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之期转眼即至。
当最后一批病患走出医棚时,丹徒县迎来了久违的晴空。赵家庄村口的隔离棚已全部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口新掘的甜水井。小石头牵着弟弟的手,在井边咿咿呀呀地唱着新编的防疫歌谣。
"大人,"刘成捧着厚厚的名册快步走来,"全县病患三千七百五十二人,除最初不治的十七人外,其余均已康复。各乡里正联名上书,请求为大人请功..."
柳永站在县衙前,望着街市间重新升起炊烟,轻轻摇头:"功不必请,罪却要究。李员外可有了下落?"
"还在追查。但..."刘成压低声音,"润州那边,已经连发三道急令了。"
话音未落,街口突然传来鸣锣开道声。一队皂衣差役拥着一顶青呢官轿疾驰而来,轿中人身着五品官服,面沉似水。
"柳参军好大的架子!"那官员不等轿子停稳便掀帘而出,"三催四请不动,莫非真要本官亲自来请?"
柳永认出这是润州通判周世昌,执掌刑名,正是他的顶头上司。他整了整衣冠,从容施礼:"下官参见通判大人。疫情紧急,实在分身乏术..."
"疫情?"周世昌冷笑一声,"本官一路行来,所见皆是太平景象。倒是你柳大人,抗命不遵,擅离职守,该当何罪?"
围观的百姓渐渐聚拢,人群中响起窃窃私语。突然,小石头挣脱母亲的手,举着一卷画纸跑到轿前:
"大人!柳大人是好人!他救了我们全村!"
画纸上歪歪扭扭画着柳永施针救人的场景,旁边还配着识字歌谣里学的字:"柳青天治病"。
周世昌脸色一变,正要呵斥,忽见长街尽头烟尘滚滚。数百乡民扶老携幼而来,最前面的赵老汉手中捧着一把万民伞,伞面上密密麻麻缀满了各色布条——那是百姓从衣襟上剪下的印记。
"丹徒百姓联名,"老汉颤巍巍跪倒,"求大人明鉴!柳大人是为救我们才..."
他身后,黑压压跪倒一片。有拄拐的老妪,有怀抱婴孩的妇人,还有那些刚刚病愈的孩童。没有人说话,但千万道目光比任何言语都有力。
周世昌的轿夫下意识后退半步。这位见惯官场风浪的通判,此刻竟觉得手中那纸调令重若千钧。
就在这时,一骑快马冲破人群。马上驿卒滚鞍下马,高举一封金漆文书:
"圣旨到——"
全场悚然,连周世昌都慌忙整衣跪倒。只听宣旨官朗声念道:
"朕闻丹徒时疫,心甚忧之。司理参军柳永,临危受命,施救得法,活民数千...特擢升礼部郎中,留任润州督办善后。钦此——"
圣旨中的"活民数千"四字格外清晰。周世昌接旨的手微微发抖,他这才注意到,随行太医正在查验康复病患,低声回禀:"确是砷毒之症...若非及时救治,死者当以千计..."
柳永谢恩起身时,系统界面流光溢彩:
【特殊成就"民心所向"达成】
【奖励:逆命值+200,解锁特殊技能【众志成城】】
【技能效果:在得到民众支持时,办事效率提升50%】
周世昌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柳大人...不,柳郎中年轻有为,本官...佩服。"
"通判大人,"柳永忽然指向远处山峦,"您可知那些茶园的肥料从何而来?"
周世昌眼神闪烁:"这个...本官怎会知晓..."
"下官已查实,那些含砷肥料均来自润州'永丰号'。"柳永目光如炬,"巧的是,永丰号的东家,似乎是大人妻弟?"
一阵秋风吹过,卷起万民伞上的布条飘飘作响。周世昌的额头渗出细密汗珠,他终于明白,这场较量才刚刚开始。
而柳永看着重新热闹起来的街市,心中清明如镜。有了这道圣旨,有了这万千民心,他必将把这场投毒案查个水落石出。
远处,孩童的歌声随风飘来:
"清官好比长明灯,照亮山河万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