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御苑,太液池中荷花初绽,暗香浮动。王皇后在伍元照的调理下,自觉身体轻健了许多,心情愉悦,便常召她相伴游园。这日,皇后在池边水榭设下小宴,只带了少数亲近宫人,伍元照随侍在侧。
“明空,你看这并蒂莲,开得真好。”王皇后指着池中一对相依的荷花,语气中不无羡慕,“若是人间夫妻也能如此相依相伴,该有多好。”
伍元照顺着皇后的目光望去,心中微动。她深知皇后虽居正宫,却难得圣心,膝下无子更是心病。正思忖如何回应,忽闻内侍通传:
“陛下驾到!萧淑妃到!”
水榭内众人皆起身迎驾。伍元照低头站在皇后身后,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她入宫月余,这是第二次在公开场合见到李治,却是第一次与他和萧淑妃同时相见。
李治身着淡黄常服,神情闲适,萧淑妃则打扮得光彩照人,亲密地挽着他的手臂。这一幕刺痛了伍元照的眼,但她很快收敛心神,保持恭谨的姿态。
“皇后今日好雅兴。”李治微笑开口,目光不经意间扫过伍元照,短暂停留一瞬。
“陛下。”王皇后行礼,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涩意,“臣妾见荷花正好,便邀明空师太一同观赏。师太不仅通医理,对花卉也颇有见解。”
萧淑妃轻笑一声,语气娇媚却暗藏锋芒:“皇后姐姐如今真是离不开这位师太了。只是臣妾听说,感业寺乃清修之地,师太怎会对赏花品茗这些俗事如此精通?”
这话问得刁钻,暗指伍元照六根不净。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伍元照身上。
伍元照不慌不忙,合十行礼:“回淑妃娘娘,佛家讲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贫尼在寺中时,了凡师太常教导我等从草木枯荣中参悟佛法无常,故而对花草略有观察。”
李治眼中掠过一丝赞许,适时开口:“明空师太言之有理。佛法在世,不离世间觉。朕记得父皇在位时,也常与高僧探讨自然之理。”
皇帝开口定调,萧淑妃虽不甘,也只能勉强一笑:“原来如此,是臣妾浅见了。”
王皇后感激地看了伍元照一眼,对李治道:“陛下既来了,不如一同品茶?明空泡得一手好茶,连臣妾这般挑剔的人都觉得清香宜人。”
“哦?”李治颇有兴趣地看向伍元照,“那朕倒要尝尝。”
茶具摆上,伍元照净手烹茶,动作优雅从容。她选用的是今年新贡的阳羡茶,水是清晨采集的荷叶露,茶香与荷香交融,别有一番风味。
李治接过茶盏,轻嗅后浅尝一口,点头赞道:“果然清香甘醇,非同一般。皇后说得不错,明空师太确实心灵手巧。”
萧淑妃见状,眼中妒意更盛,突然道:“陛下,臣妾记得您最爱的不是阳羡茶,而是顾渚紫笋。可惜今日没有准备...”
“无妨。”李治淡然道,“佳茗如佳人,各具其美。朕觉得这阳羡茶就很合今日的景致。”
他说话时,目光再次掠过伍元照,这一次停留得稍长些。伍元照垂眸,却能感受到那目光中的温度。
茶过三巡,李治称有奏章待批,起身离去。萧淑妃紧随其后,临行前回头看了伍元照一眼,目光冰冷如刀。
待圣驾远去,王皇后长舒一口气,对伍元照道:“今日多亏你应对得体。萧淑妃向来骄纵,陛下又宠她,本宫平日也多让她三分。”
伍元照轻声回道:“娘娘雍容大度,非贫尼所能及。”
王皇后摇头苦笑:“什么雍容大度,不过是无奈罢了。若本宫能像她那般得陛下欢心...”话未说完,神色已黯然。
伍元照心中复杂。她同情皇后的处境,却又不得不利用这份同情。而更让她心绪不宁的,是方才李治与萧淑妃并肩而立的情景。明知帝王不可能专情一人,但亲眼所见,依然刺痛。
当夜,伍元照在立政殿偏院中独自对月沉思。夏夜微风带着荷香,却吹不散她心中的郁结。
“师太好雅兴。”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响起。
伍元照猛然转身,见李治独自一人站在月洞门下,不知来了多久。他换了一身墨色常服,几乎融入了夜色。
“陛下!”伍元照急忙行礼,四下张望,“您怎么...”
“朕放心不下你。”李治走上前,目光灼灼,“今日萧淑妃刻意刁难,你受委屈了。”
伍元照低头:“贫尼不敢。淑妃娘娘只是心直口快。”
李治轻叹一声,伸手想碰触她的脸颊,却在半空中停住,缓缓收回。“元照,在朕面前,你不必如此拘谨。我知道你心里不快。”
这一句“我知道”,瞬间击溃了伍元照的心防。她抬头,眼中已有泪光:“陛下既知元照心事,又何必与淑妃那般亲密?元照虽出身微贱,却也有...”
“也有嫉妒之心,是吗?”李治接过她的话,语气温柔,“元照,你可知道,今日朕为何要与淑妃同来?”
伍元照摇头。
“这是朕与许敬宗商议的计策。”李治压低声音,“长孙无忌等人已对你我关系起疑,朕必须故作疏远,甚至刻意亲近淑妃,以转移他们的注意。淑妃的父亲是长孙一党,朕对她的‘宠爱’,也是一种政治手段。”
伍元照怔住,没想到其中还有这般曲折。
“朕的心中,从始至终只有你一人。”李治的声音在夜色中格外清晰,“但眼下形势比人强,朕必须谨慎。元照,你要相信朕。”
伍元照望着他真诚的目光,心中的芥蒂渐渐消散。她早该想到,身为帝王的他,每一个举动都可能有深意。
“元照明白了。”她轻声道,“只是...还请陛下日后多加小心。萧淑妃不似皇后单纯,若她察觉陛下是在利用她...”
“朕知道。”李治微笑,“我的元照不仅医术高明,还如此关心朕的安危。”
这时,远处传来脚步声,是巡夜的侍卫。李治迅速隐入阴影中,低声道:“三日后,朕会命王伏胜送来一批医书,其中有朕的亲笔批注。你仔细看。”
脚步声渐近,伍元照会意点头,提高声音道:“月色正好,正宜赏荷,贫尼该回去为皇后准备明日的药膳了。”
她对着空无一人的庭院行礼,转身离去时,眼角瞥见李治已悄然消失在夜色中。
回到房中,伍元照心潮难平。她推开窗户,望向太液池方向,荷香随风飘入。今日种种在脑海中回放:萧淑妃的刁难,李治的解围,还有月下那番告白。
权力与爱情,在这深宫中如此密不可分。她既要赢得李治的心,也要助他稳固皇权,更要在这危机四伏的后宫中保全自己。
取出那枚贴身携带的玉佩,伍元照在灯下细细摩挲。玉佩温润,象征着李治的承诺,也提醒着她前路的艰险。
“刚极易折,柔则长存。”了凡师太的赠言在耳边回响。伍元照深知,在这九重宫阙中,她需要刚柔并济,方能走得更远。
窗外,一轮明月高悬,清辉洒满庭院。大明宫的夜晚,静谧中暗流涌动。而伍元照不知道的是,就在立政殿外的阴影里,萧淑妃的贴身宫女正悄悄记录下今晚所见的一切——包括那个短暂出现在偏院的神秘身影。
御苑惊鸿一瞥,已掀开深宫暗斗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