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大明宫中的桂花开了,甜香弥漫在立政殿的每一个角落。伍元照入宫已近三月,她以精湛的医术和谨慎的言行,逐渐赢得了王皇后的信赖。皇后不仅让她负责自己的日常调理,甚至开始让她参与管理一些宫务。
这日清晨,伍元照正为皇后调配安神香,忽见皇后贴身宫女急匆匆入内禀报:“娘娘,不好了!萧淑妃往太极宫去了,说是要向陛下告状,说您...您专宠妖尼,荒废宫务。”
王皇后手中茶盏一颤,面色顿时苍白:“她...她怎敢如此胡说!”
伍元照心中一惊,却强自镇定,轻声劝慰:“娘娘息怒。淑妃娘娘此言无凭无据,陛下圣明,必不会轻信。”
“你不知那萧氏的厉害!”王皇后急得站起身,在殿内来回踱步,“她父亲是长孙太尉的门生,在朝中颇有势力。若她真在陛下面前搬弄是非,只怕...”
话音未落,殿外已传来内侍的高声通传:“陛下驾到!”
王皇后与伍元照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惊疑。李治这个时候突然驾临,绝非偶然。
李治大步走入立政殿,面色凝重,身后跟着一脸得意的萧淑妃。伍元照忙与众人一同跪迎,心中快速盘算着应对之策。
“皇后,”李治的声音听不出情绪,“淑妃向朕禀报,说你近来沉溺佛事,将六宫事务尽托付于一个尼姑之手,可有此事?”
王皇后急忙辩解:“陛下明鉴!臣妾只是让明空师太协助调理凤体,宫务从未懈怠,更不曾托付于人。”
萧淑妃冷笑一声:“皇后姐姐何必狡辩?臣妾多次来立政殿请安,都见这位明空师太在批阅宫册,代行皇后之权。后宫众人皆可作证!”
伍元照心知这是萧淑妃设下的陷阱。她确实曾应皇后要求,帮忙整理过宫务记录,但从未越权处理。显然,萧淑妃早已布下眼线,就等着抓住这个把柄。
“明空师太,”李治的目光转向伍元照,语气严肃,“淑妃所言是否属实?”
伍元照叩首回禀:“回陛下,贫尼蒙皇后娘娘信任,确曾协助整理过宫务记录,但仅为誊抄归类,绝无代行权力之事。淑妃娘娘所言,恐有误会。”
萧淑妃咄咄逼人:“好个伶牙俐齿的尼姑!陛下,臣妾还听闻此女常深夜在宫中游荡,行踪诡秘,恐非善类。感业寺的丁凡师太也曾言其六根不净,不宜久留宫中!”
此言一出,伍元照心中剧震。了凡师太怎会说出这样的话?除非...萧淑妃已经买通或胁迫了感业寺的人。
王皇后气得浑身发抖:“萧淑妃!你为何一再污蔑明空师太?她为本宫调理身体,尽心尽力,后宫众人有目共睹!”
眼见两位后妃争执愈烈,李治眉头紧锁,突然拍案而起:“够了!”
殿内瞬间寂静。李治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伍元照身上:“明空师太,朕问你,你既已出家,为何不守清规,涉足宫廷事务?”
伍元照抬头,迎上李治的目光。在那看似严厉的眼神深处,她捕捉到一丝暗示。他需要她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一个能够平息争议的理由。
“陛下明鉴。”伍元照声音清晰而平静,“贫尼入宫,确为皇后娘娘凤体安康。佛家讲慈悲为怀,救人疾苦亦是修行。至于宫务,贫尼只是应娘娘之请,略尽绵力,从未僭越。若因此引起非议,贫尼愿即刻返回感业寺,以免影响后宫和睦。”
她以退为进,既表明了立场,又展现了不计个人得失的态度。
王皇后闻言大惊:“不可!陛下,明空师太医术高明,臣妾的病体方有起色,万万不可让她离去!”
李治沉默片刻,似乎在权衡利弊。这时,萧淑妃又欲开口,却被李治抬手制止。
“明空师太既然心系佛门,不愿卷入俗务,朕也不便强留。”李治缓缓道,“只是皇后凤体要紧,师太还需继续调理之责。”
他转向王皇后:“至于宫务,皇后既身体不适,朕看就让淑妃从旁协助吧。如此,既可减轻皇后负担,也可避免非议。”
这一决定看似折中,实则给了萧淑妃插手立政殿事务的借口。王皇后脸色煞白,却不得不低头领旨:“臣妾遵命。”
萧淑妃得意洋洋地谢恩,目光扫过伍元照时,带着明显的挑衅。
李治又对伍元照道:“明空师太今后只需专心皇后医药,其余事务不必过问。退下吧。”
“贫尼遵旨。”伍元照叩首,平静地退出殿外。她知道,李治这是在保护她,避免她成为众矢之的。
当夜,伍元照在药房调配安神汤时,王伏胜悄然而至,递上一张字条:“陛下子时,老地方。”
月上中天,伍元照悄悄来到立政殿后的海棠园。李治已在那里等候,一见她便急切上前:“元照,今日让你受委屈了。”
伍元照微笑摇头:“陛下用心良苦,元照明白。您若不如此处置,萧淑妃绝不会善罢甘休。”
李治叹道:“你总是如此善解人意。今日之事,确是萧氏设局。她买通了感业寺的一个小尼姑,伪造了了凡师太的证词。朕已命人暗中处理了那个尼姑,但短期内,朕必须对你表现得冷淡些。”
“元照明白。”伍元照轻声道,“只是皇后娘娘那里...”
“皇后心地单纯,朕已让王伏胜向她透露部分实情,她会理解的。”李治握住她的手,“倒是你,元照,朕担心萧淑妃不会就此罢手。”
伍元照目光坚定:“陛下放心,元照自有应对之策。萧淑妃虽狡诈,却也有弱点。”
“哦?”李治感兴趣地问,“你发现了什么?”
“这些时日,元照仔细观察,发现淑妃虽得陛下‘恩宠’,却同样膝下无子。”伍元照分析道,“她如此急切地打压皇后与我,正是因为她内心恐慌。若无子嗣,今日的恩宠终是镜花水月。”
李治点头:“说得是。那依你之见...”
“元照可借为皇后调理之机,也向淑妃示好。”伍元照眼中闪过睿智的光芒,“若她接受,或可缓和关系;若她拒绝,则显得她心胸狭隘,不顾大局。”
李治赞赏地看着她:“元照,你果真不负朕望。只是此举风险甚大,朕不愿你涉险。”
“为陛下分忧,元照万死不辞。”伍元照语气坚定。
二人又商议片刻,李治将近日朝中要事简要告知伍元照。令伍元照惊讶的是,李治竟将一份关于西北军情的密报交予她阅览,征求她的意见。
“陛下如此信任,元照定当竭尽所能。”伍元照感动不已。
李治轻抚她的面颊:“朕信你,胜过信任何人。只是时辰不早,朕该回去了。记住,万事小心。”
他悄然离去,留下伍元照独立月下。秋夜凉意袭人,她的心却因那份沉甸甸的信任而温暖。
几日后,伍元照依计而行,借向皇后请安之机,“偶遇”萧淑妃,并委婉表示愿意为她调理身体。果如所料,萧淑妃冷言拒绝,态度傲慢。
然而事情的发展出乎伍元照预料。不过旬日,后宫突然流传起一则消息:萧淑妃拒绝明空师太诊治,是因她私下服用偏方导致身体受损,不敢让人知晓。
消息传开,萧淑妃气急败坏,认定是伍元照散播谣言,对她恨之入骨。而王皇后则对伍元照更加信任,认为她受了委屈仍以德报怨。
伍元照心知这流言来得蹊跷,暗中查探,发现竟是李治命人散布的。他以此为她立威,同时也进一步激化了萧淑妃与她的矛盾。
夜深人静时,伍元照对镜自照,镜中的女子眼神越发坚定锐利。她深知,自己已深深卷入这场宫廷斗争,再无退路。而前方等待她的,将是更加凶险的风波。
立政殿的灯火彻夜通明,映照着这个一步步走向权力中心的女子。在大明宫的深夜里,一场改变大唐命运的权力博弈,正悄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