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基地那扇沉重的自动门在身后合拢,仿佛将两个世界截然分开。门外是那个泛着金属冷光、暗流涌动的未来之城,而门内——或者说,在他们共同拥有的那个空间里——时间仿佛流淌得更加缓慢而温暖。
他们的家就在研究所附近,两人通常伴着月光,手拉着手步行回到他们的小家。一片巨大的落地窗外是璀璨却虚假的城市夜景。但屋内只开了几盏暖黄色的氛围灯,柔和的光线倾泻下来,有效地驱散了窗外那份科技感的冰冷。
“哎哟,终于解放了!”左奇函一进门就把鞋子踢得东一只西一只,像个终于放学回家的孩子,毫无形象地把自己摔进客厅那张柔软得过分的沙发里,发出一声满足的喟叹。他陷在柔软的抱枕堆里,只露出一双亮晶晶的眼睛,追踪着杨博文的动作。
杨博文则习惯性地跟在他身后,弯腰,略显无奈却动作自然地将那两只“流浪”的鞋子捡起来,整齐地摆放在玄关的鞋柜旁。“说了多少次了,左奇函。”他的语气听着像责备,尾音里却藏不住一丝纵容的暖意。
“知道啦知道啦,杨大科学家——”左奇函拖长了声音应着,显然没往心里去。他翻了个身,趴在沙发背上,看着杨博文走向开放式厨房的岛台,“奔奔,我好饿,今天吃什么呀?不想吃营养膏了,嘴里都快没味儿了。”
杨博文打开智能保鲜柜,一边查看食材一边回他:“营养膏效率最高。不过……今天可以给你做蛋炒饭。”他记得左奇函喜欢这个,喜欢那种带着烟火气的、属于旧时代的简单食物。
“真的?太好啦!”左奇函立刻从沙发上弹起来,赤着脚啪嗒啪嗒地跑过去,像只围着主人打转的大型犬,恨不得把脑袋搁在岛台上看杨博文操作。“我要加双份火腿肠!”
“站好,别碍事。”杨博文用手肘轻轻推了他一下,嘴角却忍不住弯起一个小小的弧度。他拒绝了烹饪机器人协助的提议,亲手敲开鸡蛋,切着葱花和火腿丁。锅里的油热起来,发出滋滋的响声,食物的香气很快弥漫开来,这是一种比任何高级香氛都更让人安心的味道。
左奇函就靠在旁边的流理台上,不再捣乱,只是安静地看着。暖光勾勒着杨博文专注的侧脸,只不过此刻他眼中流动的不再是冰冷的数据,而是灶台上跃动的火焰和食物的色泽。这种充满生活气息的杨博文,让左奇函看得有些出神。
吃饭的时候,左奇函喋喋不休地讲着今天实验室里发生的趣事,哪个仪器又闹了小脾气,哪个同事又被AI助手怼得哑口无言。杨博文大多时候只是安静地听着,偶尔点点头,或在他讲得过于夸张时,淡淡地戳穿一句:“我记得那台仪器的误差率低于0.001%。”换来左奇函哇哇大叫的抗议和更加手舞足蹈的辩解。
饭后,两人会挤在一个沙发里。有时是一起看一部老掉牙的爱情电影,左奇函会把杨博文搂在自己怀里,他的下颌抵在他的发顶,每一次呼吸纠缠,带着对方的温度;有时则只是各自做着事情——杨博文浏览最新的学术期刊光屏,左奇函则戴着感应头盔在虚拟游戏里大杀四方——但他们的身体总会有一部分靠在一起,小腿贴着小腿,肩膀挨着肩膀,是一种无声而坚实的陪伴。
左奇函常常会在某个间隙突然安静下来,转过头,看着身边人被屏幕微光照亮的柔和面容,心里那种因为外界紧张局势而偶尔泛起的焦虑和不安,就会被这温暖的现实一点点熨平。
他知道这份宁静如同暴风雨前的温室,脆弱而珍贵。也正因如此,他更加用力地抓住每一个当下,用插科打诨和撒娇耍赖,将杨博文从无尽的数据和公式里短暂地拖出来,拖进这个只属于他们的、充斥着蛋炒饭香气和游戏音效的、小小的温柔乡里。
这是独属于左奇函的魔法,是他对抗整个世界即将倾塌预感的,最笨拙也最有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