王,好当又不好当。”
“陛下何出此言?”
“这么大一个国家,治理起来很困难,边疆的问题又不绝于缕。可是,有文武百官,齐齐朝拜。这种感觉又很爽。”我如是说道,“你的汉哀帝,欣哥以前果真不简单。”
董贤笑了,就像一片杏树淡淡落下的落花。
浅浅的笑着,眉眼俱是温柔。
第一次,他看见这个姑娘长大了——有了他欣哥的风采。
从他身上,好像隐隐有一种帝王之气弥漫开来……
我转头看他,他的眼中带着温柔和闪烁的情愫,仿佛是在告诉我——无论未来如何,他都会一直在我身边。
作为宦官,尽心尽力辅佐我。
我深吸一口气,平复下千年悸动的心情,点了点头。
"董贤,"我握住他的手轻声道,"谢谢你。"
他微微一笑,执起我的手,轻声道:"陛下,臣会一直陪着您。"
我望着他,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此刻,不管这份陪伴,是属于前汉哀帝刘欣,还是此刻的我。
或许,这帝王之路,只要有董贤一直在,我并不会感到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