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里的白噪音
苏念第一次注意到陆时衍,是在初一开学后的第三周。
那天下午的自习课,窗外的香樟树把阳光筛成碎金,落在摊开的数学练习册上。她正对着一道几何题皱眉头,前排突然传来轻微的骚动——是陆时衍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每个步骤都说得条理清晰,连老师都忍不住点头。苏念抬起头,正好看见他转过身拿粉笔的侧影:白衬衫的领口扣得整齐,碎发垂在额前,阳光落在他的睫毛上,投下一小片浅淡的阴影。
从那天起,苏念的视线开始不受控制地追随着那个身影。他总是坐在教室靠窗的第三排,上课的时候会把笔转得飞快,遇到难题时会微微皱眉,手指在草稿纸上轻轻敲击;课间要么趴在桌上补觉,要么被同学围着问题目,偶尔抬头望向窗外,眼神里带着一点她读不懂的疏离。
苏念有个习惯,每天放学都会戴着有线耳机走回家,耳机里放的不是歌,而是白噪音——雨声、咖啡馆的背景音、书页翻动的声响。她觉得这种没有歌词的声音能让她平静,尤其是在看到陆时衍的时候。有一次,她在放学的路上遇到他,他正和同班的男生讨论着篮球比赛,脚步轻快,笑容比平时多了几分鲜活。苏念下意识地放慢脚步,把耳机的音量调大,白噪音里的雨声仿佛真的落在了身上,隔绝了周围的喧嚣,也掩盖了她加速的心跳。
初二上学期,班里重新调整座位,苏念被调到了陆时衍的斜后方。这个位置成了她的秘密基地——抬头就能看见他的后脑勺,上课走神的时候,她会在草稿纸上偷偷画他的侧影,画他握笔的姿势,画他衬衫领口的褶皱,画完后又会用涂改液小心翼翼地盖住,只留下淡淡的痕迹。
有一次数学考试,苏念有道题卡了很久,急得手心冒汗。交卷的时候,她不小心把橡皮掉在了地上,弯腰去捡的时候,正好看见陆时衍的鞋子停在她的旁边。他也在捡东西,是一支黑色的钢笔。两人的手指同时碰到了钢笔,苏念像被烫到一样缩回手,抬头时撞进了他的眼睛。他的眼神很干净,带着一点疑惑,轻声问:“你的橡皮?”
苏念的脸瞬间红了,接过橡皮,声音小得像蚊子叫:“谢谢。”
陆时衍没再说什么,拿着钢笔转身走了。那天下午,苏念的心跳一直没平复下来,连上课都忍不住走神,脑海里反复回放着刚才的画面——他的手指很长,骨节分明,碰到她的时候带着一点微凉的温度。
从那以后,两人之间偶尔会有一些细微的交集。比如苏念忘记带数学课本,陆时衍会把自己的课本往她那边推一点;比如老师让同桌互相检查作业,陆时衍的同桌请假,他会帮苏念检查,指出她错题的地方,字迹干净利落;比如下雨天,苏念没带伞,站在教学楼门口犹豫,陆时衍会和同行的男生分享一把伞,从她身边走过时,伞沿不小心蹭到了她的肩膀,他回头说了句“抱歉”,眼神里带着一点歉意。
这些小事像一颗颗糖,被苏念小心翼翼地珍藏在心里。她开始更频繁地听白噪音,尤其是在想起这些事的时候,觉得耳机里的声音都变得温柔起来。她甚至会在周末的时候,特意绕到陆时衍家附近的那条路,不是为了遇见他,只是觉得走在他可能走过的路上,心里会多一点踏实。
初三的日子变得忙碌起来,每天被卷子和公式填满,连课间休息的时间都在讨论题目。苏念的成绩不算顶尖,每次模拟考后,都会因为成绩不理想而难过。有一次,她拿着满是红叉的物理卷子,趴在桌上偷偷掉眼泪,耳机里放着雨声的白噪音,却怎么也无法平静。
突然,一张纸条落在了她的桌角。苏念抬起头,看见陆时衍已经走回了自己的座位,正在低头做题。她拿起纸条,上面写着:“这道力学题可以用整体法分析,先确定受力物体,再画受力示意图,你试试。别着急,慢慢来。”
字迹是陆时衍的,带着他特有的工整。苏念看着纸条,眼泪突然就止住了,心里暖暖的。她按照纸条上的思路,果然解出了那道题。从那以后,只要遇到不会的题目,苏念就会把题目写在纸条上,趁陆时衍不注意的时候,悄悄放在他的桌角。第二天早上,她总能在自己的桌角看到写满解题步骤的纸条,有时候还会附上一句鼓励的话:“这次比上次进步了”“这道题你其实快做对了,再细心一点”。
他们从来没有当面讨论过这些纸条,却形成了一种只有他们两个人知道的默契。苏念的成绩渐渐有了起色,尤其是物理和数学,每次看到卷子上的红叉越来越少,她都会想起陆时衍的帮助,心里充满了感激,也多了一份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
中考前的最后一个月,学校组织了一次誓师大会。那天下午,全体初三学生在操场上集合,校长讲话的时候,苏念偷偷看向陆时衍。他站在队伍的前面,穿着干净的白衬衫,手里拿着一瓶矿泉水,眼神坚定,像是在为自己的未来加油。誓师大会结束后,同学们都在互相加油打气,苏念犹豫了很久,终于鼓起勇气走到陆时衍面前,轻声说:“陆时衍,中考加油。”
陆时衍转过头,看着她,嘴角微微上扬,说了句:“你也加油,苏念。”
这是他第一次叫她的名字。苏念的心跳瞬间漏了一拍,脸上发烫,连忙转身跑开,连句“再见”都忘了说。她跑到教学楼的拐角处,靠在墙上,把耳机的音量调到最大,白噪音里的雨声仿佛真的笼罩了她,掩盖了她的慌乱,也留住了刚才那一瞬间的温暖。
中考结束的那天下午,教室里一片喧闹,同学们都在收拾东西,互相交换联系方式。苏念看着陆时衍,他正被一群男生围着,讨论着暑假要去打篮球,笑容比平时灿烂很多。她想走过去跟他说句话,想问问他要去哪个高中,想把自己珍藏已久的一张白噪音CD送给她,却始终没有勇气。
最后,她只是默默地收拾好自己的东西,戴上耳机,走出了教室。走到教学楼门口的时候,她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陆时衍还在教室里,被人群围着,她看不清他的表情。耳机里的白噪音依旧在响,雨声淅淅沥沥,像是在为这段没有说出口的暗恋,画上一个温柔的句号。
暑假里,苏念收到了高中录取通知书,她考上了市里的重点高中。她从同学那里听说,陆时衍也考上了同一所高中,只是在不同的班级。这个消息让她开心了很久,却还是没有主动联系他。她依旧每天戴着有线耳机听白噪音,只是耳机里多了一段她自己录的声音——那是一次自习课,她偷偷录下的陆时衍回答问题的声音,很短,只有十几秒,却被她反复听了很多遍。
高一开学的那天,苏念在教学楼的走廊里遇到了陆时衍。他比暑假的时候高了一点,依旧穿着白衬衫,背着书包,正和身边的同学说话。看到苏念,他愣了一下,然后点了点头,说了句“好久不见”。
苏念也点了点头,说了句“好久不见”,然后匆匆走开了。她的心跳又开始加速,耳机里的白噪音仿佛失去了作用,周围的喧嚣又清晰地传了过来。她知道,这段暗恋还没有结束,也许在未来的日子里,她还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听到那个熟悉的声音,然后在白噪音的掩护下,继续守护着这个属于她的秘密。
放学的路上,苏念把耳机里的白噪音换成了一首轻音乐,旋律温柔,像是她此刻的心情。她抬头望向天空,夕阳把云朵染成了橘色,远处的教学楼在夕阳下显得格外温暖。她想,也许有一天,她会鼓起勇气,把耳机里的白噪音关掉,把心里的话告诉他;也许不会,但不管怎样,这段暗恋都会像耳机里的白噪音一样,温柔地留在她的青春里,成为一段珍贵的回忆。
日子一天天过去,苏念依旧会在走廊里遇到陆时衍,依旧会在草稿纸上偷偷画他的侧影,依旧会戴着有线耳机听白噪音。只是她的眼神里,多了一点期待,多了一点坚定。她不知道未来会怎样,却愿意在这段青春里,继续守护着这个秘密,守护着那个让她心动的少年,守护着耳机里的白噪音,也守护着自己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