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许老师的叛逆课代表
本书标签: 校园 

第十一章《笔尖下的思想家》

许老师的叛逆课代表

晚自习的灯光透过窗玻璃,在沈赫的笔记本上投下一片柔和的光晕。他摊开刚抄完三遍的“诸子百家”核心思想,指尖在“孔子”“老子”的名字上轻轻划过,白天历史课上的窘迫还没完全褪去,可周老师那句“写小故事记历史”的话,却像颗小石子,在他心里漾开了圈好奇的涟漪。

许漾抱着语文作业本走过教室过道时,特意朝沈赫的座位多望了一眼。见他没像往常那样偷偷在课本边角画篮球,反倒对着笔记本皱着眉咬笔杆,忍不住停下脚步,轻轻敲了敲他的桌沿:“卡在哪个思想家了?”

沈赫猛地抬头,笔尖在纸上蹭出一小团墨渍,他有点不好意思地把笔记本推过去:“想写孔子,可除了‘孔融让梨’,不知道还能写什么。”笔记本上只歪歪扭扭写了个标题——《孔子的故事》,下面空着一大片,倒有几处被划掉的短句,都是他觉得不够生动的开头。

“可以从‘周游列国’写起啊。”许漾拉过旁边的空椅子坐下,声音压得很低,怕打扰到其他同学,“你想,孔子带着弟子们走了十几年,路上肯定遇到过很多有意思的事。比如他路过匡地被人误会,却还能镇定地说‘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这既能体现他的坚持,又比单纯说‘仁’和‘礼’更有画面感。”

沈赫眼睛一亮,赶紧抓起笔在草稿纸上记:“匡地被误会……还有吗?”他忽然觉得,那些原本在课本上干巴巴的文字,好像一下子有了温度——原来孔子不是只会讲大道理的老头,他也有赶路时的疲惫,有被误解时的坦然。

“还有‘韦编三绝’啊。”许漾指尖点了点沈赫的历史课本,“他读《周易》读得勤,把编竹简的牛皮绳都磨断了三次,后来才改成‘韦编三绝’这个成语。你可以写他晚上在油灯下翻竹简的样子,竹简上的字被灯光照得明明暗暗,他手里的绳子突然断了,竹简散了一地,他却一点不着急,慢慢捡起来重新编好,继续读。”

沈赫跟着许漾的描述在脑子里勾勒画面,笔尖在纸上飞快地动起来:“孔子坐在矮桌前,油灯的火苗晃啊晃,他的影子投在墙上,像个大大的问号……”写着写着,他忽然抬头问:“许老师,那老子呢?他的‘无为而治’总觉得有点难,怎么写才能不绕?”

“可以写他出关的故事。”许漾笑着说,“传说老子晚年骑着青牛要出函谷关,守关的尹喜知道他是高人,非要他留下点东西才让走,老子就写了《道德经》。你可以写青牛走在小路上,蹄子踩在石子上哒哒响,老子坐在牛背上,风吹着他的白胡子,手里拿着竹简,慢慢把‘道法自然’的道理写下来——这样是不是就具体多了?”

沈赫用力点头,赶紧在另一张草稿纸上写下“老子·青牛·函谷关”。他低头写字时,铅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窗外的夜色越来越浓,可他一点没觉得困,反而越写越起劲——原来历史不是课本上冷冰冰的知识点,而是一个个藏在时光里的故事,只要用文字把它们“拉”到眼前,就一点都不难记了。

等他把孔子和老子的故事草稿写完,抬头一看,晚自习已经快结束了。许漾正好在收最后一组的作业本,路过他座位时,沈赫把草稿纸递了过去,声音里带着点期待:“许老师,你帮我看看,这样写行不行?”

许漾接过草稿纸,借着灯光慢慢读,嘴角忍不住弯起来:“写得很好啊,‘孔子捡竹简时,手指被竹刺扎了一下,却没在意,还笑着跟弟子说“读书就像捡竹简,急不得”’,这个细节特别生动。”她把草稿纸还给沈赫,又补充道,“明天可以拿给周老师看看,他肯定会高兴的。”

沈赫把草稿纸小心地夹进笔记本里,心里暖暖的。他收拾书包时,特意把历史课本放在最上面——以前总觉得历史课无聊,可现在才发现,只要肯用心,那些古代的思想家们,好像都能从课本里走出来,跟他说说话。

走出教学楼时,晚风带着点凉意吹过来,沈赫抬头看了看天上的星星,忽然想起白天在历史课本上画的篮球框。他摸了摸口袋里的笔记本,偷偷笑了——以后历史课再也不会走神了,因为他找到了比画篮球更有意思的事,那就是用文字,把历史故事写下来。

上一章 第十章《诸子百家与涂鸦本》 许老师的叛逆课代表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十二章《晨光里的单元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