烬火逢糖
深秋的雨丝裹着寒意,砸在“朱氏集团”顶楼的落地窗上,晕开一片模糊的水痕。朱志鑫指尖夹着份文件,目光却越过玻璃,落在斜对面“邓氏科技”大厦亮着灯的总裁办公室——那是邓佳鑫的位置。
助理敲门进来时,正撞见自家老板盯着对家大楼走神,忍不住多嘴:“邓总今天又亲自带队拿下了城西的地块,媒体说这是邓氏今年第三次压过我们了。”
朱志鑫收回目光,指腹无意识摩挲着文件边缘,那里印着邓佳鑫昨天发布会的照片。照片里的人穿着深色西装,领带系得一丝不苟,唇角勾着清浅的笑意,看向镜头时眼神锐利又坦荡。他喉结动了动,声音听不出情绪:“知道了,把我们准备的新能源方案再优化一遍,下周董事会要用。”
没人知道,朱志鑫盯着邓佳鑫的时间,远比盯着报表的时间长。从少年时在商业峰会的后台第一次见他起,这个永远挺直脊背、眼里藏着光的少年,就成了他心头挥之不去的影子。后来两家公司成了对家,他看着邓佳鑫一步步从父亲手里接过担子,看着他在谈判桌上据理力争,看着他在庆功宴上被人簇拥——每一次“对手”的标签被强化,他心底的喜欢就多一分隐秘的重量。
周五的商业晚宴上,两人不可避免地遇上了。邓佳鑫端着香槟走过来,衬衫领口松开两颗扣子,少了几分平日的凌厉,多了些漫不经心的慵懒。“朱总,听说你们新能源项目卡了审批?”他语气带着惯常的试探,像在确认对手的弱点。
朱志鑫望着他眼底的光,忽然想赌一把。“确实遇到点问题,”他往前凑了凑,声音压得低,“不过要是邓总愿意帮忙,或许能快些。”
邓佳鑫挑眉,以为他要耍什么商业手段:“朱总这是要和我谈合作?还是想套我的资源?”
“都不是。”朱志鑫的目光落在他泛红的耳尖上——邓佳鑫一紧张就会耳尖发红,这点他记了五年,“我想和你谈的,是我藏了五年的事。”
邓佳鑫愣住了,手里的香槟杯晃了晃,酒液差点洒出来。他认识朱志鑫这么久,从没见过他这样的眼神,没有商场上的算计,只有直白的、滚烫的认真,像要把他整个人都裹进去。
“你什么意思?”他下意识后退半步,却被朱志鑫伸手拦住了腰。隔着西装面料,他能清晰地感受到对方掌心的温度,还有自己骤然加速的心跳——这心跳不是因为对手间的紧张,而是一种从未有过的慌乱。
“我喜欢你,邓佳鑫。”朱志鑫的声音很稳,却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从十七岁在峰会后台见你第一面起,就喜欢。我做的很多项目,看似和你竞争,其实只是想让你多注意我一点。”
邓佳鑫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声音。他脑子里全是过往的画面:每次谈判后朱志鑫递过来的温水,每次他遇到困难时莫名出现的解决方案,每次庆功宴上落在他身上的、若有似无的目光……原来那些他以为的“对手的关注”,全是藏在暗处的喜欢。
晚宴后半段,邓佳鑫借口不舒服提前走了。他坐在车里,看着手机里和朱志鑫的聊天记录——全是工作相关的内容,客气又疏离。可现在再看,每一句“朱总费心了”“期待下次合作”,都像是在拒绝一份他从未察觉的心意。
他鬼使神差地拨通了朱志鑫的电话,那边几乎是秒接。“佳鑫?”朱志鑫的声音带着期待,又藏着小心翼翼,“你还好吗?”
“朱志鑫,”邓佳鑫深吸一口气,窗外的霓虹灯映在他眼里,“你说的话,是真的吗?”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传来坚定的声音:“是真的。我可以等你,等你想清楚,多久都可以。”
邓佳鑫挂了电话,靠在椅背上,忽然笑了。原来他一直把当成对手的人,早就把他放在了心尖上。那些年的“针锋相对”,不过是一场盛大的、隐秘的暗恋。
半个月后,邓氏科技和朱氏集团联合宣布,将共同开发新能源项目。消息一出,业内一片哗然。发布会上,朱志鑫和邓佳鑫并肩站在台上,接受媒体的提问。
有记者问:“两位之前一直是竞争对手,这次为什么突然决定合作?”
邓佳鑫看了眼身边的朱志鑫,眼底带着笑意,声音清晰又坦荡:“因为我发现,最好的对手,其实更适合做并肩同行的人。”
朱志鑫握住他的手,在镜头前轻轻捏了捏。台下的闪光灯亮成一片,他却只看得见身边人的眼睛——那里不再只有对事业的锐利,还有属于他的温柔。
发布会结束后,后台的走廊里,朱志鑫把邓佳鑫抵在墙上,低头吻了上去。雨已经停了,月光从窗户照进来,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
“邓佳鑫,”朱志鑫抵着他的额头,声音里满是笑意,“这次,你跑不掉了。”
邓佳鑫环住他的脖子,回吻过去,语气带着狡黠:“谁要跑?我只是在等你,把藏了五年的喜欢,都补回来。”
窗外的风带着桂花的香气,吹进走廊,裹着两人的笑声,漫过了过往所有的“针锋相对”。原来最好的爱情,从来不是一开始就契合,而是当你发现对方的心意时,愿意放下所有的防备,朝着他的方向,坚定地走过去。
就像朱志鑫等了邓佳鑫五年,而邓佳鑫,终究没有让他等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