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隋宫月,唐宫恨
本书标签: 古代  历史向  古代宫廷     

公主的忧心绪

隋宫月,唐宫恨

隋大业十三年正月,洛阳的雪还未化尽,紫微宫却已弥漫着离别的愁绪。凤章殿内,宫女们正忙着将衣物、珍宝装箱,箱笼堆叠如山,碰撞声细碎又杂乱,搅得人心神不宁。萧贵妃坐在镜前,看着铜镜里自己略显憔悴的面容,轻轻叹了口气——再过几日,她们就要随隋炀帝南巡江都,离开这座住了十几年的宫殿,离开这风雨飘摇的洛阳。

十六岁的杨玥站在一旁,手里捏着一方素帕,眼神空茫地看着窗外。自那日送走给李世民的粮草伤药后,她就整日心神不宁,既盼着能收到他的回信,又怕收到他的信——她怕信里说的,全是起兵反隋的消息。

“玥儿,过来。”萧贵妃招手让她上前,拿起一支赤金嵌珠的发钗,插在她的发髻上,“这是你外祖母留给我的,戴上它,保佑我儿平安。”

杨玥低下头,看着镜中自己的模样——发髻高挽,珠钗耀眼,一身华贵的宫装,可眼底的不安却藏不住。她轻声道:“母妃,我们一定要去江都吗?留在洛阳不好吗?”

萧贵妃握住她的手,指尖微凉:“傻孩子,陛下心意已决,我们做后宫女子,只能听从。洛阳如今不安全,去江都,或许能避避风头。”

“可我听说,江都也不太平。”杨玥小声反驳,“前几日听宫女说,杜伏威的起义军都快打到江淮了,江都……真的能安稳吗?”

萧贵妃沉默了。她怎会不知江都也未必安稳?可隋炀帝心意已决,她一个女子,又能如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只求能护着女儿平安。

正说着,殿外传来宫女的声音:“公主,御膳房的刘公公求见,说有您的东西。”

杨玥心里一动,连忙道:“快让他进来!”

进来的是那个帮她送东西去长安的刘公公,他手里捧着一个小小的锦盒,神色慌张地走进来,对着杨玥行了一礼:“公主,这是从长安寄来的,托人辗转送到奴婢手里,说是给您的。”

杨玥连忙接过锦盒,指尖都在颤抖。她打开锦盒,里面没有信,只有一枚熟悉的狼牙佩——正是多年前李世民送给她的那枚,只是如今,狼牙佩的缝隙里,沾着一点暗红色的痕迹,像是……血迹。

“这……这是怎么回事?”杨玥拿着狼牙佩,声音发颤,“信呢?没有信吗?”

刘公公摇头:“没有信,只有这枚佩饰。送东西的人说,让公主看到这个,就知道秦王孙……一切安好。”

一切安好?可这血迹是怎么回事?杨玥紧紧攥着狼牙佩,心像被揪成了一团。她想起李世民在信里说的“夜不能寐”,想起他眼底的野心,难道……他已经开始练兵打仗了?这血迹,是他的吗?

“公主,您别担心。”刘公公看出她的不安,连忙安慰,“秦王孙吉人天相,定然不会有事的。”

杨玥没有说话,只是将狼牙佩紧紧贴在胸口,冰凉的触感和那点暗红的血迹,让她心里又痛又慌。她知道,这枚狼牙佩,是他在告诉她,他一切安好,可这血迹也在提醒她,他正在经历的,是刀光剑影的乱世。

送走刘公公后,杨玥回到暖阁,将自己关在里面,对着那枚狼牙佩默默流泪。画春劝了她许久,她也只是摇头,一句话不说——她不敢想,等他们到了江都,李世民会不会真的起兵反隋;她更不敢想,若是大隋真的亡了,她这个亡国公主,该何去何从。

几日后,南巡的队伍准备就绪。隋炀帝乘坐龙舟,萧贵妃和杨玥乘坐凤舟,浩浩荡荡地从洛阳出发,沿着大运河向江都而去。龙舟行驶在运河上,两岸的百姓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看着这支奢华的南巡队伍,眼神里满是麻木和怨恨。

杨玥站在凤舟的甲板上,看着两岸的百姓,心里一阵刺痛。她想起父皇曾说,要让大隋的百姓安居乐业,可如今,却成了这般模样。她又想起李世民,想起他信里说的“天下将乱,当厉兵秣马”,或许……他真的能结束这乱世?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杨玥掐灭了——他是反贼,是要颠覆她父皇江山的反贼,她怎么能这么想?

可她控制不住自己的心。她想起御花园的青梅约,想起他说的“非你不嫁”,想起他送的狼牙佩和小兔子玉佩,心里的爱恨交织在一起,让她痛不欲生。

凤舟行至半途,忽然传来消息——李渊在太原起兵了!国号“唐”,李渊自任大将军,以“废昏立明,拥立代王,匡复隋室”为名,率军南下,直指长安!

消息传来,龙舟上一片哗然。隋炀帝震怒,却又无可奈何——如今的他,早已没有能力回师平叛,只能加速向江都而去。

杨玥在凤舟上听到这个消息,如遭雷击,差点瘫倒在地。画春连忙扶住她,她却只是呆呆地看着长安的方向,手里紧紧攥着那枚沾着血迹的狼牙佩——他终究还是反了,终究还是成了颠覆大隋的反贼。

运河的水缓缓流淌,凤舟在水面上前行,两岸的风景不断后退,可杨玥的心,却停在了原地。她知道,从李渊起兵的那一刻起,她和李世民之间,就只剩下亡国之恨和身不由己的宿命。

只是她不知道,这场乱世的洪流,终将把她推向何方;而那个她又爱又恨的少年,终将以怎样的方式,再次出现在她的生命里。

上一章 长安的烽火信 隋宫月,唐宫恨最新章节 下一章 李渊起兵反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