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大业十年的秋风,比往年更冷几分。洛阳紫微宫的梧桐叶簌簌落下,铺在凤章殿外的青砖路上,踩上去沙沙作响。十四岁的杨玥裹着一件月白色的夹袄,站在廊下望着远处的宫墙,手里捏着一封刚拆开的信,信纸在她微凉的指尖微微发颤。
信是李世民从太原寄来的,字迹比三年前更显遒劲,只是字里行间少了往日的轻松——“太原近日多风沙,儿郎们操练勤苦,父帅常言‘天下将乱,当厉兵秣马’”“昨日听闻齐郡张金称起义,兵锋直指黎阳,洛阳恐难久安”“玥儿,你在宫中务必保重,勿要挂念”。
每一句话,都像一颗小石子,砸在杨玥心上。她虽深居宫闱,却也常听宫女太监议论——山东的起义军越来越多,父皇三征高句丽损兵折将,国库空虚,百姓流离失所,连洛阳城里的粮价都涨了不少。可她总不愿相信,那个曾让她骑在肩头看灯市、许诺要护她一生安稳的大隋,会真的走向崩塌。
“公主,风大,回殿里吧。”画春捧着一件藕荷色的披风过来,轻轻搭在她肩上,“仔细着凉了,娘娘该担心了。”
杨玥回头,眼底带着几分茫然:“画春,你说……外面真的很乱吗?世民哥哥信里说,连黎阳都不安全了。”
画春垂下眼睑,声音放轻:“公主别多想,有陛下在,洛阳定然安稳。秦王孙也是担心您,才会在信里叮嘱几句。”话虽这么说,她心里却清楚,如今的局势,早已不是“安稳”二字能概括的——前几日她去御膳房取点心,还听见太监们偷偷议论,说太原的唐国公招兵买马,动静越来越大,怕是……要反了。
可这些话,她不敢对杨玥说。公主心里装着秦王孙,若是知道唐国公的野心,不知该有多难过。
杨玥没再追问,只是重新握紧手里的信纸,指尖几乎要将纸捏破。她想起去年李世民来洛阳时,曾偷偷对她说“天下将变,我若不早做准备,恐难护你周全”,那时她只当是少年人故作老成的感慨,如今才懂,他说的是真心话。
几日后,隋炀帝在显仁宫设宴,召集群臣及家眷赴宴。杨玥随萧贵妃一同前往,刚进殿门,就看到了站在李渊身后的李世民。
他穿着一身深紫色的锦袍,腰束玉带,身姿挺拔如松,眉宇间褪去了少年人的青涩,多了几分沉稳与锐利。许是察觉到她的目光,李世民转过头,四目相对的瞬间,他眼底的锐利瞬间化为温柔,对着她微微颔首。
杨玥的心跳骤然加快,连忙低下头,跟着萧贵妃走到席位上坐下。
宴会上,丝竹声不断,舞姬们舞姿曼妙,可殿内的气氛却有些压抑。隋炀帝端着酒杯,看着阶下的大臣,语气带着几分疲惫:“近日山东贼寇作乱,扰我大隋安宁,诸位可有良策?”
大臣们面面相觑,无人敢应声。三征高句丽已耗空国力,如今再要镇压起义军,谈何容易?
李渊站出来,躬身道:“陛下,臣以为,当遣良将前往镇压,同时安抚百姓,减免赋税,方能平息乱象。”
隋炀帝点头,目光落在李世民身上:“世民随你在太原操练,想必也习得些兵法?说说看,若是让你去平乱,你会如何做?”
李世民上前一步,从容拱手:“陛下,臣以为,贼寇虽多,却多是乌合之众,只需选精锐之师,直击其要害,再辅以安抚之策,定能速战速决。只是……”他顿了顿,语气诚恳,“如今军饷匮乏,兵士们多有怨言,若能及时拨付军饷,鼓舞士气,方能事半功倍。”
一番话说得条理清晰,既显露出少年人的锐气,又不失沉稳。隋炀帝忍不住点头称赞:“好!不愧是唐国公的儿子,少年有为!朕看,将来定是个栋梁之才。”
杨玥坐在席位上,看着殿中从容不迫的李世民,心里又骄傲又酸涩。她知道,他越来越优秀,离“能护她周全”的目标越来越近,可也离那个“只属于她的世民哥哥”越来越远——他眼底的野心,早已藏不住了。
宴会过半,李世民借着敬酒的机会,悄悄走到杨玥身边,压低声音道:“玥儿,明日辰时,我在御花园的柳树下等你,有东西要给你。”
杨玥点头,指尖紧紧攥着裙摆,心里既期待又不安。
次日辰时,杨玥准时来到御花园的柳树下。李世民已等候在那里,手里拿着一个包裹。
“世民哥哥。”杨玥走上前,声音有些轻。
李世民转身,将包裹递给她:“这里面是一些伤药和干粮,还有几块碎银子,你收着,藏在身边。”
杨玥愣住,接过包裹,不解地看着他:“你给我这些做什么?”
李世民看着她纯真的眼睛,心里一阵刺痛,却还是狠下心道:“玥儿,洛阳恐难久安,若是将来有变故,你拿着这些东西,能多一分保障。”
“变故?什么变故?”杨玥追问,声音发颤,“是不是……你父亲要做什么?”
李世民沉默片刻,终究还是没有隐瞒:“玥儿,大隋气数已尽,我父帅……不得不反。我知道这对你来说很残忍,可我别无选择——我要活下去,还要护你活下去。”
杨玥后退一步,手里的包裹掉在地上,伤药和干粮散落一地。她看着李世民,眼里满是不敢置信:“所以……你之前说的‘护我周全’,就是看着你父亲颠覆我的国家?李世民,你骗我!”
“我没有骗你!”李世民上前一步,想抓住她的手,“玥儿,我若不这么做,等大隋亡了,你只会死得更惨!我反隋,是为了天下,也是为了你!”
“为了我?”杨玥冷笑,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你为了我,就要毁掉我父皇的江山?就要让我成为亡国公主?李世民,你好狠的心!”
她转身就跑,任凭李世民在身后呼喊,也不肯回头。柳树下的落叶被风吹起,落在散落的伤药上,像一场无声的叹息。李世民站在原地,看着她的背影,拳头紧紧攥起——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和她之间,再也回不到从前的青梅竹马了。
凤章殿内,杨玥扑在萧贵妃怀里痛哭。萧贵妃轻轻拍着她的背,眼里满是心疼:“傻孩子,母妃早就知道了。帝王家的儿女,哪里有真正的情分?委屈你了。”
杨玥哭着摇头,心里又痛又恨——她恨李世民的欺骗,恨他的野心,可更恨的是,自己明明知道他要反隋,却还是舍不得恨他。
窗外的秋风越来越冷,梧桐叶落得更急了。杨玥知道,这场天下大乱,终究还是来了。而她和李世民的缘分,也将在这场乱世里,被碾碎成泥,再难复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