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专家在网上发表这样的言论:农民种种子于土地之中最终得到粮食。所感谢的不应该是劳动本身,而是应该感谢土地。理由是,因为种子种下土地之中,就已经是因为土地(各种条件)而萌发,而农民就已经去睡大觉了,实质上农民也没有劳动多少。所以,这名专家发表言论,说我们所得到的粮食不应该感谢农民的劳动,而是应该感谢土地。
我觉得这样的言论是一种较为诡辩的言论。
首先,农民种种子在土地下,它本质上是一种人为干涉自然的过程。农民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自己的经验或者说学到的农学知识,通过自身的劳动,将种子选择性地、有条件地播种到土地里去。并且在播种完之后,还需要按照条件的,因地制宜的将种子保护好,确保其能够好的生长。
可见,农民在种种子到收获粮食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没有农民进行播种这一选择性的、主观性主动的的行为,那么其所谓种子是极难在自然环境下生长出来,甚至完全无法达到粮食标准。
同样,从种种子到收获粮食,这一过程需要有农民的持续性的,坚持的行为才可能保障种子茁壮成长终为合格的粮食。如果只发觉其种下的行为,而忽略种子成长过程中的其他行为,这在事实上是以偏概全的。
所以我们回看所谓专家的话,他实质上就是规避了农民劳动的重要条件,同时进行简单推设,认为种种子之后,农民无需再进行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打理种子就能长出来,这实质上是偏离实际的无稽之谈。
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在种子被播种下到成为粮食这一过程,其外因是各种自然条件(如温度)。而其内因之一是其种子被农民有选择的,有计划的播种在自然环境之中,同时有因地制宜的对此进行持续性的保护。(除了这个社会性的内因之外,种子本身的性质也是,比如正常种子与坏种子)
所以我们由此而见。这个所谓的专家,他的论述是站不住脚,不成立的。他所得到的结论实质上脱离了事实,并且其推设是简化了的。同时,他对于内因与外因的重要性也没有分析到位,从而导致这样的言论有极大嫌疑是在质疑劳动的重要性。并且这位所谓专家现在已经受到舆论的谴责。这其实我们应当注重实际,要关切事实。不能以偏概全,简单推设。要明白内因与外因的联系,明白劳动的重要性。
2025年8月14日