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灵异言情小说 > 民间的故事:传奇异闻
本书标签: 灵异言情  民间各种小故事合集  民间故事改编文 

第29期:磨魂

民间的故事:传奇异闻

青石镇外的山坳里,藏着盘老石磨。磨盘裂着几道缝,像老人脸上的皱纹,磨齿却依旧锋利,转起来“咯吱咯吱”响,声儿能传到半里外的溪涧。守磨的是个哑女,镇上人叫她青砚,因她总爱蹲在磨盘旁,用手指蘸着露水在青石上画些歪歪扭扭的道道,像写字,又像画符。

青砚爹娘走得早,只留她和这盘石磨。每日天不亮,她就背着谷子来磨房,瘦小的身子推着磨杆,一步一顿,磨盘转得慢,谷粉落得也慢,往往日头升到头顶,才能磨出半袋粉,换两个铜板买些糙米。

那年冬天来得格外早,雪下了三天三夜,压塌了磨房的半边草顶。青砚缩在墙角,用破棉絮裹着身子,听着屋外风雪拍打磨盘的声响,肚子饿得直叫。她摸出怀里最后半个窝头,是昨日王大婶给的,本想留着当晚饭,此刻却忍不住啃了一小口。

突然,门外传来“扑通”一声,像是有人摔倒在雪地里。青砚爬过去,扒开破门缝一看,雪地里蜷着个老丈,穿件单衣,冻得嘴唇发紫,怀里还紧紧抱着个空瓦罐。她认得他,是山下的孤老刘满仓,前几日还看见他在镇上讨饭,被地主家的狗追得跌进泥坑。

青砚没多想,费力地把老丈拖进磨房,用身体替他挡着穿堂风,又把那半个窝头掰了大半,塞进他嘴里。老丈嚼着窝头,眼睛半睁半闭,瞅着青砚冻得发红的手,忽然从怀里摸出块磨得发亮的铜片,塞给她:丫头……这是开磨盘底的钥匙……藏着……好东西……话没说完,头一歪,没了气息。

青砚抱着老丈渐渐变冷的身子,眼泪无声地淌下来。她在磨房后墙根挖了个坑,把老丈埋了,又在坟头插了根芦苇杆,像给他立了块碑。至于那块铜片,她没当回事,随手塞进了磨盘的裂缝里。

开春后,青砚染了风寒,浑身烫得像火烧,躺在草堆里迷迷糊糊。夜里,忽听见磨房传来“咯吱”声,比她推磨时响得多,也快得多。她挣扎着爬起来,扶着门框往外看,月光透过破窗棂,照在磨盘上,竟有个佝偻的身影在推磨,粗布短褂,背影瞧着格外眼熟。

是……是您,青砚张了张嘴,发不出声音,眼泪却先掉了下来。那身影转过身,脸上沟壑纵横,缺了颗门牙的嘴咧开,竟露出个笑来,正是刘满仓,他指了指磨盘旁堆着的玉米面,又指了指屋角的药罐,罐里不知何时多了些草药,正冒着热气。

青砚扑过去,想抓住那身影,手却径直穿了过去。刘满仓的影子在月光里晃了晃,慢慢淡了,只留下满磨盘的玉米面,白得像雪,还带着股淡淡的甜香。

打那以后,磨房就变了样。青砚要是累了,夜里准能听见“咯吱”声,第二天一早,准有磨好的米面堆在磨盘旁,细得能飘起来;要是遇着连阴雨,谷粒受潮,她夜里睡前把谷子倒在磨盘上,天亮就变成了干燥的粉,一点霉味都没有。

镇上的张货郎常来收粉,见青砚的米面总比别家的好,忍不住问:“你这磨盘是有啥讲究,磨出的粉能当胭脂用。”青砚只是笑,指了指磨盘上的裂缝,那里藏着的铜片,不知何时变得亮晶晶的。

这年秋天,山匪闯进了青石镇。领头的疤脸汉子踹开磨房门,看见满仓的米面,眼都直了:“把这石磨拆了,拉回去!”喽啰们刚要动手,磨盘突然“哐当”一声自己转起来,转得飞快,磨杆甩出的劲风像刀子,刮得山匪们脸生疼。

邪门了,疤脸汉子举刀就砍,刀刚碰到磨盘,就被弹了回来,刀刃崩出个豁口。更吓人的是,磨盘缝里渗出些黑水,顺着磨盘往下流,流到地上竟变成了毒蛇,吐着信子缠上山匪的腿。

妈呀,山匪们吓得魂飞魄散,连滚带爬地跑了,从此再也没敢靠近山坳。青砚站在磨房里,看见磨盘上的铜片闪了闪,刘满仓的影子在磨盘上晃了晃,又消失了。

过了两年,张货郎托人来说亲。他瞧着青砚心善,磨出的米面又好,想娶她做媳妇,往后一起走街串巷卖粉。青砚没点头,也没摇头,只是在夜里摸着磨盘,轻轻画了个圈,那是她爹娘教她的,代表“好”。

成亲那天,张货郎推着独轮车来接亲,车上装着新做的木架,想把石磨修好。青砚刚要上车,磨盘突然“咯吱”响了一声,磨盘缝里的铜片掉了出来,落在她手心。她捡起铜片,发现背面刻着字,是刘满仓的笔迹,歪歪扭扭的:丫头,磨盘底下有罐银子,是我年轻时攒的,够你俩过日子了。”

青砚蹲在磨盘旁,用铜片撬开磨底的石板,果然见着个瓦罐,里面装着亮晶晶的银子,还有张字条:当年你给我的半个窝头,比山珍海味都香。我守着磨盘,护你一辈子安稳。”

后来,青砚和张货郎把磨房修得结结实实,石磨依旧转着,磨出的米面越来越有名,连县城里的富户都派人来买。有人说,那是因为磨盘里住着个老魂灵,心善,见不得好人受穷。

每年清明,青砚都会带着刚磨的玉米面,去磨房后墙根祭拜。坟头的芦苇杆早就换成了石碑,上面刻着“刘公满仓之墓”,碑前总摆着半个窝头,是她亲手做的,热乎乎的,像当年那个雪夜里,她塞给老丈的那一个。

上一章 第28期绣花鞋 民间的故事:传奇异闻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30期:骨笛寄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