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殿门被推开的声音,在寂静的宫闱中显得格外刺耳。李世民正专注于一份关于漕运的奏疏,闻声不悦地抬起头,帝王的威严即将化作呵斥——
然而,他看到的景象,让他所有的话语都冻结在了喉咙里。
雷毅火与李长歌并肩立于殿门之外,逆着光,身影被拉得极长,投映在光洁的金砖地面上。在他们身后,是影影绰绰、甲胄森然的士兵身影,那些面孔陌生而坚定,不再是他熟悉的、带着敬畏眼神的宫廷卫士。
一股寒意,瞬间从李世民的尾椎骨窜上头顶。
这氛围……太熟悉了。并非他亲身经历,而是深深刻在史书和他血脉记忆中的场景——前隋大业末年,江都行宫,他的表祖父兼岳父,隋炀帝杨广,就是在这样一种被亲信卫士和叛将包围、孤立无援的氛围中,被活活勒死!
权力巅峰的崩塌,往往不是来自远方的烽火,而是来自身边最信任的刀剑骤然调转了方向。
李世民的心脏在胸腔里剧烈地跳动,血液仿佛瞬间冲上头顶,又骤然冷却。他的目光死死盯住走在最前面的雷毅火,那个他一度视为天降祥瑞、帝国瑰宝,甚至私下里猜测是否为天神谪凡的年轻人。
惊诧、难以置信、以及一种被最信任之人从背后捅刀子的剧痛与愤怒,瞬间淹没了他。
“雷毅火……”李世民的声音低沉沙哑,带着极力压制却依旧能听出的颤抖,“你……这是何意?携兵甲入殿,视朕如无物么?朕待你不薄,授你高官,予你权柄,信你重你……你今日,是要效法司马昭、宇文化及之流么?!”
他心中已然掀起惊涛骇浪:果然!果然如此!功高震主,权柄过重,古今皆然!这雷毅火终究是露出了獠牙,自恃功高,不把我这个皇帝放在眼里了!他之前所做的一切,什么利国利民,什么天神下凡,恐怕都是为了今日的篡逆铺路!
然而,就在这极致的愤怒与背叛感中,李世民那属于顶尖政治家的理智,如同冰水般浇灌下来。他的目光迅速扫过:
· 雷毅火平静却坚定的眼神,那里面没有疯狂的野心,反而有一种……近乎殉道者的决绝?
· 长歌……他的侄女,眼神复杂,有愧疚,有挣扎,但更多的是一种他看不懂的、仿佛在守护什么的坚持。
· 他们身后的士兵,队形严整,沉默如山,目光都聚焦在雷毅火和李长歌身上,对他这个皇帝,虽有敬畏,却无那种绝对的、不容置疑的服从。
更重要的是——兵符! 他眼角的余光瞥见了那名军官手中捧着的、代表帝国最高兵权的信物!没有兵符,雷毅火绝无可能如此无声无息地调动军队直入宫禁!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除了他身边这支规模有限的御林军,整个帝国的武力,至少在此时此刻,已经不再听命于他李世民!
一股前所未有的无力感,混合着冰冷的绝望,攫住了这位天可汗。他一生征战,玄武门喋血,扫平群雄,威服四夷,何曾陷入过如此境地?刀剑不在手中,卫士不在身边,他就像被拔掉了牙齿和利爪的雄狮,被困在了自己打造的黄金牢笼里。
现在的局面,真的由不得他了。
反抗?呵斥?以死相拼?那除了换来一场毫无意义的血溅五步,加速自己的死亡和李唐江山的彻底崩溃,还能有什么结果?宇文化及勒死杨广之后,隋朝便彻底分崩离析。他李世民若死在这里,这好不容易开创的贞观盛世,这铁桶一般的大唐江山,恐怕立刻就会陷入比隋末更惨烈的乱局!而雷毅火……他似乎并非为了自己称帝?
电光火石之间,李世民的脑中闪过了无数念头。他死死攥紧了拳头,指甲几乎嵌进掌心,用巨大的毅力压制着帝王的骄傲和暴怒,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他看着雷毅火,眼神中的惊怒渐渐被一种深沉的、冰冷的审视所取代。他缓缓地,几乎是一字一顿地从牙缝里挤出问题:
“雷毅火……你,到底,想要什么?”
他没有问“你想造反吗”,因为他隐约感觉到,事情或许并非那么简单。雷毅火布下如此大局,控制军队,挟持皇帝,若只为篡位,此刻便可动手。但他没有。
李世民要知道,这个他一手提拔起来的“神人”,究竟想要从他这里,拿走什么?又想要给这个帝国,带来什么?
大殿之内,空气凝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雷毅火身上,等待着他的回答。这个回答,将决定历史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