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灵异言情小说 > 民间的故事:传奇异闻
本书标签: 灵异言情  民间各种小故事合集  民间故事改编文 

第26期:湘夫人的斑竹

民间的故事:传奇异闻

洞庭湖水波涛翻滚,娥皇静静地坐在苍梧郡驿馆窗边,指尖轻绕着舜帝临别时赠予的玉佩。那玉佩触感温润如同凝脂,上面雕刻着“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的铭文,这铭文承载着他治国安邦的初心,也是她日夜思念的寄托。

“姐姐,你看这江雾,浓得化不开呢。”女英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汤走进来,鬓角还带着些许湿气,“送信的驿卒说,陛下在九嶷山遭遇山洪,已经有三天没有消息了。”

娥皇接过汤碗,手指微微颤抖:“九嶷山险滩众多,但他一向谨慎,定不会有事的。”话虽如此,她眼角的细纹却比往日更深了几分。她与女英嫁给舜帝二十年,从他还是姚墟的一介农夫,到接受尧帝禅让登上王位,她们陪他经历过洪水肆虐,见过他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也深知他深夜批阅奏章时眉宇间隐藏的万民疾苦。

忽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撕裂了江雾,驿馆外传来撕心裂肺的哭喊。娥皇与女英同时站起,只见舜帝的贴身侍卫满身泥泞,抱着一块染血的玄圭跪在阶前:“陛下……陛下为了营救被困的山民,被山洪卷走了,尸骨……已经找不到了,只留下这块圭。”

玄圭落地,发出沉闷的声响。女英双腿一软,若非娥皇及时扶住,她险些跌倒在地。她紧紧抓住娥皇的衣袖,指甲深深掐进布料:“不可能!前些天他还派人送来家书,说等处理完灾情,就带我们去看九嶷山的杜鹃花。”

“家书呢?”娥皇的声音异常平静,平静得令人心慌。

侍卫从怀里掏出一封被雨水浸透的信,字迹已模糊不清,唯有末尾的“待我归”三字依然清晰可见。

娥皇把信贴在胸口,心跳骤然变得紊乱。她猛然转身,取下墙上的佩剑:“备船,去九嶷山。”

女英擦干眼泪,目光变得坚定起来:“对,我们去找他,他说过要等我们的。”

船只驶出洞庭湖,一路向南行进。起初江面上还有渔船往来,越接近九嶷山,水色越发浑浊,两岸的树木被洪水冲刷得东倒西歪,偶尔有浮尸顺流而下,看得人心惊胆战。

“娘娘,前面水势太急,船不能再前进了!”船夫跪在船头,声音颤抖,“九嶷山那边发生了山体滑坡,连当地人都不敢靠近啊。”

娥皇站在船头,青丝被狂风扯乱,衣袂随风飘扬:“继续前进,就算是粉身碎骨,我也要见他一面。”

女英握住她的手,掌心冰凉但充满力量:“姐姐说得对,即便是刀山火海,我们也陪陛下一起闯。”

船夫无奈,只得硬着头皮继续撑船。行至一处狭窄水道时,突然巨浪拍岸,船身剧烈摇晃,一根断木从上游冲来,狠狠撞在船舷上。“咔嚓”一声,船板破裂,江水如猛兽般涌入。

“娘娘快跳船!”侍卫嘶吼着将二人推向岸边。娥皇抓住女英的手,在落水前的瞬间,她们看到岸边丛生的湘竹,叶片在风雨中狂舞,犹如舜帝发怒时扬起的衣袖。

呛了几口江水后,她们挣扎着爬上岸,浑身湿透,狼狈不堪。女英的脚踝被碎石划伤,鲜血染红了裙摆,但她浑然不觉,只是望着滔滔江水哭喊:“舜,你出来啊!我知道你还在这里。”

娥皇扶着一棵湘竹站稳,竹身冰凉,却让她生出一丝力气。她沿着江岸行走,目光扫过每一块礁石、每一片落叶,仿佛舜帝会突然从某个角落出现,笑着说“我回来了”。

连续走了三天三夜,她们踏遍了九嶷山的峰峦沟壑,脚底磨出了血泡,嗓子哭哑了,却连舜帝的一片衣角也没找到。山民们说,山洪过后,这里只剩下一片狼藉,唯有山腰的竹林,不知为何愈发青翠。

那天黄昏,暴雨初歇,夕阳透过云层,在竹梢投下诡异的殷红光芒。娥皇与女英坐在竹林深处,望着彼此憔悴的面容,终于明白,那个承诺“待我归”的人,真的不会再回来了。

“姐姐,你看这竹子。”女英抚摸着一根竹茎,泪水滴落在其上,“我们的眼泪,是不是要永远留在这儿了?”

娥皇低头,见自己的泪珠落在竹上,竟晕开一抹紫痕,很像舜帝玉佩上的纹路。她忽然笑了,笑着笑着,眼泪夺眶而出:“他总说,百姓的苦难是他最牵挂的事。如今他化作了这片山水,我们就陪着他,守护这方土地吧。”

她们相拥坐在竹下,直到月亮挂上中天。山风掠过竹林,发出“沙沙”的声音,像极了舜帝温和的话语。女英轻声哼唱着他们年少时的歌谣,娥皇跟着应和,歌声穿过山谷,融入江水之中。

次日清晨,山民发现竹林间多了两株新竹,竹身布满紫斑,风吹过时,似乎能听到女子低语。有人说,那是娥皇与女英化作了湘水女神,永远守护着这片舜帝眷恋的土地。

数百年后,洞庭湖畔有个叫阿竹的采竹女,每天都会去湘竹林砍伐斑竹,编织竹篮为生。她总觉得这些竹子与众不同,夜里常梦见两个衣袂飘飘的女子,在月光下哭泣。

一天,阿竹砍竹时,发现一株老竹的竹节里藏着一枚玉佩,正是当年舜帝赠予娥皇的那一枚。她捧着玉佩,忽然听见竹林深处传来歌声:“舜兮舜兮,奈若何。”

歌声悲切,听得阿竹心口发痛。她循着歌声走去,看到两个女子立于水畔,正是梦中所见之人。

“你们是谁?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阿竹问道。

娥皇转过身,眼中含泪:“我们在等一个人,等了太久太久。”

女英补充道:“他说过会回来的,可我们等了百年,只等到这满山的斑竹。”

阿竹掏出玉佩:“你们说的,是不是留下这玉佩的人?”

娥皇见到玉佩,身体猛地一震,泪水决堤:“是他,是他的玉佩!”

就在此时,江面驶来一艘小船,船头站着一个白衣书生,眉目竟然与传说中的舜帝有七分相似。他看到阿竹手中的玉佩,惊呼道:“这是我祖传的玉佩,怎么会出现在你这儿?”

原来,书生是舜帝的后裔,祖上传言说当年先祖南巡失踪,唯有一枚玉佩遗落民间,如果能找到,便能解开先祖失踪之谜。

阿竹将玉佩还给他,又指着娥皇与女英:“是这两位姐姐的,她们等了你们先祖几百年。”

书生望向水畔的女子,忽然跪地叩拜:“先祖曾说过,他治水时亏欠两位祖奶奶太多,若有来生,定当偿还。如今我愿用余生守护这片竹林,告慰先祖与祖奶奶的在天之灵。”

娥皇与女英对视一眼,眼中的悲戚渐渐散去。她们看着书生与阿竹,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与舜帝。山风再次吹过竹林,这一次,风声不再悲切,反而带着几分温柔的笑意。

阿竹与书生结为夫妻,在竹林边盖了一间小屋,世代守护着斑竹林。据说,每逢清明,若在月下竹林里放上一坛好酒,就能听见三个人的笑声。那是舜帝终于与娥皇、女英团聚,在另一个时空里,续写着未完的篇章。

上一章 第25期:渔娘 民间的故事:传奇异闻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28:眉间尺:三刃归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